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心者得荆州(1 / 1)

善败者刘备 剑眉枉凝 1620 字 7个月前

刘备虽然在赤壁之战中的贡献不大,却是东吴绕不开的人物。算上江夏的刘琦,刘备手下掌握着两万军队,实力也很可观。东吴即使想干掉刘备也是个麻烦事,鉴于曹操的存在,继续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何况刘备还有另外一样东吴根本没法比的资本——人心。刘备到荆州寄寓七年,没闹出多大动静,却赢得了不少人心。

三国时期,谁要想控制一个地方,地方豪强绝对是个绕不过的坎。如果没有地方豪强的支持,要想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是非常困难的。而孙权与刘表原本就有杀父之仇,赤壁战前孙权攻克江夏,不但斩杀黄祖,还干了屠城的勾当。这笔账,荆州人士即使嘴上不说,可心里记得清清楚楚。一句话,荆州人民欢迎刘备,不支持孙权。

现在要夺取荆州地盘,孙权只能借重刘备。不过联军中必然有孙权的员工来掺沙子。比如东吴猛人黄盖,很可能是协同刘备南取四郡,此后就待在武陵不走,当了武陵太守的。

江南四郡武陵(治今湖南常德西)、零陵(治今湖南零陵北)、长沙(治今湖南长沙)、桂阳(治今湖南郴州),原本是刘表的地盘。曹操进入荆州仅仅三个月就退回了北方,实际上在这一带并没有渗透多少势力,只派了刘巴等使者一路招降。招降的惯用手段,不外乎说些跟着曹丞相干很有前途、不跟着曹丞相干死路一条之类软硬兼施的话,然后许诺给一顶更大的官帽子,开一份更高的工资。实际上,当地的官吏大多还是刘表时期任命的,只不过摇身一变换个招牌而已。

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刘备想出了一个高招——上表推荐刘琦担任荆州刺史,成为名义上的荆州首长。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打着大公子刘琦的旗号,号召四郡干部回到老领导刘表父子的怀抱,以减少进军阻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堵上孙权对荆州的觊觎之心,那意思是说刘表虽然死了,还有他儿子在,我们两个谁都不要打荆州的主意。

此后,刘备率军南征四郡。四郡地方长官愿意接受改编自然好说好商量,如果敢说不,刘备就以武力解决问题(一说武陵太守金旋就是死于阵前)。

这是一个一手胡萝卜一手拿大棒的政策,既有法理上的依据(刘琦子承父业)和归顺后职务不变的承诺,又有强兵压境的武力威胁。因此刘备进军四郡并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很快就统统搞定,“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需要指出的是,刘备南取四郡,依靠的主要力量还是关羽水军。从长江入沅水取武陵、入湘水取长沙,然后继续深入可取桂阳和零陵。

除黄盖被孙权任命为武陵太守之外,刘备取得四郡后,只留下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并没有重新任命地方长官,还是原班人马摇身一变继续上班。

刘备当然清楚这帮干部十分不可靠,但他更清楚,只有尽可能保障既得利益者的权益,改革的阻力才能降到最低。

这帮干部虽然是刘表任命的,但曹操来了跟曹操,刘备来了跟刘备,半年之内三次改换门庭,任他曹刘仇深似海,任他赤壁炎烟冲天,他们还是一样当干部,一样领薪水。实在是非常快乐,皆大欢喜。

但桂阳太守赵范欢喜不起来,还开小差跑了。

说起逃跑的原因,不是赵太守看破红尘不想当国家干部,而是他过于热情,以至于拍马屁拍错了地方。

刘备派往桂阳落实收编工作的是偏将军赵云。赵太守一看赵云将军也姓赵,五百年前是一家啊,就想方设法拍马屁套近乎。

男人好什么?赵太守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得出结论:不外乎财、色二字。刚好赵太守有位守寡的嫂子,生得无双国色,人见人爱。赵太守打定主意将嫂子嫁给赵云,认定赵云一定会高高兴兴地接受。赵太守把这一举动界定为大义凛然的割爱行为,在心底为自己的高智商暗暗喝彩。

没想到的是赵云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赵太守:“我和你是同姓兄弟,你哥哥也就是我哥哥,你嫂子也就是我嫂子,我怎么能娶嫂子呢?”

