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3 悲剧的早熟——安史之乱中的羁縻府州(1 / 1)

兵者不祥 刘鹤 421 字 4个月前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李白

在中国领土的最远端,常常可以看见石头或者碑上刻着“汉疆唐土”的字样,可见中国人对于汉、唐这两个汉族鼎盛时期建立的王朝的辽阔疆土,有着深入血液和骨髓的辉煌记忆。确实,在汉、唐统治时期,中国极大地扩张了自身的版图,其中唐代“武功之盛,亘古未有”。在全盛时期,唐朝统治了东至鄂霍次克海、西逾葱岭(帕米尔高原)直至阿姆河、南至安南(越南)、北至瀚海(贝加尔湖)的广阔土地,显得尤为耀眼。

其实,唐朝在建立之初日子也不好过。隋末乱世群雄并起,山头林立,虽然唐朝摆平了几个不服的,但依然有一些割据的军阀势力威胁着唐朝的统治,使唐朝统治者无法像隋一样抽出军事力量在西北地区对抗日益强大的东突厥势力。突厥使者每次来到长安,态度都非常傲慢和跋扈,甚至胡作非为,唐朝君臣也不得不忍受,史载:“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

即使唐朝君臣用伺候大爷的态度小心地对待突厥,突厥依然我行我素,连年侵扰中原,并且勾结残余的反唐势力,蠢蠢欲动,试图效仿鲜卑的拓跋氏逐鹿中原。公元626年6月,在闻知唐朝发生政变(玄武门之变)后,颉利可汗起兵攻唐。8月,突厥大军直抵渭水,列阵于渭水北岸,威胁首都长安,唐太宗不得已与颉利可汗签订城下之盟,史称“渭水之盟”。双方虽已立盟,突厥却并不死心,但见唐军防守严密,恐强攻两败俱伤,于是大掠而走。

如此的奇耻大辱深深地刺痛了帝国君臣的心。公元630年,突厥遭“白灾”(暴雪)侵袭,又逢内乱,唐帝国本着“趁他病要他命”的思想打响了精心准备多年的攻灭东突厥之战。李靖等发兵讨伐东突厥,由于唐军战前准备充足、战技高超,全军上下怀着复仇之心一举击灭了东突厥,解决了西北方向的心腹大患。此后,唐帝国通过连年攻伐,基本解决了除西南方向(吐蕃)之外的所有异族威胁,领土大大扩张,进入全盛时期。唐太宗得意而豪迈地说:“前王不辟之土,悉请衣冠;前史不载之乡,并为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