感觉剥夺实验:不可或缺的外界刺激(1 / 1)

怪癖心理学 叶鸿羽 1166 字 8个月前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赫伦和斯科特等人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他们邀请一些大学生来参与实验,如果愿意参加的话,每天会给予20美元的报酬。而在当时,大学生打工一个小时仅仅获得50美分,所以贝克斯顿等人给出的这个报酬是相当高的。很多大学生得知参与这个实验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需要每天待在隔离室中,而在隔离室中会有固定的机器,实验参与者可以通过操纵机器来获取食物和水,所以很多大学生都纷纷前来报名。

贝克斯顿等心理学家在选择好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后,让他们戴上特别制作的半透明塑料眼镜,以让他们难以产生视觉;让他们在手臂上套上用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腿脚也用夹板控制,以限制其触觉;头部所枕的枕头则是用U形泡沫橡胶做成的,用空气调节器发出单一而乏味的声音,以限制他们的听觉。

随后,心理学家让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们安静地躺在一张**,而且不能随意起来走动。很多大学生都感到这个实验太简单了,很容易就能做到,而且在此期间自己正好可以躺在**休息或是考虑一下自己的学习和论文计划等。

可是,事情并没有实验对象所预期的那样简单,本来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在这个隔离室中待上好几天,结果实验进行了不到48个小时,有些实验参与者就表示要退出这个实验。当心理学家贝克斯顿向其了解原因时,他们表示,在实验刚开始时并没有感觉哪有不妥,能够正常地休息,也能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事情。可时间一长,就会感到非常难受,没有办法让自己进行清晰的思考。而且注意力很难集中,甚至连睡觉也变得相当困难。

结果,虽然实验的报酬非常高,但几乎没有一个实验参与者能够在实验室中忍耐3天以上。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在实验期间,竟然有50%的人出现了幻觉,有的实验参与者出现了幻视,感觉自己好像看见了光在闪烁;有的实验参与者则是出现了幻听,好像听到狗在吠叫、水的滴答声或是打字的声音;还有的人出现了幻触,感觉自己的额头和脸颊好像被一块冰冷的钢板压着;更有人感觉自己所躺的床垫被人抽走。这让很多实验参与者感到紧张、焦虑、恐惧等。

之后,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继续对一些参与实验的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发现,这些人结束实验后依然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而且注意力很难集中,无法正常思考。直到实验后的第三天,他们才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状态。

心理学家将这个实验称为“感觉剥夺”实验,即将参与实验的实验对象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让他们处于无法与外界发生联系的特殊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实验对象的各种感觉器官是无法接收外界的任何刺激的,一段时间过后,实验对象就会产生一些病态的心理现象,比如出现幻觉、错觉等;思维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等。

另外,这个实验也表明:当人们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接受各种外界刺激,比如光、嗅、触、声、味等,才能有助于人体机能的正常发展。

认识环境的需要往往比物质需要更迫切、更强烈。在感觉剥夺实验中,虽然实验对象的生理、物质需要获得了满足,但认识上却受到了限制,引起了心理上的混乱。

社会环境对人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人们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正常的心理状态便难以维系。在感觉剥夺实验中,由于实验参与者离开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才会产生很多病理性的心理变化,所以作为社会化的产物,人们是无法离开社会环境的。

其实,感觉剥夺现象常常发生于一些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人们身上,比如流落到海上孤岛的遇难者、在沙漠中远征的探险者等。另外,经常开长途车的司机和雷达监测员也处于轻微的感觉剥夺状态,所以有时候他们会产生幻觉,从而造成一些事故。

比如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会看到一种监狱的刑罚——关禁闭,这是一种相当重的刑罚,对犯人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了极大的摧残。这种刑罚是让犯人待在一个三四平方米的小房间中,周围的墙壁都铺满了海绵垫子,房间中有摄像头、呼叫器、便池。将犯人关进这个房间后,禁止其携带任何物品,更不允许狱警与犯人私自接触,而犯人也接触不到任何信息。一般来说,犯人在禁闭室中的前两天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可到了第三天就会感到有些无聊,到了第四天则会感到烦躁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就会变得非常强烈,人会濒临精神崩溃,甚至会产生想要自杀或是杀人的念头,而且内心极度恐惧。

再如非法的传销组织。当他们发展新人时,首先就是控制对方的人身自由,让其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切断他与外界的联系,切断所有的信息来源,以让对方的心理上产生焦虑不安的状态,从而导致其思维反应能力降低。同时,传销人员向他反复地灌输传销方面的信息。当对方的辨识能力下降时,他就会从最初的疑心到慢慢接受,再到坚信不疑。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感觉剥夺也会有明显的体现,这种现象被称为早期感觉剥夺,即将孩子的好奇、愉悦、幸福等情绪体验剥夺,让他们产生害怕、愤怒、猜疑等不良情绪,导致孩子们缺乏情感和爱,影响他们的心智和情感的发展,造成交流障碍,无法与人正常地相处。一般来说,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单亲家庭或是家庭关系不和睦的环境中。

另外,由于很多父母对孩子过于关心和保护,总是担心他们遇到各种意外或是受到疾病的侵袭,更怕他们吃苦受累,便将其放在舒适的环境中,犹如温室里的花朵。可是,他们这样做正是对孩子的感觉剥夺,最终会限制孩子的成长或是导致他们心理不健全,抑或是让他们变得心胸狭隘等。

对此,心理学家表示,人的成长和成熟离不开与外界环境的广泛接触和交流。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才能更好地融入外界环境,人才能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