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
章武二年(222年)冬,也就是猇亭惨败后没过多久,六十二岁的刘备身患重病,隐隐感到大限将至。
是安排后事的时候了。
知子莫如父,接班人太子刘禅能力不强学问不好,刘备是清楚的。有一次听到刘禅学习很有进步,他就喜出望外,这是一个明证(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再加上刘禅年纪还小,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刘备需要安排几位顾命大臣辅佐他。
放眼望去,此时蜀汉人才凋零(除前面提到的人物外,马超、许靖、刘巴都在章武二年病逝),最具治国能力最受刘备信任的有且只有诸葛亮。
当年诸葛亮从隆中出山之后,虽然刘备很快就说过如鱼得水的话(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实际上一开始对诸葛亮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是凭借自己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逐步获得老板肯定的。尤其是夺取益州之后,每次刘备出军征战,都是诸葛亮留守大本营,他的能力和忠诚进一步得到了刘备的充分肯定。再考虑一下年龄问题,四十出头的诸葛亮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
孔明,就是你了。
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将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召到永安,进行了著名的永安托孤。
刘备托孤,历来备受称赞,被认为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让人追慕不已。但同时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尤其是近些年愈演愈烈,认为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警告诸葛亮、吓唬诸葛亮,完全归结于阴谋论。
这一切都来源于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所说的一段话: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前面一句说诸葛亮能力远远超过曹丕,一方面是对诸葛亮能力的高度肯定,一方面是安排重要工作时老板对员工的勉励,让员工更有信心做好工作。话中的“安国”指的是治理好蜀汉,“定大事”自然指的是完成未竟的统一大业。有一些人认为,刘备说“安国”就意味着蜀汉不安,内部矛盾十分尖锐,日后诸葛亮北伐就是转移内部矛盾(这个问题后边分析),这根本是无稽之谈。古人常说“安邦定国”“治国平天下”,都是普遍意义的提法,并不是特指国家不安、天下不太平。
引发质疑的症结在于后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刘禅当了皇帝后行为不靠谱是个败家子,那么你诸葛亮可以自己当老板。有人认为,“君可自取”是让诸葛亮从刘备的三个儿子中间选择一个当皇帝,这完全是一家之言,为求新意而曲解古人。
在一个家天下的时代,刘备表示如果到了不得已的时候,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一生得来的皇帝宝座,就由诸葛亮来坐。这样的事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只发生了这一次,可谓空前绝后。
因此,许多人都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给予高度称赞。
也因此,许多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想方设法推翻它。
但这件事在史书上记载得清清楚楚,而且有多处确凿印证,真实性不容置疑。那怎么推翻?
看来只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了。不能质疑真实性,就质疑出发点和用意,于是猜测论、阴谋论纷纷出炉,连康熙皇帝都提出了怀疑。
我们知道,说话是要看对象的。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同样的一句话,说给不同的人听,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说曹操、曹丕、曹叡爷孙三个轮番上阵,对司马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他好好辅佐子孙,即使说出与刘备同样的一番话来,对司马懿来说也完全是空气,到时候他照样有机会就篡位,丝毫不会跟你客气。
所以,剥离了说话的人物单独分析这段话,是没有多少意义的,需要重点分析的是说话的人物。
这段话,说话的人是刘备,说给诸葛亮听。刘备是一个看人看到骨子里的人,尤其是诸葛亮,跟随他已经十七年,他不可能不了解诸葛亮的正直和忠心。因此,刘备清楚即使说了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你自己当老板,诸葛亮也不会这样做。他说这句话的用意不是鼓励诸葛亮篡位自己当皇帝,那种万不得已的情况当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那为什么刘备还要这样说呢?
