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过去了,“加利亚”带着那群人一起在继续运转着。这确实是个小小的世界,但是,直到今天为止,他们仍旧未受到人的欲望的影响。只有哈卡布特这个可悲的人类典型表现出贪婪和自私来,他是这群离开了人类的人中唯一的一点儿污渍。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也只是把自己视作匆匆的过客,聚在一起做一次漫游太阳系的旅行而已。因此,这些“加利亚”人觉得待在这颗彗星上尽可能地让自己舒适一些,但这只不过是个临时的安置罢了。离开地球两年后,这趟漫游太阳系的旅行就结束了,他们的这艘“飞船”就将靠近自己昔日的星球了。如果教授的计算绝对正确的话——他的计算必须正确无误才行——他们就会离开“加利亚”,返回地球。
这艘“加利亚”号到达地球,到达“它的停泊港”,的确会遇到种种极其严重的困难,以及令人胆寒的危险。不过,这个问题是以后需要解决的,到时候它会不请自来。
蒂马塞夫伯爵、塞尔瓦达克上尉和普罗科普二副都信心满满地觉得,过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会与自己的地球同胞相见了。因此,他们根本就没想太远,没想着储存些食物,趁夏季到来,开垦古尔比岛上的那些肥沃的土地,保留一些牲畜,以便繁殖。
然而,不知有多少次,他们在聊天时谈到如果有一天不可能离开“加利亚”的话,他们就该试图将它改变为可以居住的地方。为了保证这一小群人的生存,有多少计划要付诸施行,有多少活要干,但是一个漫长的二十个月的冬季让他们多么犯难呀!
1月15日,彗星与太阳的距离将达到最大值,也就是到达远日点。越过远日点之后,它将逐渐增速,向太阳行进。可是,等太阳的热力让海水解冻,让土地肥沃,还得等上九到十个月。只有到了那个时候,“多布里纳”号和“汉莎”号才有可能将“加利亚”人和动物运到古尔比岛去。“加利亚”的夏季极其短暂,极其炎热,必须抓紧时间耕种。及时播种,这块土地就有可能在几个月之内生产出草料和粮食来供应大家,收割草料和粮食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可以完成,大家在岛上就能过上踏实、健康的生活,好像猎人和农民一样。随后,冬季来临,大家又会回到火山岩洞中过那暖烘烘的日子,在“尼娜蜂巢”中度过那严酷而漫长的冬季。
是啊,他们会回到他们温暖的住所去。不过,他们难道就不想去探测一下煤矿,找找容易开采的煤层?难道他们不想在古尔比岛上为自己构建一个更加舒适、更加符合大家需求以及温度更适宜的住处吗?他们当然想。他们至少会尝试一下,以便逃脱在这“热土地”的洞穴里长期封闭的生活,这种生活对大家的精神和肉体都有损害。只有帕尔米兰·罗塞特这个只知道摆弄数字的怪人才会对这种难以忍受的封闭的日子没有感觉,只有他会希望永远在“加利亚”的这种条件下去生活。
此外,有一个可怕的可能性始终在威胁着“热土地”的居住者们,那就是整个山洞都靠它取暖的那座火山会不会在哪一天突然熄灭。一旦火山停止喷发之后,“尼娜蜂巢”的居民们能抵御住宇宙空间的寒冷吗?谁能确信太阳将他们所需要的那些热量送达居住者们所在的彗星上之前,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呢?这个问题很严重,并且为了现在而非未来,众人曾不止一次地讨论过,“加利亚”人希望能够逃过这一劫,让他们安然无恙地返回地球。
很显然,在他们假定的那个遥远的未来,“加利亚”的命运大概会像宇宙中所有的星球一样:球体里的火将会熄灭,成为一颗死亡的星球,如同现在的月球和将来的地球一样。不过,目前这种远景倒并不让加“利亚人”担心——他们至少是这么认为的——而且他们也打算在它成为一颗无法居住的星球之前,离开这颗“加利亚”彗星。
然而,火山喷发可能随时会停止,正像地球上所有的火山那样,它们甚至可能在“加利亚”较为靠近太阳之前熄灭。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去哪里寻找为他们供热的岩浆呢?什么样的燃料能够供给他们足够多的热力,使得他们居所的平均气温达到能够抵御零下六十摄氏度的寒冷而又不致让他们丧命或受伤呢?
