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曹操率大军北征乌桓,未抵无终,先派使者请田畴出山,又命他的军谋掾委婉致意。田畴命部下快去整理行装,唯恐向曹操报到迟了。这是因为他早已打定了投曹的主意。在此以前,好友邢颙曾告诉他,要先行一步,投曹去做一番平定天下的大事业。田畴就赞扬他是“民之先觉”。当时,有势力的豪强和有名望的士大夫都在观测政治风云,决定自己的去就。稍有眼光的人,大都看出袁绍非托身之主,因为“绍貌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三国志·荀彧传》),连袁绍的部下,如荀彧、郭嘉、许攸、张郃等,都先后叛归曹操,尤其是官渡之战后,客观形势已经不允许田畴再观望等待了。
曹操任命田畴为司空户曹掾,让官员带领来见自己,向他询问军事。经过交谈,曹操说:“这样的奇才不是我可以使唤的吏员。”于是,举为茂才,拜为蓨令,随军顾问。时值夏季多雨,滨海低洼积水,道路泥泞不通。乌桓又在山上据险扼守,大军不得前进。曹操感到很棘手,问田畴有何良策。田畴说:“这条路常有积水,浅处不通车马,深处不载舟船,这种困难已经很久了。北平郡的旧治平冈,县境有著名的卢龙道。由此道出卢龙塞,可达乌桓首领蹋顿驻扎的柳城。自光武帝时,通柳城的路已塌陷不通,至今近二百年了。不过,有隐蔽小路,可以摸索前行。目下,乌桓会以为大军到无终,遇阻而退,因而防守松懈。如果我们悄悄回军,从卢龙口越过险峻的白檀山,进入无人地带,路近而便。趁其不备,突然袭击,一战可以取下蹋顿的首级。”曹操采纳了这个计策,下令退兵,在水侧路旁的大树上题字做了标记:“现在暑热,路不通,等到秋冬再进军。”蹋顿派出的侦探骑兵看见标记,信以为真。曹操命田畴率部曲为向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塞,过平冈,登上白狼堆。曹军距柳城二百里,乌桓才惊奇地发现。这时,袁绍之子袁尚已败投乌桓,遂与蹋顿率兵前来迎战。曹军阵斩蹋顿,袁尚和少数溃兵逃到辽东太守公孙康那里,也全被斩首。
田畴献策袭破乌桓,是他对曹魏,也是对历史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乌桓本是汉代一个强大部落,汉初,曾被匈奴破灭其国。后乌桓反抗,与匈奴发生战争。公元前78年,汉朝的大将军霍光派度辽将军范明友追击匈奴,趁乌桓战后疲弱,加以袭击杀戮。乌桓自此与汉结仇,数次攻入塞内。东汉初,大批乌桓部众虽内附,但时叛时服,整个北部边境常受侵扰。尤其是当年内附后多移居辽东、辽西、北平三郡的乌桓部族寇略这三郡更厉害。东汉末,乌桓各部以蹋顿为首的一支最强悍,蹋顿统率三郡乌桓,袁绍曾结其为外援。袁绍官渡败死,袁尚率残部投乌桓。曹操袭破乌桓,彻底消灭了袁氏残余势力,肃清了边境,稳定了新占领区的局势。他南下与刘表、刘备、孙权等争天下,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因此,田畴的献策,确为曹操立了大功。同时,由于消除了三郡乌桓的侵扰,那里的人民得以安宁从而发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