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理二世做了一件非常绝密的事情,据说只有极少数核心大臣才知道此事。
《布雷达和约》的签订意味着第二次英荷战争结束,但是围绕着这次战争的失败责任归属问题,英国议会和宫廷之间爆发激烈的争吵。英国曾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海战中击败荷兰,国民和议会对第二次英荷战争的胜利抱有很大的希望。议会指责国王在情妇和奢侈生活中挥霍太多,在战争中有指挥不当之嫌。王室则指责议会过于吝啬,没有为国王提供足够的经费用于战争所需。
查理二世的首席大臣克拉伦登伯爵爱德华·海德(Edward Hyde,1609—1674年)清楚地意识到,这样的争吵推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于是,他开始从中斡旋。早在查理二世即位时,他就是著名的和事佬。查理二世即位后想大开杀戒为父王报仇,若不是这位重臣斡旋,会有更多的人受到伤害,最终查理二世只杀了9人。这一次,克拉伦登伯爵继续从中斡旋,希望平息争端。然而,他却遭到双方的一致弹劾,成为战争失败的替罪羊,以叛国罪论处,被流放。
这是复辟以来,英国政坛上首次出现权力真空,而议会这方也缺乏有力的领导。查理二世的盘算实现了,他趁着混乱的局面扩大了自己的权力与影响。
即便如此,英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没有解决,这就是财政状况不容乐观。虽然查理二世即位时,凯瑟琳王后从葡萄牙带来了80万英镑的嫁妆,以及出售敦刻尔克获得了500万里弗尔(法国货币,铸造于图尔城,是当时英法交易最常用的货币,1里弗尔相当于1磅白银),但是,财政吃紧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查理二世多次向议会提出财政申请,每次都被否决,这让他心里十分窝火。第二次英荷战争开始,议会终于拨款600万英镑。这笔巨款仍旧不能满足战争所需,加之大瘟疫和伦敦大火等接踵而至,财政几近瘫痪。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议会于1668年5月开始征收酒类和醋税,议会由此增加了对王室的拨款。到1670年,查理二世的财政收支才基本达到平衡,但是战争中欠下的巨款还是无力偿还。
第二次英荷战争失利后,英国的国际地位下滑。17世纪后半叶的英国,宗教问题十分敏感,许多英国人对欧洲大陆的天主教国家有猜忌。荷兰和英国都信仰新教,但问题是两国在海外贸易、殖民地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利益纠纷,加之查理二世的外甥奥兰治亲王威廉和大议长约翰·德维特的权力争斗,使得荷兰在外交政策中有意疏远英国。1662年,为了抵抗来自西班牙的威胁,荷兰同法国结盟。但因为斯图亚特王朝和波旁王室有姻亲关系,所以即便法国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对荷兰有战略上的帮助,它和英国的关系也算良好。
查理二世的国务大臣阿林顿伯爵亨利·贝内特(Henry Bennet,1618—1685年)认为,英国在国际舞台上应该有更多的发言权。如果英国能与西班牙合作,就能抵抗来自荷兰与法国结盟的威胁,也必然会得到哈布斯堡王朝的感激,继而从广袤的西班牙殖民帝国中得利。
不过,查理二世更欣赏法国的传统君主制,他迫切希望自己也能建立起路易十四一样的专制统治。而议会不信任任何大陆天主教国家,对信奉新教的荷兰抱有仇视的态度,这也是查理二世与议会矛盾不可调和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当时法国驻英大使鲁维尼侯爵亨利·德马叙(Henri de Massue, 1st Marquis de Rouvigny)曾以蔑视的口吻评价道:“他们不信任我们,看不起西班牙,却又仇视荷兰。”212
查理二世面临的窘境就是,身边剩下的大臣们分崩离析、诚惶诚恐(首席大臣克拉伦登伯爵成为替罪羊,该事件对他们影响很深),而他在大陆上没有一个盟友。内忧外困的查理二世倍感憋屈,他得想尽办法解决眼下的危机。
2
时机来了!1667年爆发了法西遗产战争。路易十四的王后玛丽·特蕾莎(María Teresa)是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长女,1660年,她嫁给了路易十四。这场联姻能成功是有一定条件的,两国曾商定以50万镑的嫁妆换取其放弃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本来这事应该没有什么争议了,但腓力四世去世后,一场关于他遗产的纷争开始了。路易十四要求得到弗朗什-孔泰(Franché-Comté)、纳瓦尔(Naval)和那不勒斯等领地,即位的皇帝卡洛斯二世(玛丽·特蕾莎的弟弟)也答应了。但路易十四野心十足,他还要求得到西属尼德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比利时和卢森堡),西班牙王室断然拒绝了。
