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最强之刃——奥义(1 / 1)

兵者不祥 刘鹤 599 字 4个月前

那么,在宗教、神话、传说交织的迷雾之下,日本刀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呢?

常见的日本刀分为太刀、打刀、胁差、短刀、雉刀五种。从广义上讲,凡拥有上述五种刀之外形的刃物,都可以称为日本刀。从狭义上来说,只有用日本铁炼出的钢材按照日本传统方式锻造、研磨和装配的刀,才算日本刀。我们平时所说的日本刀,一般指狭义上的日本刀中的太刀和打刀。

▲太刀是日本刀中比较典型也比较华丽的一种

此外,日本刀的热处理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物理特性。日本刀多采用覆土烧刃的方式对刀身进行热处理,刀匠常用砥石粉和黏土涂抹刀身,所裹土浆从刀脊到刃口由厚变薄,刃口处通常不涂。淬火时,包裹土浆较厚的刀脊处冷却速度较慢,能获得软而韧的物理特性,而刃口处直接接触水,冷却速度较快,能获得坚硬的物理特性。如此一来,一把刀的不同部位就获得了完全相反的特性。此外,由于土浆在刀身上敷设的厚薄、形状不同,刀身上会留下花样繁多的热处理痕迹,术语称之为“刃文”。明代武术家唐顺之曾作诗称赞日本刀“重重碧海浮渡来,身上龙文杂藻行”,说的就是这种纹路。

这种独特的热处理方式显然是中日古代文化交流的产物,笔者经手的多件两汉时期出土的刀剑和矛头,都带有明显的覆土烧刃造成的刃文,研磨去肉后寒光四射,远胜许多明清时期的庸品。日本继承了这种独特的热处理工艺并将其发扬光大。在宋元之际,日本的锻造和热处理水平已经超越中国,到明代已胜出中国颇多。上文提到的唐顺之在诗中说“闻道倭夷初铸成,几岁埋藏掷深井,日淘月炼火气尽,一片凝冰斗清冷”,这说明他不太了解日本刀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同时代的学者宋应星也说“倭国刀,背阔不及两分许,架于手指之上,不复倚倒,不知用何锤法,中国未得其传”,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刀剑锻造工艺不但远不及日本,而且连自己最初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也不甚清楚了。

这样的锻造和热处理方法创造出的产物就是日本刀,它拥有同时代多数同类刀剑都不具备的刃口硬度,对无防护的人体具有出类拔萃的斩切力。此外,由于鞑鞴冶炼法的效率不高,古代人常需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才能完成一把刀,且要经过颇多波折,因此,早期制刀时很容易失败。这种在古代堪称骇人的杀伤力和复杂而曲折的制造过程,使古代日本人产生了刀中有灵的原始崇拜。这种原始崇拜又和日本本土的神道信仰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富有宗教色彩的传说和神话。这些神话和传说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关于日本刀降妖除魔、斩杀魔物的,比如有关鬼丸国纲和童子切安纲的传说;第二类是关于日本刀出类拔萃的斩切力的,比如有关伊达政宗的佩刀影秀的传说;第三类是关于一些“妖刀”“凶刀”的怪谈,以“村正妖刀”的传说最为流行。通过这些传说,我们可以窥探与日本刀相关的传说的历史形成过程。

歌川国芳所作的著名浮世绘《相马旧王城》(相馬の古内裏)

描绘了源赖信的家老大宅光国降服骸骨妖怪滝夜叉姫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