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昆山的称王之路(30)(1 / 1)

我的天堂 何建明 638 字 8个月前

这就是今天的昆山人,现代化的小康生活已经进入每一个家庭,而且这里的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小康了,他们对小康生活标准是用“幸福指数”来衡量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父老在这几十年中的巨变。

从当年的苏州“小八子”到“江苏首富”,昆山又用了几年时间。1983年,昆山全县的工业产值不足1亿元,到1989年已达10亿元,1989年昆山的人均国民收入为3156元,名列江苏省前茅。

从全省第一到全国第一,昆山用的时间是15年时间。2005年昆山第一次荣登“全国百强县”之首,使此前连续四年名列榜首的广东顺德退居次席。这对昆山而言,是个历史性的飞跃。据2007年统计的数字,昆山现在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27元,而1985年仅813元;昆山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168元,1985年是201元。这两个数据表明,昆山今天基本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远高于中国其他县级地区。

这些年不断有人到了昆山后,除感叹这里的发展速度之快外,也提出了一些疑问,说昆山发展快,是因为他们有独特的地理条件——离上海近;昆山经济总量高,是因为他们靠的是外资企业。似乎在说,“昆山生来就在天堂里,我们学不来。”

错。以我一个苏州人对过去的昆山和昆山这些年所走过的路的了解,我认为昆山的成功恰恰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而且昆山的经验无论是对沿海地区还是内陆或西部省份,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昆山发展的根本经验在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和他们不畏困难的奉献精神。一句话:今天到处流淌着金子的昆山,是昆山人用智慧与艰辛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昆山无山却有玉”,现在昆山的干部和百姓谁都会这么说,我听后似乎品出这么一种解释:天上不会掉馅饼,昆山之玉是以昆山人的心血铸就而成的。

这话可能有些人不太相信。其实也难怪,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昆山的成长史,更不了解昆山穷的时候的境况和他们由穷变富的全过程。

而我知道——现在我就要给读者讲讲我的老乡们给我讲的那些故事,曾经有一位北京的著名导演和我一起到昆山去听了一天采访,感动得非要签约将我一字未写的书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你只要把昆山人如何招商的故事串一串就是一部最精彩的电视剧”,她说这话时的眼神是闪着光的。

昆山人的创业故事,可以说是用血和泪编织成的……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再次提到宣炳龙这个人,因为他是昆山开发区的历史见证人,他在开发区的第一把交椅上坐了整整23年。“你可能是我当开发区负责人最后接受采访的一名作家、记者了。”那天他这么说。

我回到北京没多长时间就听说宣炳龙因年龄退位了,我采访他时,苏州市委已经安排他当了苏州市政协副主席,享受副厅级待遇。苏州市政协主席王金华,也是昆山人,他们俩加上吴克铨,是有名的“昆山开发三王”。

“当年我们进开发区这个地方时是骑自行车,但后来发现,人根本骑不了自行车,而是自行车骑人——到处都是烂泥地……”宣炳龙是个非常幽默的人,坐在气派的开发大楼的“部长级水平”的办公室,第一句话就将我带到了那个“**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