这就是那个严重的问题。幸好,直到目前为止火山喷发的物质尚无任何改变。火山仍在正常地活动着,而这种状况是个好兆头。因此,在这个方面,既用不着担心未来,也无须为现在着急。这就是始终满怀信心的塞尔瓦达克上尉的看法。
12月15日,“加利亚”运行到离太阳二亿一千六百万法里处,几乎到了它的轨道的中心轴的最远端。它只是按月平均一千一百万到一千二百万法里的速度在运行。
这时,一个新的世界展现在“加利亚”人的面前,特别是在帕尔米兰·罗塞特的眼前。在从未有人在他之前这么近地观察木星之后,罗塞特教授现在正在集中精力观测土星。
然而,邻近的情况并不相同。“加利亚”彗星与木星边界相距只有一千三百万法里,但与这颗奇特的星球——土星的距离则是一亿七千三百万法里。因此,根本不必担心土星的运行会对“加利亚”造成什么影响。
不管怎样,反正帕尔米兰·罗塞特仍终日用望远镜观测土星,仿佛这颗行星离他近在咫尺。
现在,没有必要去问教授有关土星的详细情况了,昔日的老师已经不需要再讲授了。要想让他轻易地离开他的观测站是不可能的,好像他的望远镜白天黑夜全都举在他的眼前。
幸好,“多布里纳”号上的图书室里有几本初级的天文学书籍,多亏了普罗科普二副,“加利亚”人中对那些天文问题感兴趣的人得以了解了土星边界的情况。
首先,当大家告诉本-佐夫说,如果“加利亚”远离太阳,在土星运转的那个距离上,他就不可能用肉眼看到地球了。大家都知道,勤务兵本-佐夫特别希望他的地球永远出现在他的眼前。
“只要能看见地球,就什么都没有失去,包括蒙马尔特!”他一再说道。
其实,在土星与太阳间隔的那个距离,是不可能看见地球的,即使眼力再好也看不到。
这时候,土星在离“加利亚”一亿七千五百万法里的空间运行着,而离太阳则是三亿六千四百三十五万法里。在这样的一个距离上,它顶多只能获得太阳供给地球的热量和光度的百分之一而已。
他们手里拿着初级天文学书籍,得知土星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二十九年零一百三十七天,在一条二十二亿八千七百五十万法里的轨道上,以每小时八千八百五十八法里的速度运行着,正如本-佐夫所说,“总是不算零头的”。土星的圆周为九十三万零八十法里,其面积为四十亿平方千米,它的体积为六千六百六十亿立方千米。总之,土星是地球的七百三十三倍,但还是小于木星。土星自转一圈是十小时二十九分,它的一年就是二万四千六百三十天,而它的四季,鉴于它的轴与轨道平面有一个很大的夹角,所以它的每一个季节都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
不过,给土星人——如果有土星人的话——带来一些灿烂夜空的原因是它的那八个卫星[18]都在围绕着它转。这八个卫星都有一个神话般的名字:米达斯、昂斯拉德、特蒂斯、迪奥娜、雷阿、蒂坦、伊帕里翁、雅佩特。如果说米达斯环绕土星一圈需要二十二个半小时的话,那么雅佩特则是七十九天。如果说雅佩特是在距离土星九十一万法里处围绕它转的话,那么米达斯就只是在离土星三万四千法里处转动,差不多是月球围绕地球转动距离的三分之一。尽管太阳的光芒在这里相对弱一些,但是,土星的这八个“月亮”的存在,使土星的夜空灿烂辉煌。
让这颗行星更加美丽多姿的是,它那无法比拟的环绕着它的三圈光环。土星像是被嵌进一个闪亮的框框里了。一个观测者如果正巧待在这个光环下面,而这个光环却高高地挂在天穹上,在观测者的头顶上高达五千一百六十五法里的地方通过,那他只能看到一条窄窄的光带,赫歇尔曾估计它只有一百法里宽。它仿佛是一条光亮闪闪的细带伸展在宇宙中。但是,如果观测者站在它的这一边或另一边的话,他就能看到三道同心光带在彼此逐渐展开,靠得最近的那一条,发暗呈半透明状,有三千一百三十六法里宽,中间的那一条,宽达七千三百八十八法里,而且比土星本身还要明亮,最外边的那一条,宽三千六百七十八法里,看上去呈浅灰色。
