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蕊本来是一位充满活力的大学生,虽然长得不算漂亮,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可毕业之后,她找了几份工作都不甚满意,后来有朋友给她介绍一家美容店的工作,让她先去那里做几天试试。
起初,杨蕊在这里有些不适应,因为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她向来喜欢素面朝天,可在这里工作的人都喜欢化妆,而且非常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可后来,杨蕊也渐渐适应了,因为她发现在化完妆后,自己确实比以前更精神、更漂亮,而且也更加自信。所以,她每天上班前都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化上精致的妆容。
在这家美容店工作一两年后,杨蕊不仅爱上了化妆,而且还迷上了整形。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在自己工作的美容店或是其他美容店开眼角、隆鼻等。在每次微整形后,她都非常满意,所以更加迷恋化妆和整形。只要是出门,即使去菜市场买些菜,她都会在家化上一两个小时的妆才出门。如果不化妆,她就感觉如同没有穿衣服似的。
可最近,杨蕊在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大腿和胳膊有些粗,这让她对自己的身材感到很不满意。每次出门或是去参加某些活动,她都会非常在意自己的体形,总是认为他人会为此而嘲笑自己。这让她相当难受和痛苦,常常会魂不守舍、坐立难安。
起初,杨蕊会通过运动减肥,但收效甚微。后来她又通过节食来减肥,可即使如此,依然没有达到她的理想体重。于是,她准备去做抽脂手术。
其实,杨蕊可能患上了美容强迫症,也可以称为整容癖、美丽强迫症,即总是对自己的皮肤、相貌、身材感到不满意,每天都要花上好几个小时进行美容保养,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打“肉毒素”“美容针”等。在心理学上,这种情况属于体象障碍,即在客观上并没有什么外在的缺陷,可主观上却认为自己很丑,从而产生痛苦的心理。因此,这常常会导致患者坐立不安,变得多疑、伤感,总认为他人对自己指指点点。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不会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而是去找整形医生来纠正自己的“容貌缺陷”。
有整容癖的人大多比较关注自己的体形,对“瘦”的苛求也异于常人,总认为自己不够瘦、不够苗条,体重只要增加一点点就会感到内疚;过分喜欢化妆,只要出门就会化妆;每隔一段就会打美容针,让自己的皱纹、斑点消失,否则就会魂不守舍,总认为他人用异样眼光在看着自己;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无法控制自己照镜子,还总是会问他人“我今天看起来还可以吧?”
有心理专家表示,虽说适当地整容能够提升自信和美感,但如果频繁地整容可能是一种成瘾行为,因为对整容癖的人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他们常常是非理性的,无法停止的。美容强迫症是当今社会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疾病。不过,如果患者频繁地整容,有可能会陷入一种极端的心理强迫症中,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频繁而过分地美容会造成哪些危害呢?有专家总结出以下几点:
1.皮肤表层过薄,容易过敏。现如今,很多人会认为肌肤之所以会出现各种问题,是因为没有清洁到位造成的,所以会使用各种清洁产品进行保养。可是,如果过度地清洁肌肤,则会导致皮肤的表层过薄,而且在某些季节中还很容易过敏。
2.皮肤易松弛、老化等。如果补水过量的话,会导致肌肤变得松弛,并且没有光泽;如果肌肤还没有出现问题,就未雨绸缪地提前保养,否则会导致肌肤提前开始衰老。
3.出现脂肪粒问题。如果使用过多的营养面霜,就会出现脂肪粒问题。起初,很多人可能不会太在意,但久而久之,眼睛周围的皮肤就会积累过多的脂肪粒,想要清除并非易事。
美容不仅会危害肌肤,有时候还会危及生命。2010年11月15日,“超级女声”王贝在一家医院做整形手术死亡。当时,英国、法国等国外媒体争相报道这一事件,声称它反映了中国社会“渴求美丽”的现状,法国媒体便评论王贝是死于“美容强迫症”。
对于女性来说,热衷美丽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而且现如今整形也成为一种时尚,但关键是需要保持一种理性的求美心理。有整容癖的人最好及时与心理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学会克制和调整。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对此,有心理学家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认识频繁整容的坏处,再进行行为调整。这需要有整容癖的人积极地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在他们的引导下认识到频繁整容的坏处,并且意识到其根源是在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界,然后凭借自身的意志加以克制和调整,从而摆脱这种困扰。
2.强行打断自己的强迫观念。比如,可以自己设置一个闹钟,每隔三分钟响一次,当闹钟响起时,就大声喊“停”,以此驱除大脑中的强迫观念。或是在大脑中出现强迫观念时,立刻站起来做一些其他强烈动作,并大声喊“停”,然后再用比较正常的声音,直至仅仅需要在内心说“停”,就能驱除强迫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