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少机敏,深得吴主器重(1 / 1)

诸葛恪自幼聪明,特别是随机应变的辩才很突出。史称“恪少有才名,发藻岐疑,辩论应机,莫与为对”(《三国志·诸葛恪传》本传裴注引《江表传》)。以下几个小故事,充分说明诸葛恪的才思敏捷。

有一回,孙权大会群臣,叫人牵了一头驴子进来,在驴脸上贴了一张标签,上面题“诸葛子瑜”四字,以讽诸葛瑾面长似驴。诸葛恪征得孙权同意,拿起笔在四个字的下面添上“之驴”二字,于是引得满座皆笑。孙权就把这头驴子赐给了诸葛恪。

过了几天,孙权再见到诸葛恪,叫诸葛恪依次行酒。走到张昭面前,张昭已有醉态,不敢再喝,认为此非养老之礼。诸葛恪反驳张昭说:“从前,师尚父九十岁时,还执旗持,并未告老。今天带兵作战的事,让你老将军靠后,喝酒吃饭的事,请你老将军为先,怎么能说是对老年人不尊敬无礼貌呢?”说得张昭哑口无言,只好干杯。

后来,蜀国的使者至,吴主设宴招待,群臣作陪。席间,孙权对使者说:“这位诸葛恪向来爱马,请回去告诉诸葛丞相,为他挑送好马来。”诸葛恪马上离席向孙权拜谢恩典。孙权笑着说:“怎么,马还未送来你就拜谢?”诸葛恪笑道:“蜀国只不过是陛下的马房,现在恩诏已下,马肯定送来,臣安敢不谢!”

一天,有一群白头鸟飞集在吴主宫殿前,诸葛恪告诉孙权这种鸟称白头翁。张昭又沉不住气了,自以为是在座人中年纪最老的,认为诸葛恪借鸟来嘲弄自己,于是禀告吴主孙权:“诸葛恪欺骗陛下,从来未听说有这样的鸟名,否则让他再找一种母的白头鸟来。”诸葛恪当即反驳:“有一种鸟,名叫鹦母,未必有相对的雄鸟名鹦父?”张昭一句话也回答不出,在场者哄堂大笑。

还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同你叔父相比,哪个贤明?”诸葛恪马上答道:“臣下父亲优于叔父。”孙权又问道:“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呢?”诸葛恪说:“臣下父亲知道为吴主效忠,而叔父却不知,那当然父亲优于叔父。”孙权听罢,哈哈大笑。诸葛恪其实对父亲与叔父的才能高下,心里十分清楚,只是投其所好而已。

诸葛恪颇得吴主孙权的欢心和信任,弱冠就被拜为骑都尉,后又从中庶子升为左辅都尉。孙权曾以十分赞许的口气对诸葛瑾说:“你儿子真是如蓝田所生之玉,名不虚传啊!”

诚然,诸葛恪父亲诸葛瑾与吴主孙权私交甚笃,但是诸葛恪能被孙权委以重任,却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