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鸿门宴上,韩信竟与张良不期而遇,他们已经有七八年没见面了吧,但是偶一相见还是迅速地从人群中认出了对方。正是张先生的一番话才使迷茫中的韩信决心弃项羽而改投刘邦帐下。
在项羽率领大军即将进入关中时,有些被项羽的气势吓住的刘邦情急之下命人牢牢把守住函谷关,拦截项羽大军入关。刘邦既害怕项羽到了关中之后抢夺那些本该属于他的东西,甚至杀了他,又想等楚怀王帮他主持公道,届时再放项羽大军入关。可是这当即就惹怒了性情急躁、不可一世的项羽,他马上命英布率领一支奇兵绕到函谷关后面打了刘邦军一个措手不及,刘邦失利,项羽带领大军浩浩****地杀入关中。
项羽手下的很多人都以此劝说他趁着好机会干脆杀掉刘邦以绝后患。范增对项羽说,刘邦一贯贪财好色,可是这一次他进关中后反而规矩起来,足见其人志不在小,将来可能对楚军不利。范增善于阴阳术数、占卜望气,他远远向着刘邦所在的方位卜了一卦,回来之后就报告项羽:“籍儿,大不利!老夫细观刘季一方果有王气,今不除之必生后患!”刘邦营中出了一个奸细名叫曹无伤,他让人捎信给项羽说刘邦要和他作对。于是,项羽决心灭掉刘邦。
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一带,他召刘邦前来解释先前的误会。刘邦因为自己的势力尚小,故而只能硬着头皮去见项羽,一并向他请罪。此时项羽率领的楚联军仍是四十万人的规模,而刘邦军才不过十万而已。
韩信觉得刘邦能以“仁义”号令天下,想来应该是一位英明的仁主,必有其过人之处。虽然他也听闻过不少关于刘邦流氓无赖、好色薄行的传言,可是大丈夫当行事不拘于小节,他自己不也是被乡里人看不起。韩信与刘邦的家乡离得很近,虽然彼此素昧平生,但也算半个故人,所以韩信打心底不愿看刘邦被杀,只可惜他人微言轻,根本起不了作用。不过韩信又听说足智多谋、游遍天下的张良此时就在刘邦帐下,想来以张先生的运筹帷幄,刘邦应该能够逢凶化吉。韩信对刘邦的结局拭目以待。
一个分外寒冷却阳光明媚的上午,项羽的大帐中迎来了刘邦、张良一行人。韩信自然一眼就认出了张良。张良气色透着一股病气,不过这根本算不了什么。韩信始终认为张先生临此大事依然神情自若,气度豁达,透出一股不凡的气质,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韩信依据判断马上认出了刘邦,但是他又宁愿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刘邦”的长相和气度让他有些失望,这分明是一个粗野的乡下人。而且刘邦只知向大家赔笑,哪有王者风范,年龄看上去起码要比项羽年长二十岁。
正在韩信犹疑、失落之际,张良却抛下众人径直来到韩信面前。“重言老弟?重言老弟……一向可好?当初下邳一别想来已是七个春秋,不过老弟的才华可是令为兄终生难忘啊!”张良向他客气地拱了拱手。
韩信顿时清醒了过来,想来张良看到他今天这副不成器的模样会大失所望吧,不过张良却没有半点讽刺和轻视的意思。“哎呀,张先生!原来是张先生,这么多年了,而今他乡重逢故人……先生休要取笑小弟,难得先生还认得出小弟,实是小弟三生有幸!有礼,有礼!”
韩信有些不好意思面对张良的目光。他们两个长得有些相似,都是细挑高个儿,白白净净,怪不得都能一眼认出彼此。这反而更增加了韩信的窘迫。张良早已是普天之下尽人皆知的风云人物,韩信怎么也不敢将眼前这个纤弱不堪的张良与那个带领壮士半道刺杀秦始皇的张良想象成同一个人。那冲天的豪气和侠气,怎么就源自这样一副孱弱的身躯呢?