查理二世从中嗅到某种气息了,1667年3月底,他向路易十四承诺绝不与神圣罗马帝国缔结任何反法同盟,以此换取路易十四在英荷争端中采取友好立场。
1667年5月,路易十四进军西属尼德兰,到夏季结束的时候,几乎将这一地区全部占领。荷兰人开始感到恐慌了,因为这一地区是法国与荷兰军事、政治的缓冲地带。这块地区如果没有被法国占领,至少可以让法荷两国不直接接壤,同时可以缓解荷兰人对法国崛起的不安和猜忌。
其实,荷兰人早就嗅到了其中的危险信号。早在1663年,荷兰大议长约翰·德维特就曾向路易十四建议,能不能在两国之间建立一个中立的国家(即比利时)。路易十四也不想过早地得罪荷兰,就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可是荷兰的商人,尤其是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不同意,并激烈反对,这事就没有成。荷兰国内的许多官员一直忧心忡忡,对法国的扩张感到害怕。荷兰大议长约翰·德维特却竭力令同僚们相信,荷兰应该努力和法国合作而非与之为敌。
事实证明,这位大议长的判断是错误的。法国人并不友好,当太阳王路易十四决定进攻荷兰联省共和国并势如破竹时,威廉三世彻底愤怒了,他决定先安定内部,设法彻底除掉约翰·德维特,夺回本该属于奥兰治家族的荷兰执政地位。据说,后来约翰·德维特的死状极惨。荷兰著名画家扬·德巴恩(Jan de Baen)一幅名为《德维特兄弟的尸体》的作品将之血腥地呈现了出来:尸体倒悬,无数民众一拥而上,或将尸体开膛破肚,或投掷石头、臭鸡蛋来表达心中的愤怒,人们都认为是他让荷兰陷入到亡国的危险境地。
欧洲大陆的剑拔弩张,以及荷兰与法国同盟关系的动摇,给了英国介入大陆事务,摆脱孤立地位带了契机。英国人首先想到了荷兰,尽管两国之间闹了许多的不快,甚至兵戎相见,但为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利益,时敌时友并不奇怪。1667年9月,英国驻布鲁塞尔公使威廉·坦普尔爵士(William Temple,1628—1699年)在海牙会见了荷兰大议长约翰·德维特,这次会见的目的是希望能达成英荷结盟抵制法国的共识。约翰·德维特却认为,除非英国首先站出来反对法国否则无法达成,这表明他心中更趋向于法国这方的利益。查理二世的国务大臣阿林顿男爵也积极利用他国斡旋,他试图说服西班牙与英国结盟,共同抵制法国,但是卡洛斯二世断然拒绝了(英国和西班牙曾因争夺海外殖民地和贸易而发生多次战争,特别是1558年无敌舰队惨败于英国皇家海军,导致西班牙的国际影响力骤然下降),甚至还把一个向法国投诚的苏格兰军团遣回了法国。
路易十四的野心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他的态度十分坚决,要么西班牙承认现在的领土状况,并对法国王位继承权做出承认,要么就开打。西班牙的态度也很坚决,不让步。这样一来,双方陷入到胶着的状态,事态的主导权实际上就落在了英国和荷兰的手中。
荷兰的想法是法西两国能尽快结束战争,特别是大议长约翰·德维特,他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极力说服议会,西班牙在遗产战争中已处于劣势,根本无力挽回战局,只有站在法国这边才能促使西班牙早日接受和平条约。荷兰人的盘算是,只要双方签订了条约,就可以一箭双雕:其一,削弱西班牙的势力;其二,扼制住法国扩张的脚步。
英国的想法与荷兰相反,它积极倡导建立一个反法同盟,力图把荷兰拉回到自己的阵营。坦普尔爵士于12月再次来到荷兰,试图说服约翰·德维特建立英荷同盟,共同抵御来自法国的威胁。大议长依然固执己见,并说:“毫无疑问会导致荷兰与它的老朋友法国决裂,只能依赖于英国提供的、新近成立的、并不见得可靠的同盟。”如此坚定回绝,应该是荷兰人知道了查理二世正在与法国秘密协商,密谋建立一个反荷同盟。213
与之同时,英国依然没有放弃说服西班牙与己结盟,只要西班牙同意,英国可以为捍卫西班牙的君主制而出一份力。但是,西班牙得接受两个条件:其一,战争的费用理应由西班牙来承担,查理二世的开价是100万比索;其二,每年允许若干船只驶往墨西哥、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菲律宾群岛进行自由贸易,英国商人在安特卫普拥有贸易特权,甚至是与汉萨同盟进行贸易的特权,必要时国王可以进行干预,确保特权不受侵犯。
看来,查理二世是想左右逢源。作为一名君主,他能够同时向三个邻国建议结成扩张性同盟——与荷兰密谋反法,与法国商议对抗荷兰和西班牙,并且同西班牙密谋结盟对付法荷。然而,在这么多的建议中,两个基本的立场是不变的——对金钱(或曰补给)的要求,以及对英国全球贸易的利益保证。简单来说,查理二世需要钱,太需要钱,他必须变得狡猾无比。
