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舌病病毒和施马伦贝格病毒均能感染反刍家畜,并通过库蠓在反刍家畜间传播。因为蠓虫数量会在夏季激增,所以反刍家畜容易在这些月份感染这两种病毒,一旦患病,就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蓝舌病的主要感染对象为绵羊。病羊会发热、过度流涎、口吐白沫、流涕以及面部和舌头肿胀。因血氧含量低,病羊舌会变为蓝色,这种疾病也因此得名。跛行是蓝舌病的另一症状。蓝舌病还可能发展至威胁病羊生命的肺炎。通常情况下,病羊会缓慢痊愈,但羊毛的生长情况会受到影响。
关于蓝舌病的最早记录出现在南非。因为非洲蠓虫在严冬时节无法生存,所以该病的传统分布区仅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非洲蠓虫最近已将其领地扩展到了南欧,使这种病毒感染了生存能力更强的欧洲蠓虫。蓝舌病病毒历年来稳步向北传播,德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在2006年均有它出没的记录,在这些国家熬过隆冬季节后,它于2007年传入英国和丹麦,于2008年传至瑞典,并于2009年进入挪威。
2011年8月,德国与荷兰边境地区的奶牛群中首次发现了施马伦贝格病毒引起的感染。这种病毒导致牛群发热,产奶量减少,食欲不振,身体虚弱和腹泻。人们根据当时常见病因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3个月后,人们发现了导致这场感染的新型病毒,并开发和公布了诊断检测方法。因最初发现地为德国的施马伦贝格镇,所以这种病毒被命名为“施马伦贝格病毒”。
成年反刍动物感染施马伦贝格病毒后的临床症状通常不明显或只有轻微症状。直到2011至2012年人们才注意到,受孕母畜感染了该病毒,其后代会罹患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从而导致先天畸形、流产和死产。
自2011年年底施马伦贝格病毒被发现后,它迅速横扫了整个欧洲大陆。据报道,其感染范围已从爱尔兰蔓延至土耳其。截至2013年年底,已有27个欧洲国家确认上报了施马伦贝格病毒感染病例,它在畜群中的流行率超过了80%。通过分析风的轨迹,人们发现蠓虫的迁移是造成施马伦贝格病毒传遍欧洲的主要原因。但施马伦贝格病毒的起源仍然扑朔迷离。
与其他病毒相似,促使虫媒病毒新现和再现的因素通常包括病毒突变、人口密度增长和全球旅行。但如其定义所述,虫媒病毒受到其媒介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的限制。因此,如果虫媒病毒需要开疆拓土,通常需要带毒昆虫移动并在目的地找到易感宿主;或者先感染宿主,当宿主到达目的地后,再由当地昆虫携带并传播病毒。这两种方法看似难以实现,但实际上均有先例记录在案——尽管昆虫的飞行范围有限,通常无法将病毒携带至太远的地方。例如,在奴隶贸易时期,黄热病毒栖身于贩奴船上的水桶中滋生的带毒蚊虫,并成功地从非洲扩散至南美洲。这些蚊虫随后在南美洲的灵长类动物中建立了丛林型周期,在人群中建立了城市型周期,并引起了多场严重的黄热病流行,直到人们成功研发出黄热病疫苗。
最近,寨卡病毒通过被感染的人类旅客以岛屿传播的方式,从非洲经法属波利尼西亚横跨太平洋,最后到达南美洲。显然,在这趟旅程的最后一段,前来参观2014—2015年世界皮划艇竞速锦标赛的游客为其传播助了一臂之力。
另一个成功的洲际传播例子来自西尼罗热病毒,它于1999年从以色列传入美国,但其传播方式仍不明确。这种病毒能感染鸟类,以蚊虫为媒介进行传播,并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人类。这种感染通常为无症状感染,但也可能引起类似流感的疾病,在极个别的偶然情况下会引起脑炎。西尼罗热病毒目前尚未出现人际传播,可见这种病毒在感染人类后就走进了死胡同。既然如此,病毒必定藏身于跨大陆的鸟类或蚊虫体内,才能以“搭便车”的方式进入美国,并在落地后传染给当地的蚊虫,随后又将其传播。
虫媒病毒也可能通过被感染的动物宿主传播。随着国际动物贸易的增加,只要目的地存在合适的媒介昆虫,就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病毒传播方式。或者,正如蓝舌病病毒和施马伦贝格病毒传播的方式一样,由一代又一代的带毒昆虫在风或病毒携带者的引导下转移至当地的适宜昆虫体内,从而实现远距离传播。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大大加剧了这些迁移,给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
随着新发病毒和再现病毒的增加,人们亟须研发疫苗来保护人类和家畜,同时防止病毒传播。疫苗生产商们因为担心新疫苗的商业可行性,所以忽视了人们对新疫苗的需求。在2014至2016年间,埃博拉疫情出现了灾难性的流行,而当时竟没有任何可行的治疗或预防方案。此后,人们建立了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并明确其目的在于抢先研制疫苗,以应对可能产生流行病威胁的微生物。该项目得到了包括惠康信托基金会和盖茨夫妇基金会在内的主要资助者以及数个国家的支持,并将针对尼帕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埃博拉病毒和寨卡病毒等研发首批靶向疫苗。许多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健康和繁荣均维系于这项事业,所以它必须成功。
[1] 一种有机氯类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