洞察入微的张良到底看出了韩信的心事:“呵呵,重言老弟啊……别丧气灰心,你还年轻,将来有的是你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机会!为兄也当逊你三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先生何出此言,我一介破落户还谈什么抱负,不过混一碗安生饭吃罢了,可别再羞杀小弟!”
“你这个小子跟为兄还这般外道!行,大丈夫知耻而后勇!放心,为兄不会看错你,努力!不过咱是自家兄弟,为兄忍不住还得提醒你一句‘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方今天下群雄并起,老弟还当擦亮眼睛啊!”
“先生所言甚是,小弟当谨记在心。”韩信终于要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他将张良领到了一个僻静处,“小弟有一事要请教先生,敢问这沛公何许人也?”
“呵呵,问得好啊!为兄就知道你一定要问这个,实不瞒老弟,沛公为人不拘小节,慷慨大度,有容人之量、知人之明、待人之厚,更有用人之急,只是……”
“只是什么?”韩信有些急不可待。
“只是……呵呵,天机不可泄露!为兄今日就先卖个关子,有朝一日若老弟追随了沛公,那便得你自个儿去好好体会了。为兄先失陪了,今日事急,咱们兄弟改日再畅叙一番……”
“好!”韩信只好将张良亲自护送到项羽的大帐中,但头脑中还一直琢磨着张良给他卖的那个关子,这很是令他不解。
张良显然非常看好刘邦,不然也不会为其鞍前马后。
果不其然,项羽在鸿门宴上到底违背了自己的初衷,他未能除掉刘邦。一方面,是曾经被张良搭救过的项伯(项羽的族叔)出了一臂之力。在鸿门宴上,范增看项羽实在不好意思下手,就暗中指使项羽的族弟项庄以舞剑助兴的名义,试图乘刘邦不备一剑刺死他。可是最终却被项伯阻止了,项伯正是为了报答张良当初的救命之恩。另一方面,刘邦的身边有一位猛将,也是刘邦的连襟和发小,名叫樊哙。项羽听闻樊哙的天生神力故而颇为忌惮,也是有些怕惹麻烦,所以没敢直接动手。最重要的是他被刘邦那副忠厚长者的形象迷惑住了,不愿意杀掉刘邦这个昔日的得力盟友,毕竟刘邦也曾为推翻暴秦做过贡献,当初巨鹿之战时他吸引秦军主力,可谓功莫大焉!而且刘邦的为人真让人一时挑不出毛病来。因此最后在张良积极的斡旋下,重义气的项羽暂时放弃了杀掉刘邦的想法。
此后,急不可待的项羽统率大军杀入咸阳,这里曾经是让诸侯将士们最憎恨和垂涎的地方,因此一番大规模的烧杀**掠在所难免。就这样,昔日盛极一时、繁华如梦的帝都在这场腥风血雨、数月不息的漫天大火与烟尘中彻底毁灭了,很多文物、典籍等也被粗暴地付之一炬……
毫无疑问项羽正是这场浩劫的罪魁祸首!
