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郑板桥的为人与交游(1 / 1)

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在未到扬州之前,先住在苏州。他在苏州城桃花巷东头开了一家画寓,以卖画为生。在桃花巷的西头,也有一家画寓,画寓的主人名叫吕子敬。吕子敬擅长画梅花,他标榜自己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那意思是说,他画得如同真梅花一样。

郑板桥自从来到苏州,画些竹子,也画些花羽鳞介和山水,就是不画梅花。这梅花是吕子敬善画的,郑板桥自谓不如,所以藏拙。平时,若有人要郑板桥画幅梅花,郑板桥总是谦虚地笑道:“我画的梅花比吕先生差远了。走吧,我领你找吕先生求画去!”

郑板桥真的领着买画者,到桃花巷西头找到吕子敬,让他卖张梅花图,得些散碎银子来养家糊口。吕子敬是个落第秀才,拖着多病的身子,上有爹娘,下有老婆孩子,生活颇为艰难。他画梅遵循写实的手法,画得栩栩如生,每个花瓣都活灵活现。郑板桥总是当着众人高度评价吕子敬的画,赞扬道:“吕先生画的梅花,我再学十年八年,也未必能画到这个程度。”

有个回家养老的吏部尚书,精通翰墨,鉴赏力很强,看到郑板桥的书法和画都是极致之品,便出了一个《梅花幽谷独自香》的画题,出五十两银子的高价,亲自来到郑板桥的画寓,求郑板桥画。郑板桥推辞说:“尚书大人呀,说到画梅,还是吕子敬先生画得好。这么说吧,他画的梅花能值五十两银子,我画的充其量值五两银子!”

老尚书听了以后,就拿着银子去求吕子敬了。

日子是一天天打着飞脚过去的。郑板桥在苏州住了三年,要迁移到扬州去了。临行时,吕子敬前来为他送行。文人送别,都要作词写诗相赠。画友分别,当然是要以丹青相送了。这次郑板桥赠给吕子敬的,却是一幅梅花。

郑板桥展纸挥笔,笔走侧锋,由深入浅,画出了苍苍点点带有飞白的梅花主干。画花朵时,用墨浓淡相宜,有轻有重,花瓣用淡墨直接点出,等水分未干时又在花瓣下端以焦墨渗化。这样画出来的梅花酣畅淋漓,笔法流动,神采飞扬。再看整个画面的结构,只有三四朵梅花画得清晰,余者皆涂涂抹抹,真有“触目横斜千万树,赏心只有三五朵”的意境。

吕子敬看了郑板桥画的梅花,惊得张开的嘴好一阵子没有合上。他愣了半天,才嗫嚅着说:“郑兄有如此高超的画梅技艺,何不早早教我?”

“怕吕兄谦让,再不肯作梅花图,画酬就会少收许多。”郑板桥平静地说。

到了这时候,吕子敬才恍然大悟,感激地说:“郑兄之所以不画梅花,为的是给小弟留口饭吃。”

还有一则关于郑板桥教训姚有财的故事。

传说有一天,两江总督唐亦贤到扬州游玩,城里的八大盐商争着摆酒接风,其中最殷勤的莫过于姚有财了。

姚有财为何如此殷勤呢?原来当年姚有财花天酒地、房产卖尽、沦落街头时,唐亦贤曾给他一些盐票,姚自此发家,成了大盐商,对唐亦贤自然感恩不尽了。

唐亦贤到扬州后,叫姚有财想法弄一幅郑板桥写的对联。主人一声吩咐,姚有财正是讨好的机会,他连忙定制了两张特大的宣纸,再央人去求郑板桥写对联。

郑板桥听说是盐商要他写对联,一口就回绝了。姚有财急得直冒汗,怎么去向总督大人交待呢?他又央人去说愿出重酬。郑板桥便说道:“两千两一幅!”来人一听两千两银子一幅,吓得目瞪口呆,只得跑回去向姚有财禀报。姚有财也被这大数字吓倒了,他又心痛钱,又不愿得罪总督大人,只好叫人再去蛮缠郑板桥,要求再少一点。郑板桥问来人:“你舍得出多少?”

来人说:“一千两,我家老板说的!”

郑板桥听完,拿起笔墨,唰唰唰,几下就把上联写好了:“乡里鼓儿乡里打”。写完上联,他阁下笔,就去做别的事了。来人着急了,催促道:“先生,你快写下联呀。”

郑板桥说:“讲好了的,两千两一幅,你老板只能出一千两,我也只能写一半,公平合理。”

来人再三求情,郑板桥都不理他。没有办法,来人只好回去告诉姚有财。姚有财晓得上了当,不要他写吧,等于白白送了一千两银子,再说,又是总督要的,只好叫人再送一千两银子去。郑板桥看到姚有财认输了,才又提笔写下联:“当方土地当方买”。

郑板桥故意写这么鄙俗的对联,实际是对两江总督附庸风雅的一种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