赵云拒绝赵范的“美意”,表面看起来是碍于伦理道德,其实按照当时的社会习俗,并没有不能娶寡妇这一条。曹丕入邺娶甄氏,刘备入蜀娶吴氏,都是明证。实际上,赵云不接受赵范的贿赂,是因为他已经看出赵范是一个不靠谱的人,而且不是真心归降刘备,所以不想让他把自己拉下水。

事实证明,赵云没有看错。赵范拍马屁拍错地方后,更加惶恐不安,心怀疑惧,深感自己与赵云将军不是一路人,终于找个机会开溜,分道扬镳了。

桂阳太守的职位有了空缺,刘备任命赵云走马上任,代理(请注意这两个字)桂阳太守。

于是,江南四郡地,有三郡实际上掌握在了刘备手中。

除了地盘,刘备还收获了大批人才,比如在长沙收降的老将黄忠(字汉升)。

黄忠在刘表手下没有干出多少名堂,日后在刘备手下却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成为后世老将上阵的光辉榜样。

可见从来都是千里马多,而伯乐少。

刘备收服四郡后,掌握的地盘零陵、长沙、桂阳三郡都在江南。唯一临江的长沙郡,北部的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却被周瑜占领,作为征战江陵的据点,日后还成为周瑜的自留地(食邑)。

这等于将刘备屏蔽在长江以南的内陆地区。而刘备此时的主力部队是关羽水军,他需要一个临江的港口。

这个道理,谙熟军事的周瑜自然十分明白。毕竟孙刘两家还是盟友,周瑜不能做得太过分,最终把南郡在江南的一小块地方让给刘备屯军。

刘备通过实地考察,选定油江口作为大本营所在地,并改名为公安。公安二字,是取“左公安靖”之意。左公,即是左将军刘备,时人尊称他为左公。

油江口,又称油口,在江陵隔江不远处。顾名思义,汉口是汉水入江的地方,油口就是油水入江的地方。

刘备扼守油江口,既可以出长江,又可以入四郡。油江口就像一扇门,刘备守在门口,江南四郡就是他的后花园,进出都得打招呼;江陵就是对门,对门有什么动静,刘备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刘备驻军公安后,江南四郡乃至整个荆州的人才纷纷投靠,力量迅速壮大。他不但得到了荆州豪强的支持,甚至曹操地盘上的庐江人雷绪,还带领几万人归顺。

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只不过这句话中的“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特定在三国时代,起决定作用的“民”就是地方豪强。

地方豪强势力是当时社会的中坚力量。比如,一个麋竺就能左右两千青壮年的去留,一个雷绪就能决定几万人归顺哪个老板——这样的动员力量甚至超过了地方的县令甚至郡守。而平民阶层即使人数很多,也因为利益错综复杂难以统一,所以很难协调一致,一般不会团结起来集中干大事。

正因为如此,三国时代懂点政治的老板,都在极力拉拢地方豪强。曹丕后来实行九品中正制向豪强世家示好,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刘备当然也不例外。他在荆州多年的苦心经营没有白费,赢得了大多数地方豪强的拥护。因此,他才能在几方势力犬牙交错的局面下,在荆州站稳脚跟,图谋发展。

对门的周瑜差不多打了江陵一年,双方互有胜负,甚至自己身中一箭,还是没能搞定曹仁。

周瑜非常忙,刘备没事干,看在盟友的分上应当去帮帮忙。有史可考的是关羽在北面切断了江陵与襄阳之间的道路(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

在周瑜和刘备的夹攻之下,猛人曹仁终于扛不住了。在李通等人的接应下,曹仁率军撤出江陵退守襄阳。

攻克江陵,赤壁之战就此画上句号。

纵观整个战役,孙权一方出力最多,收获也最大。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驻江陵,程普为江夏太守驻沙羡,黄盖为武陵太守,外加夷陵(甘宁攻克)、长沙北部,占领了从宜昌到武汉的荆州千里长江沿线地区,成功将势力从长江下游扩张到长江中游,手中握有吴楚之地。

刘备的收获与贡献也基本相符,除刘琦手中原有的江夏部分地区外,实际占有零陵、长沙、桂阳三郡,算是有了一块安身之地。

但令刘备无比尴尬的是,他占领的地盘,一共有三个主人——名义上是荆州刺史刘琦的,实际上是孙权和刘备两个人的。就连赵云上任桂阳太守,也只能是代理。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刘备难以施展手脚。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刘备没有尴尬太久,一个绝佳的机会很快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