虽然约翰·德维特极力说服荷兰议会同法国结盟,但议会中的大多数代表却更倾向于同英国结盟,加之许多荷兰人对法国的扩张感到害怕,1668年1月23日,英荷同盟成立,同年4月,瑞典也加入这个同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然而,三国同盟从来就不是一个稳固的联盟,英国和荷兰乃至瑞典(作为新近崛起的区域性大国,在同盟中的角色、话语权都还不稳固)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彼此之间的利益分配无法达到长期一致。
1668年5月,西班牙与法国签订了《亚琛和约》。条约规定,法国将自由郡归还西班牙,允许法国在佛兰德斯扩充边界,里尔城(该城十分繁荣,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属法国。英国、荷兰和瑞典作为担保人,确保双方遵守条约规定的领土现状,西班牙需要向三国支付年金。于是,法西遗产战争到此结束。
事实上,英国、荷兰和瑞典并不是让路易十四放下武器,促成与西班牙谈判的关键。真相是,早在《亚琛和约》签订的前几天,路易十四与利奥波德一世签订了一份条约,利奥波德一世对路易十四开出的条件表示默许。
《亚琛和约》签订不到3个月,反法同盟的脆弱性就体现出来了。英荷两国在赤道地区的贸易争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西班牙王室也拒绝支付用于担保的年金。倍感憋屈的查理二世威胁说要退出三国同盟,路易十四趁机向英国提出结盟的意愿,以此瓦解三国同盟。
于是,一项十分秘密的条约正在协商中。
3
这就是鲜为人知的《多佛尔条约》。
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英法两国联合发动对荷兰的战争;其二,查理二世许诺皈依天主教。
《多佛尔条约》的签订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法国也因这个条约的签订加入到战争中来。显然,这是符合太阳王路易十四的争夺世界制海权的意愿的。在重臣让-巴蒂斯特·科尔贝的筹划下,法国建立了一支实力不容小觑的舰队。
英荷之争也因法国的加入,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1672年3月,英国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突然袭击了一支荷兰的商船队,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在法国的加入下,荷兰压力倍增,这次战争不同以前两次,它既有海战,也有陆战,荷兰丢失了大部分国土,损失惨重。
在这紧要关头,因一个人的揭发使得局势有了改观。问题出在英国这面,沙夫茨伯里伯爵安东尼·阿什利·库珀(Anthony Ashley Cooper,1st Earl of Shaftesbury,1621—1683年)揭发了《多佛尔条约》,此人是辉格党领袖,在国会中经常反对国王查理二世。当这份密约昭示于世人眼前,英国上下顿时哗然,激烈的反对声不绝于耳。查理二世的行为激化了民众对天主教法国的恐惧与仇恨。在《多佛尔条约》里有一项内容是这样的:认识到天主教乃是唯一正确的信仰,查理二世允诺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公开皈依,并与罗马教皇和解……如果查理改宗在国内引起叛变,路易十四须向其提供6000人的军队,费用由法方承担。17世纪以来,查理二世因《多佛尔条约》而变得更加臭名昭著,特别是辉格派的历史学家将他的行为看作是卖国,口诛笔伐似乎没有停过。
在民众的巨大压力下,国会也开始反对与法国结盟,不愿继续拨款给查理二世。身心疲惫的查理二世只能在无奈中退出战争。
这次战争使英国得到了荷兰部分殖民地,以及20万英镑的补偿,1674年,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前述四日海战的重要性在于,荷兰给英国带来的巨大损失并迫使其必须想尽办法走出困境。四日海战虽不多时,其影响力是深远的,但在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后,荷兰的海上强国地位也随之走向终结。
随着荷兰从制海权的争夺中退出,英国不得不对曾经的盟友展开杀手。更何况,法国的野心也是不可遏制。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一场海上大绝杀的到来,并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Trafalgar)海战中一决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