答案在于七个字——诸葛一生唯谨慎。
刘备看人看得十分透彻,非常清楚诸葛亮是一个谨小慎微、胆子不大的人,他说出即使你自己当老板我都没意见的话,为的是让诸葛亮放开手脚好好去干。
为了让诸葛亮胆子再大一些,束缚再小一些,刘备还给三个儿子明确留下遗嘱,让他们“父事”诸葛亮。
可见刘备的用意是很明确的,能够引来那么多的怀疑,也只能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权谋者见权谋来解释了。
托孤,出于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更出于刘备对诸葛亮的深切了解。
刘备托孤时,除了诸葛亮,还有尚书令李严在场,被任命为诸葛亮的副手,一同担负托孤重任。这一方面是让李严做个见证人,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刘备用人多多益善的思想,并不是让李严牵制诸葛亮。
因为刘备既然对诸葛亮说出你可以自己当皇帝的一番话,再加上三个儿子都要父事诸葛亮,如果诸葛亮真的要篡位,那根本就是神仙都拦不住的事情,李严也就只能低下脑袋乖乖听话,否则大好脑袋肯定要搬家。
但偏偏就有人要说刘备是安排李严牵制诸葛亮,还说李严后来被罢官是诸葛亮存心要夺权。
日后诸葛亮与李严闹矛盾,主要责任毫无疑问是在李严身上。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费口舌了。
需要指出的是,退一万步来讲,即使诸葛亮存心要全面掌权,也不必过多地指责他。
因为在一个专制时代,管理国家主要靠人治,谁要想干一番大事,必须首先掌握权力。
商鞅变法成功,是因为秦孝公大力支持。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一死,新法全被废除。张居正能够推行一条鞭法,是因为大权在握。这样的例子,就不需要多举了。
因此,分析历史评价古人,不应该过多地看他是不是存心掌权,重要的是看他掌权后做了什么——是利用国家公权力中饱私囊、满足个人欲望,还是一心为国为民、尽心尽力!
诸葛亮主掌蜀汉大权十多年,日后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家无余财!
够了,足够了!
诸葛亮终究没有辜负刘备对他的信任。
虽然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但他已经尽心尽力了。
蜀汉之所以坚持北伐,当然不是转移内部矛盾。放在今天的时代,用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是比较可行的一招,但放在诸葛亮那个时代,这完全就是扯淡。
因为要转移内部矛盾,至少需要三个必备条件:一要宣传机器足够强大用来引导舆论,二要通信技术足够发达用来随时掌握各方动态,三要交通手段足够先进,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能立即赶回老巢稳住局势。
从成都到渭水要走好几个月的三国时代,想靠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几乎就是痴人说梦,领导长期不在家,后方可能已变天。君不见日后的曹芳带着曹爽兄弟去给他爹上了一趟坟,回来就被司马懿夺了兵权,灭了曹爽三族。内部矛盾过大,领导哪敢外出?
诸葛亮能够亲自率兵北伐,恰恰是蜀汉政权内部安定团结的明证。
蜀汉北伐是势在必行。因为蜀汉以继承大汉江山为号召,如果偏安一隅,迟早要失去人心;同时蜀汉地盘在三国中间最小,如果不思进取,被大国吞并是实力决定的必然趋势。
总而言之,蜀汉不北伐只能亡国,北伐还有一线生机。
但这生机也仅仅是一线而已。之所以出现三国并立的局面,就因为三方实力接近,互相制衡,要经过一个实力此消彼长的过程,才能打破平衡。
诸葛亮北伐时,三国还处在实力相对接近的阶段,加上他军事谋略并不十分突出,多用正兵而少用奇谋,所以最终劳师无功。
于是,又有不少人批评诸葛亮不会打仗。事实上,打仗虽然不是诸葛亮的长项,但诸葛亮知兵的名头绝对不是靠忽悠得来的。虽然诸葛亮在刘备时代主要主持后勤工作,领兵打仗的机会并不多,但他能在北伐时想打就打,想走就走,胜多败少,损失较小,斩杀曹魏大将张郃、王双等人,把司马懿打得不敢出战,就足以证明他的军事水平,至少不在司马懿父子之下。
后世如唐朝著名的军事家李世民与李靖君臣,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充分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战争并不必然导致人民生活的苦难,尤其是对外战争,统一战争。
人口,在古代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是因为乱世之中,逃亡人口和隶属于豪强地主的附籍人口很难统计),章武元年至蜀汉灭亡时,蜀汉人口四十年间增长了20%,户数增长了40%,遥遥领先于魏、吴两国。
我们知道,人口的增长,具有滞后性的特点,蜀汉后期人口统计数字的上升,必然离不开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而前期治理内政的,正是诸葛亮,同一时期蜀汉还几次发动统一战争,却没有导致国内人民的生活艰难。
相反,蜀汉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君主昏庸无能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员工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日子,朝廷没有人敢说真话,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完全是一片亡国景象。
在一个政治腐败的国度,不论有没有庞大的军费开支,财政收入同样是不够用的——因为贪官污吏的欲望是个无底洞,永远也不会有填满的那一天。即使军费开支省了下来,也肯定不会省到老百姓头上,而是省到了贪官污吏的口袋中。
历史告诉我们,政治腐败,失去民心,远远比对外战争可怕得多。
四十年后的蜀汉之亡,绝不是亡于所谓的穷兵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