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对信息进行筛选(1 / 1)

无知小子和老者的对话11 不要被那些“荒谬的知识”所迷惑

无知小子:有人瞧不起我,跟我说“自学这种东西,到头来只会让人变得自以为是而已”。

老者:大多数人都会半途而废,根本就坚持不到自以为是的阶段。

无知小子:您不要长他人志气,多跟我讲讲自学的好处啊!

老者:自学者需要一人分饰两角,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因此,每当学生这一角色取得了进步,教师这一角色也会有同样的进步。这样一来,每次的进步都会有正反馈,我们的自学能力也会实现指数式、几何级数式提升。

无知小子:没错!多说点这样让人振奋的话!

老者:但是,自学的这种优势同时也会引来危险。一旦学生(教师)这一角色出了错,教师(学生)这一角色也会跟着出错。所以说,无论是往好的方向走,还是往坏的方向走,都会比一般的学习要快上许多。大多数自学者都没有前辈的引导和监督,所以一旦陷入了奇怪的思维方式,或是相信了一些荒谬的理论,也没人能把他们拽回来,很容易越走越偏。这可比跟着老师学要严重多了。

无知小子:老先生,说实话,您是不是跟自学有仇啊?

老者:不过就算是跟着老师学,多多少少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会给学生施加影响,同样地,学生也会反过来给教师施加影响,所以刚才我所说的这个正反馈并不是自学独有的现象。

无知小子:所以说,您是跟学习有仇?

老者:我没有。对于人来说,学习是必然的。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当今的社会既庞大又复杂,如果只靠天生的认知能力,人将无法维持社会的平稳运转,那些用来支撑人类社会的知识也将逐渐消亡。自学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人生很短暂,既然不管怎样都必须要学习,那不如去学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你说是吧?

无知小子:那请您教教我,如何才能分辨出哪些知识是荒谬的,避免被它们引入歧途呢?

老者:这就跟问别人“怎么才能不被诈骗”是一个道理。很多人都以为自己不可能中招,只有那些非常马虎大意的人才会被骗。

无知小子:难道不是这样吗?

老者:当然不是。所有的骗术都是瞄准了我们认知中的薄弱环节。或者也可以说,只有这种有效戳中薄弱环节的骗术,才会被犯罪者们不断模仿、流传至今。

无知小子:这个我懂,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吧!

老者:人类认知中的薄弱环节大多都是在进化的过程中获得的特性。因此,只要是人,无论多么聪明,知识有多么丰富,都无法逃脱这种骗术的魔爪。

无知小子:照您这么说,骗子岂不是要统治世界了。

老者:其实我本来想说他们确实已经统治世界了,但是我之前也提到过,人类会从历史上的失败和成功中吸取教训,以集体、社会,甚至是一个文明的形式来解决那些个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我们会给“诈骗”下一个定义,立法将其作为一种犯罪来处罚,还会给这些典型的骗术起名字,告诫所有人提高警惕。这些都属于是靠集体的力量来战胜困难。

无知小子:所以说,人类虽然无法根除诈骗,但是却可以举全社会之力来思考对策。那么在面对那些荒谬的知识时,我们也是这样与之对抗吗?

老者:寄生在生物体内的细菌和病毒有许多不同的生存策略,同理,在人类社会增殖的那些荒谬的想法,以及抓住了人类认知中薄弱环节的“认知病毒”[49]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最大的特征,或者共同点,就是不允许别人去怀疑。比如当你对某一事物产生质疑时,旁边会有人对你说“这样做是会遭天谴的”或者“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放肆了”。

无知小子:上天保佑,您这可是把全世界的宗教都给得罪全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分辨基准吗?

老者:信念是人对事实的想法,如果一个信念与事实不相符的话,那么我们还是避开它比较好。人一旦接受了这种与事实不相符的信念,那么就很难再去接受其他与该信念相矛盾的信念了。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失调”。人都倾向于让自己的思维保持一贯性,因此就会想办法让这些信念也保持一致。这样一来,一个与事实不相符的信念还会污染其他的信念,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不断地向外扩散。当信念与事实之间的矛盾变得越发频繁,人就会放弃去将自己的信念与事实进行比对,开始逃避现实。那些放弃了质疑的人也会更容易感染“认知病毒”。

无知小子:这就是认知的免疫力在逐渐下降吧。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连白日梦都不能做了?有时候为了忘却日常生活中的烦恼,我还会在脑内编织一些幻想,这也不可以吗?