这就是土星的那个光亮的延伸部分,它围绕土星转动一圈的时间为十小时三十二分。这个延伸部分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它为何能经久不衰?这谁也不知道,但造物主之所以让它存在下去,似乎是想告诉世人天体是以什么方式逐渐构成的。确实,土星的这个延伸部分是星云的剩余部分,它在渐渐地聚集起来之后,便聚在了土星上。有一个无法知晓的原因:它很可能是自己凝固起来的,如果它突然碎裂了,它将或者呈小块状落在土星上,或者它的这些碎块给土星提供了一些新的卫星。
不管怎么说,对住在南北纬四十五度和赤道之间的土星人来说,这三条光环构成了最奇特的现象。忽而,它们在远方地平线上变成一条巨大的拱桥,拱顶被土星在天穹中投射的阴影截断,忽而又完整地出现,呈半个光轮状。最常见的是,土星的这个延伸部分将太阳遮住,它出现的时间非常准确,土星观测的爱好者们想必对此是非常高兴的。如果在这种奇特景象之中,再加上这八个月亮的升起、落下,有的呈满月状,有的呈上下弦月状,有的是光亮闪闪的圆盘,有的是弯钩状,那么,土星的天空在夜间就显得无可比拟、美不胜收。
“加利亚”人无法观看到土星世界的全部美景,它离得太远太远。地球上的天文学家们举起高倍望远镜观看土星也要比“加利亚”人看得清楚些,因此,塞尔瓦达克上尉和他的同伴们不是依靠自己的眼睛,而是通过“多布里纳”号上的有关书籍了解土星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抱怨,因为与这些大星球靠得太近,对于他们的这颗“加利亚”小星来说,危险太大了,所以还是敬而远之吧。
他们无法更多地进入天王星那遥远的世界,但是,有人提到过,那个世界主要的行星——天王星比地球要大八十二倍,离地球最近时,肉眼才能隐约看见,但那看上去也只不过是一颗六等星而已。然而,它吸引到其椭圆形轨道上来的那八颗卫星[19],人们却一个也看不见。天王星的公转周期为八十四年,离太阳的平均距离高达七亿二千九百万法里。
至于太阳系中那最后的一颗行星海王星[20]——在未来某个“彩绘玻璃工”[21]发现太阳系里的另一颗更远的行星之前,它是最远的——“加利亚”人是无法看到它的。帕尔米兰·罗塞特想必从他的望远镜中看到了它,但是,他并没有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告诉任何人,因此,大家只好从天文学书籍中“观测”海王星了……
海王星与太阳间的平均距离高达十一亿四千万法里,它的公转周期为一百六十五年。它在七十一亿七千万法里长的轨道上,以每小时两万千米的速度远行着,它的体积比地球要大一百五十倍,而它的一颗卫星[22]则在一个离它十万法里的轨道上运转着。
海王星远离太阳运转的那将近十二亿法里的距离似乎是太阳系的终端了。然而无论太阳系有多么大,要是与无边无垠的银河系中的各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太阳系的确是银河系中的一员,但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亮度只不过是一颗四等星而已。如果“加利亚”逃脱了太阳的引力作用,那么它能去哪儿呢?它在恒星世界中会依赖哪个新的引力中心呢?也许会靠近银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那颗恒星——半人马座的α星,而光的速度为每秒七万七千法里,从α星到太阳系光速要用三年半的时间才能到达。那么,这个距离到底有多大?天文学家们如果要计算的话,得用“十亿”作为单位,因此,α星离太阳系的距离就是八千个“十亿法里”。
到现在为止,人们能够知晓多少颗恒星与地球的距离呢?计算过的顶多只有八颗而已。这八颗恒星主要有织女星(天琴座α星),位于五万亿法里处;天狼星是五十二万二百个十亿法里;北极星是十一万一千六百个十亿法里;五车二(御夫座α星)是十七万零四百个十亿法里。这最后一个数字已经达到十一位数了。
