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要向大家介绍的这个原则,是我们在理解他人的语言时所必须遵循的大前提,但我们却很少注意到它。
擅长阅读和倾听的人几乎都会在无意识中应用这一原则,而那些不擅长阅读的人(或是瞧不起语文课和现代文阅读的人)则大多都不擅长去应用它。因此可以说,这条原则正是我们在理解语言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所以我才想在这里将它介绍给大家。
简单来说,善意原则[3]是指,当我们在理解他人的话语时,尽量将其当作“正确”且“合乎道理”的。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读不懂某一篇文章时,不要责怪作者写得不好,而是应该把问题归结到自己的理解方式上,重新去思考。
为什么善意原则如此必要且重要呢?
首先,它能够将我们从一词一义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
许多读不懂文章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旦看到自己认识的词,他们就会立刻把与之相对应的解释代入进去,完全不考虑这个词处于什么样的文章和语境之中。
他们认为每个词都有固定的意思,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对这一点深信不疑。事实上,文章中关键的词和概念往往并不是完全符合辞典中的解释,而是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异,或是拥有独特的含义。如果一个人在阅读文章时总是不自觉地陷入一词一义的思维定式,那么他将会因此而遇到重重阻碍。
其实,当幼儿在倾听周围人的话,并从中学习词的含义时,这种思维定式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从日常对话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老师来手把手教给他们正确答案,说话的人也并不一定会遵守语法规则,所以一旦没有了“一词一义”的制约,词的各种义项就会形成无数种组合,使孩子的头脑陷入混乱(方法53“‘不懂’路线图”)。
当我们长大后需要阅读书面语时,这种“一词一义”的制约就变成了绊脚石。
想要突破这一制约,我们就不能总是把文章中所有词的含义与我们已知的含义(或是辞典上的解释)机械地对应起来,而是必须去理解这些词在文章中所特有的含义。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将文章的内容解释通顺,使其能够自圆其说。这里就用到了善意原则。
除此之外,当我们在阅读一些不完全符合逻辑的文章时,善意原则也会派上很大的用场。
事实上,我们所阅读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或多或少会存在逻辑上的破绽。还有一些文章虽然没有逻辑上的破绽,但是用来支撑主张的论据却并不充分,只是列举了一些少数的事例,或者是作者没有把用来支撑主张的前提条件阐述清楚。
有些人的思想比较固执,他们认为不符合逻辑的东西就应该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这种人说得好听点,是热爱逻辑,并且对自己的逻辑思考很有自信,而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患上了“逻辑病”。他们时常会瞧不起语文这个科目,因为语文课上许多文章的逻辑都不具备必然性,甚至很多题目还会让学生写出作者和登场人物的感情。
语文课上之所以会讲解这样的文章,就是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接触到的语言和我们所提出的主张在逻辑方面也不具备必然性,而是停留在或然性的层面上。
即使我们无法保证自己的想法一定(一直)是对的,也必须努力去动脑筋思考,提出自己的主张(方法33“图尔敏模型”)。同理,即使我们无法保证他人的主张一定(一直)是对的,也要想办法去理解和对比,从中选出一个比较靠得住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要将文章中的词和语句解释通顺,使其能够自圆其说。当我们面对那些不一定正确的语句和主张,并且需要在此基础上展开交流时,善意原则就是我们行动的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