老者:刚才我不是说了吗?信念是人对事实的想法,我们必须将信念与现实进行比对。而幻想则完全不同。我们都知道幻想不是真实的,所以幻想才属于安全领域。甚至可以说幻想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在幻想中学习如何将虚构的东西与事实和信念划清界限。学会了这一点以后,当我们遇到由于信息不充分导致无法判定对错的信念时,也会派上用场。

无知小子:听您这么说,我就更加相信自己不会被那些不实的传言所误导了。

老者:哦?那我倒是想听听,你都明白什么了?

无知小子:我决定以后再也不去看那些乱七八糟的网站,专心致志地在读书中度过未来的人生。

老者:虽然我很想表扬你,但是非常遗憾,世界上有许多书的内容都会出现错误,甚至还有的书会故意写错,目的就是将这些错误的知识传播出去。

无知小子:怎么会这样!书籍难道不是人类最后的知识圣域吗!

老者:你去书店看看就知道了。有的书会特意将作者或是一些知名人士的照片放在封面和海报上,还有的书会铺天盖地地一下子放好多摞,用这些手段来宣传的书简直数不胜数,都是为了吸引那些缺乏知识的人拿到手里翻看。

无知小子:我的书架就是被这些书填满的。

老者:出版界与学术界比较类似,都深受人们的信赖。很多人都跟你一样,觉得“书里写的东西应该都是正确的”,所以就算是没有听说过作者的名字,他们也会想要看看里面的内容。在这样的机制下,新鲜的血液才会不断地注入进来,书籍的森林才能够万古千秋,绵延不绝。因此,为了回应读者的这种期待,出版方会想方设法将书中的错误剔除出去,一本书在摆上书店的货架前,必须经过层层的检验。

无知小子:这些工作都是图书的编辑和校对者在做吧。

老者:然而也正因如此,想要用书籍来散播谣言和虚假消息也非常容易。在出版界大多数人的不懈努力下,人们对书籍有着深厚的信赖。而一些不靠谱的书正是寄生在这种信赖之上,才得以广泛流通。

无知小子:继“认知病毒”以后,又出现了“寄生书籍”吗!

老者:之前我跟你讲过该如何去寻找书籍,也介绍了文献目录,对吧。知道了这些后,你就会意识到原来与同一个主题相关的书有许多本,自己应该着手去寻找它们,而不是偶然间碰到一本书就直接拿起来读。发现了不靠谱的“寄生书籍”以后,我们还可以在它们的对比之下,去寻找那些真正有用的书籍。这些不靠谱的书籍必定是寄生在人类对其他书籍的信赖之上。那么反过来说,既然有“寄生书籍”存在,就必定也同时会有一批真正有用的书籍存在。不要只看一本书,而是要将书籍的森林全部收入眼底。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逐渐分辨出哪些书是“寄生书籍”,还有哪些书则是为其他的书奠定了基础。说白了,任何信息以及信息源都不是百分百值得信赖的。即使是现在印在教科书中的知识,也可能会在未来有了新的数据或是理论后遭到全面或是部分的否定。因此,所有的知识都只是暂时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无知小子:怎么会这样!那我今后到底应该相信什么呢?

老者:我可以这样回答你——我们应该相信的就是,任何一项知识,无论现在是如何被人们奉为真理,将来都有被推翻的可能。如果我们放弃去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那么将来就连能够推翻的东西都没有了。怀疑现有的知识,其实就是相信知识的未来,相信人类会永远走在通往未来的求知之路上。你也可以这么想,“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虽然不够完美,但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值得信赖的”。因为对于过去的人来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就是“未来的知识”。正是因为过去的学者们相信知识会有光明的未来,因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所以现在的这些知识才得以推翻曾经的知识,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