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段灼上疏,邓朗授官(1 / 1)

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大赦天下,下诏书说:“征西将军邓艾,矜功失节,实应大辟。然被书之日,罢遣人众,束手受罪,比于求生遂为恶者,诚复不同。今大赦得还,若无子孙者听使立后,令祭祀不绝。”(《三国志·邓艾传》)公元261年,议郎段灼上疏朝廷,为邓艾申冤。段灼认为邓艾“心怀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灭之诛”,实在是天大的冤枉。他指出邓艾为国家不辞劳苦,不避死地,立下不朽功勋,却遭到钟会诬陷,“忠而受诛,信而见疑,头悬马市,诸子并斩,见之者垂泣,闻之者叹息”。他建议朝廷“宜收尸丧,还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绍封其孙,使阖棺定谥,死无余恨”。但刻薄寡恩的司马氏政权始终不肯昭雪邓艾的冤案,直到段灼上疏的六年以后,司马炎才下了一道诏书:“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段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