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诸葛亮北伐成败,是刘备的身后事了。
刘备托孤安排后事以后,病情不见好转,又给太子刘禅留下了一封遗诏。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的遗诏,与曹操临终时的分香卖履一样,都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无论是英雄还是奸雄,在临终时都不需要伪装,也没必要忽悠自己的儿子。为了更好地认识刘备,我们有必要将这份遗诏摘录如下: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射援)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诏书中除了刘备看待死亡的坦然,最有名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两句,这是刘备人生的经验总结,教育儿子怎样做人,乃至怎样做一个贤德的君主。
但刘禅让刘备深深地失望了。
刘禅的问题不只是刘备已经看出的才能平平那么简单,他还在日后沾染上了一些不良作风,亲小人远君子,任用宦官,不思进取,贪图享乐。
尤其在诸葛亮死后,刘禅老板和他员工们都认识到蜀汉更加没希望完成统一大业了,上上下下都开始混日子。所谓的兴复汉室,到这时连自己人都骗不过去。既然是混日子,那就无非要追求吃喝玩乐,要吃喝玩乐就得有钱。
钱从哪里来?我们知道,羊毛从来都出在羊身上,政府的钱从根本上说有且只有一个来源——从百姓身上征收赋税!
贪官污吏的欲望是个无底洞,只能靠增加税收来满足,而税收过度,自然民不聊生,如孔子所言“苛政猛于虎也”。
因此蜀汉后期政治腐败,失去人心,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蜀汉后期出现这样的局面,责任是不能过多地追究到刘备和诸葛亮头上的。
也许有人会问,诸葛亮死后不过三十年,蜀汉就灭亡了,这三十年的变化很大吗?
答案是很大,非常大。近的以今天的改革开放来看,三十年,足够来一个翻天覆地了。远的以历史来看,强盛一时的大秦帝国,统一天下仅仅十五年就彻底灭亡了,三十年,都够完蛋两次了。
一个没有精神的国家,是没有力量的。
蜀汉之亡,不是亡于所谓的穷兵黩武,而是亡于政治腐败,导致国力减弱,更导致失去民心。
因为对混日子的员工来说,混是最重要的,而跟着谁混是不重要的。跟着刘老板是混日子,跟着曹老板或者司马老板也是混日子,没有多少差别。和平年代也就这么混下去了,一旦出什么大事,那是一定靠不住的。
所以,公元263年冬,邓艾率领一万左右的疲惫之卒兵临成都,蜀汉投降派立即占了上风(远远不只是谯周等几个人)。对混日子的员工来说,混才是最重要的,完全没有必要主张抵抗而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而且投降后,按照惯例还能得到更大的饭碗和更高的工资,那就赶快投降吧,谁不投降就让他滚蛋。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亡天下,从来不是空话。
蜀汉亡国之前,司马昭晋爵晋王,仅仅两年之后,曹魏就正式灭亡了。蜀汉与曹魏,可以说是差不多同时灭亡。
但偏偏有一些人非要较真说是三国蜀先亡。那么我们不妨也来较真一回。
早在蜀汉灭亡的十多年前——公元249年,司马懿夺得大权,曹魏就名存实亡。尤其是254年司马师废掉曹芳,260年司马昭杀死曹髦之后,人人都心知肚明曹魏天下已经成了司马氏的。就连曹魏纯臣鱼豢撰写《魏略》,写到这里都痛苦得写不下去了。
曹魏的实际灭亡,明显要早于蜀汉。确切点说,应是三国魏先亡。
至于史书上记载曹魏灭亡是在公元265年,只是出于司马氏不想当强盗的心理——如果以夺权的时间算起,那就意味着自己是抢了别人东西的强盗;如果以“禅让”的时间算起,那就意味着自己得天下是顺天应人,说起来就能名正言顺,骗不了别人也能骗骗自己。
很明显,做了强盗的司马氏一定不会承认自己是强盗的。因此夺权的时间才被忽略不提,“禅让”的年份才成为曹魏灭亡的法定时间。
让你什么时间灭亡,你就什么时间灭亡,想早一点都不行。
曹魏走到这样的地步,如果还说没有灭亡,也就真是自欺欺人了。
曹魏的灭亡,源于兵权的丢失。这表明建立在暴力强权基础上的政权,一旦暴力基础失去了,它的毁灭就指日可待。
天道有常,或因人势而迟,然终不误!
弥留之际的刘备看不到他亲手创建的蜀汉帝国的结局。他明白自己留在人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回忆构成了他最后时光的主题,浮上心头的是一幕幕记忆犹新的往事。
他记得,自己原本只是涿县街头摆地摊卖草鞋的一个普通少年,因为一颗不甘沉寂的心,拜师读书,结交兄弟,一步步奋斗,一点点努力,在黄巾起义时,乘时而起,投身乱世,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
他记得,沙场无情,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所幸他没有倒下,在漫漫长路上下求索,无尽漂泊,跌倒了爬起,爬起了跌倒,起起伏伏很多次,摸爬滚打几十年,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方才走到了今天,成就一方帝业。
他记得,关羽、张飞、卢植、公孙瓒、孔融、陶谦、麋竺、陈登、曹操、吕布、袁术、袁绍、刘协、赵云、刘表、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孙权、周瑜、鲁肃、刘璋、法正、许靖、马超……这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有些人是不离不弃的兄弟,有些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些人是令人尊敬的师长,有些人是你死我活的仇敌,有些人已经死去了,有些人还活着。
而如今,他也要像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一样,撒手人寰了。
亲手创建的帝业,只完成了一半,一统河山的抱负,已经没有时间去实现。起初我以为,刘备去世前的心情,一定是无比遗憾与悲愤的。
直到我真正读懂了刘备,读懂了他的一生,读懂了他的坚持,我才发现我错了。刘备去世时的心情,没有太多的遗憾,没有太多的悲愤,而是十分平静、波澜不惊的。
谜底就在刘备的遗诏中。诏书全文只字未提让刘禅继承遗志、一统河山,更没有像五代李克用那样满是怨念地给儿子李存勖留下必须办的三件事(讨刘仁恭、击契丹、灭朱温),诏书通篇都是一个父亲临终前对儿子的谆谆教导,教育儿子怎样做人。
秦皇汉武今何在,千秋霸业转头空。
在刘备眼里,做人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儿子刘禅能不能恢复中原、中兴汉室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学会做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唯贤唯德,能服于人。
即使没有能力成为雄才伟略的君主,你依然可以坚守自己的理想和良心,做最好的自己。
重视做人,不只是当时渴望贤君良臣、仁政德治的社会环境的要求,而且在今天的时代也毫不过时。做人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尤其是在利益的纷扰中和生存的压力下,许多人都主动或者被动地一再降低了做人的底线,甚至多次背弃了做人的原则。
而刘备,以他浓墨重彩的一生,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践行着自己的理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终其一生,庶几无愧!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二十四日,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崩于永安宫,年六十三。葬身之地至今未明,设衣冠冢于成都之南,即今天的成都武侯祠惠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