为了对这些距离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根据权威学者们的看法,我们以光速为基础,可以做如下的一种推论:“假设有一个人,其视力强到无可比拟的地步,我们将他放在御夫座α星上。如果他朝地球望去,他所看到的,将是七十二年前在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如果他移动距离再远些,到达距离超过这个距离十倍以上的星球上,那他在那上面就将看到七百二十年以前在地球上所发生的事件。如果再远一些,让他在光速需要一千八百年才能到达的那个距离上,他就能看到地球上耶稣受难的场面了。如果站到更远处,光速需要六千年才能到达的地方,那他就能看到地球上的大洪水时代了。若是再往远处走,因为宇宙空间是无限大的,他就会看到根据《圣经》上所说的上帝创造世界的那个时代了。确实可以说,宇宙空间里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一旦在天体世界中发生过的事情,是永远磨灭不掉的。”
也许喜欢冒险的帕尔米兰·罗塞特想要漫游银河系是不无道理的,因为那里有无数的新奇美景在吸引着他。如果他的彗星相继地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的话,那他可能会观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星系。“加利亚”可能就会同那些恒星一起移动,因为这些星球看似固定不动,其实是在运动着的,如同那个每秒运动速度达到二十二法里的御夫座α星一样。太阳也在以每年六千二百万法里的速度朝着武仙座行进着。但是,这些星球彼此间相距甚远,尽管运动得极快,地球上的观测者们并没能看出它们的位置有所变动。
然而,这些成百上千年的运动肯定有一天会使星座的形状发生改变的,因为每一颗星球都在以一种并不相等的速度运动。若干年后,天文学家们就能够测算出这些星球相互间的新的位置来。某些星座的图像再过五万年就能绘制出来了。比如,大熊星座呈现在眼前的不再是不规则的四边形了,而是一个悬挂在天空中的十字形,而猎户座的五边形也将变成一个简单的四边形。
但是,无论是“加利亚”现在的居民们,还是地球上的人们,都不可能亲眼看到这些星座相继出现的变化了。可帕尔米兰·罗塞特想要在银河系中寻觅的并不是这种现象。如果出现什么状况把彗星从它的引力中心拽走,让它成为其他星球的“俘虏”,那么教授就会高兴异常,因为他可以看到太阳系未来让他观赏到的奇异美景了。
在远处,确实有一群行星并非是被唯一的太阳控制着,“专制政体”在太空的某些地方似乎是不存在的。那里常常会有一个太阳、两个太阳、六个太阳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相互依存着、运转着。这些星球颜色各不相同,有红的、黄的、绿的、橘黄的、靛蓝的,等等。当它们将这些颜色投射在各自星球的表面上时,那五颜六色的色彩真令人赞叹不已!说不定“加利亚”在其远方地平线上看到的白昼是像彩虹一般相继变换着颜色的,那是多么令人心醉神迷啊!
但是,如果“加利亚”无法进到银河系中某个环绕新引力中心运转的星系的话,那它就不可能在那神秘的星座中漫游了,也无法混迹在那密集的星星群中,更不可能进入那神秘的密集的星云中去——天文学家知道有五千多个星云团存在于宇宙空间中。
不!“加利亚”绝对不可离开太阳系,也不能离开地球。而且,在留下一个近六亿三千万法里的圆形轨迹之后,它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只不过是做了一次不值一提的漫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