韩信脚踏在这片烟尘未绝的废墟之上时,百感交集,一时不免悲从中来。他早就知道终究会有这么一天,这里积郁了那么多人的血泪和仇恨!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不过短短数年,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竟彻彻底底地崩塌了。咸阳城的西面还坐落着仅打好地基的阿房巨宫[1],东面是气派至极的秦始皇陵,可是这一重风雨摧残更映衬出人世的无常和时运的多舛。
最让韩信揪心的是他个人的命运,只有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整个天下的命运。如今还不是他长吁短叹的时候,他应该振作起来。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韩信使劲握了握腰间的宝剑。
终于到了诸侯军队杀无可杀、抢无可抢、烧无可烧的时候,项羽便开始和群雄安心坐下讨论瓜分天下的大事了。这一次项羽眼里再没有楚怀王,他早把这个傀儡丢一边去了,只是象征性尊他为“义帝”,又分了江南的一小块封地让他到那里终老。天下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项羽根本不在乎楚怀王先前与诸侯的约定,硬是把刘邦赶出了关中,而改封到闭塞的汉中让他去做汉王。刘邦的得人心让项羽很嫉妒,也很忌惮!关中就让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秦军降将三分,章邯为雍王,封地紧靠南面的汉中,这样还可以起到监视、压制刘邦的作用。即使这样,项羽还是对刘邦不放心。当张良要离开刘邦去辅佐韩王以尽自己作为一个韩国臣子的忠道时,他建议刘邦把通往汉中的栈道全部烧毁,以向项羽和诸侯表明忠心,定然会安心做汉中王。
对于刘邦的安置问题,大家暂时达成了共识,整个天下是这样具体分封的:
1.以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地域不小),都南郑。
2.三分关中,以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长史司马欣曾在栎阳做狱掾时一度照应过项梁,所以被封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黄河,都栎阳;都尉董翳,劝章邯投降有功,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
3.项羽欲自取梁地,于是就迁魏王豹为西魏王,王河东,都平阳。
4.瑕丘人申阳乃赵相张耳的近臣,不过他先拿下河南郡,并迎楚军于黄河之上,所以就立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
5.韩王成待在自己的故都,都阳翟。
6.赵将司马卬平定河内,数有功,乃立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
7.迁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平素贤德,又一同跟随入关,所以立为常山王,王赵地,治襄国。
8.当阳君英布为楚将,常做开路先锋,有大功,立为九江王,都六县。
9.番君(少数民族的首领)吴芮率百越协助诸侯,又一同跟随入关,立为衡山王,都邾县。
10.义帝(楚怀王)的上柱国共敖将军击南郡,功劳不小,立为临江王,都江陵。
11.迁燕王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并跟从入关,故立为燕王,都无终(今天津蓟县)。
12.迁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齐将田都从楚救赵,并跟从入关,立为齐王,都临淄。另项羽渡河救赵之时,田安攻下济北数城,又引其兵合从项羽,所以立为济北王,都博阳。前齐相国田荣数次皆有负于项梁,又不肯带兵从楚击秦,故不加封赏。
13.成安君陈馀(因为生张耳的气)弃将印而去,未相从入关,故也未加任何封赏;但在别人的劝说下,念陈馀毕竟伐秦有功,才发慈悲地改封已身在南皮的陈馀拥有周边三个县的统治权。
14.番君将领梅(左钅右肙)功劳也不小,被封十万户侯。
15.其他未被分割的大片领土自然就都是项羽的,包括中原的梁地、自齐国以南的两淮、江东等地,项羽自号为“西楚霸王”。这样算是给天下人尤其在场的诸侯一个基本满意的交代。很明显,项羽有意抬高新诸侯而贬抑旧诸侯,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拉拢这些易于控制的新诸侯。
不过韩信早看出项羽在逆天而行,这些贪心的诸侯不会有真正餍足的时候,彼时他们一定会起来再次激烈火并。而且因为项羽是凭借个人的权威、好恶分封诸侯,毫无公平可言,所以很多人自以为立下功劳但是却未得分封,尤其是那些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的诸侯自然会对项羽产生极大的不满。不难预料,不久之后整个天下还将重新陷入一片无休无止的征战杀伐中。天下汹汹,还当是真正的英雄力挽狂澜,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关中形胜,虎踞龙盘,是个极为难得的帝王立业之地,因此很多有眼光、有头脑的人都站出来劝说项羽,希望他能够留在关中称王,以稳固霸业。可是思乡心切的西楚霸王却坚持要回故里,并且还要到距离故乡不远的彭城去建都——那里可是个令韩信不堪回首的地方,仅凭这一点他就不能再回去,他无法面对那些熟悉的脸孔。
于是,汉元年(前206),项羽大军带足了关中的美女财货,浩浩****东归而去。此时根本无心分赃的韩信早已心凉到了极点,眼前的这些东西于他而言,太可怜、太微末,也太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