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每到一地,并不是就项目论项目,做新闻记者时练就的对信息挖掘和捕捉的能力,为他在日后在各地“采气”,提供了敏锐的触觉。他常对助手讲:“做策划就应该能‘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光华'。”此次到了历史名城淮阴,对于王志纲来讲,更是一次“采气”的好机会,面对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王志纲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和兴奋。
古语道:“水之商为明,山之南为阳”。中华民族深谙阴阳五行,而且尤为嗜水。人们近水而居,赋予水以龙的图腾,江河湖海,到处都留下了炎黄子孙创造的文明。但是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称为“阳”的城市,咸阳,衡阳,汉阳,阜阳,贵阳……而偏偏在江苏却冒出两个叫做“阴”的地方,淮阴,江阴?王志纲似在向主人提问,其实也是在自问。淮阴这个没有奇山秀水的地方,为什么能诞生出千古名将韩信和世界伟人周恩来(周恩来生于淮阴市淮安县)这样令世人传颂的人杰?溯源自问是王志纲的性格作风,也是他得以不断充电的诀窍之一。
在朱延文为玉志纲摆下的饯行宴上,王志纲指着盘中的大闸蟹,为大家讲丁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大闸蟹产于长江流域,尤以阳澄湖出产的最为有名。但是在不产大闸蟹的广东,广东人却最懂得选大闸蟹。具体办法是,店家拿出的大闸蟹,食客采用“验明正身”法——放在餐桌玻璃上让它爬,爬得动的必定是货真价实的阳澄湖大闸蟹,反之,则是“流嘢“(广东话,非正路货)。此法屡试不爽,但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广东人答不出来。王志纲在不久前的无锡之约中解了这个奥秘。
在无锡太湖,热情的主人端出新上市的大闸蟹时,又遇到王志纲的上述诘问。主人没法解答广东人选蟹法的科学依据,但不经意间,却道出了一个令五志纲兴奋不已的线索:在江南的众多湖泊中,只有阳澄湖的湖底是硬底,其他则多是淤泥软底。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志纲一下子对上了缝:阳澄湖的大闸蟹为何味道鲜美?因为肢体强健。为何强健?常年爬行于硬板地所致。结论是:广东人的选蟹法没有错,的确是肌肉发达的才出自阳澄湖,而同是大闸蟹,只有阳澄湖的最鲜美。
大家在惊叹和欢笑之余,王志纲却话锋一转,道出了他讲这个故事的本意:
我从不把这个小故事当做一个趣闻铁事,也不是简单地将广东人的吃法与江浙人相比较,其实我想说明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东人是敏于行而拙于思,北方人是勤于思而拙于行。但对于苏北人,我怀有不同于平常的钦佩。在他们身上,既有北方人豪爽豁达的大气和胆识,又有江南人细腻严谨的性格和作风。正是南北方人性格上的这种交汇,才造就了淮阴侯韩信和周恩来这样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才会有辉煌人“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做别人做不成的事“这样的气魄理想和堪称你们苏北人绝活的营销网络。张扬长处,规避短处。我相信,你们是能走出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