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利用金字塔原理重塑思维(1 / 1)

金字塔原理 吴峥 9791 字 8个月前

思维是发生在大脑中的一种复杂的高级活动,它以感知为基础,却又超越感知,能进入更深层的范畴。思维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爱因斯坦曾经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人们的思维各不相同,说一句话、做一件事的方式便呈现出多种风格。在沟通、写作等需要大量调动思维的脑力活动中更是如此,所以才有文风、文如其人之类的说法。

在工作中,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同一份工作不同的人去做,结果可能大相径庭,有人完成得很好,甚至超出老板的预期,有人就做得很勉强,存在不少漏洞。如果你也存在后一种情形,可以尝试利用金字塔原理梳理自己的思维,指导自己更好地行动。本章将详细地探讨金字塔原理在思维领域的作用,帮助大家建立清晰的思维逻辑。

第一节逻辑先行

基于对金字塔原理已有的知识,相信很多人已经能够利用金字塔原理来写文章了:确定主题,确定读者的疑问,组织序言,写出背景和冲突,使用“疑问—回答”的方式展开讨论—具有金字塔结构的文章就成形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堆砌观点。在为上层观点提供支撑的时候,我们很难不进行罗列。例如当我们谈到“使用这种新设备可以削减成本”时,需要罗列新技术的作用,但是一旦把握不好度,就容易堆砌观点,削弱主题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在这个例子里节省人工、提高效率等可以作为支撑观点,但把“设备外形美观”也作为支撑观点加进去,会让读文章的人感到哭笑不得。

罗列固然是一种检视观点的有效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这一步,而是应该继续深入下去,挖掘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阐明联系具有的意义,留下最具有说服力的信息。

在金字塔结构中为每组思想安排好位置以后,仔细分析各组思想的联系是思考的必经之路,虽然操作起来很不轻松,但是不能跳过。因为有难度,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忽略或减省了这个步骤,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很难把自己的思想清晰、准确地传达给读者,甚至会让中心思想的传递发生偏差。这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省略思考过程,省下的不是时间而是文章的质量。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这是一家图书公司的销售部门提交的报告,旨在反映客户提出的促销活动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先来看一下报告的原文:

客户对我们提交的促销活动方案提出以下建议:

1.参加促销的图书品种较少,且不够多样化。

2.参加促销的图书中学术类比重太大。

3.应该适当增加通俗的大众读物的品种。

4.促销方式单一,不够灵活。

5.没有直播等互动环节。

我们再来看一下修改后的报告:

根据客户建议,我们的促销活动方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1.增加参与促销的图书品种。

2.调整参与促销的品种结构,以通俗读物为主。

3.安排直播环节,多模式促销。

怎样才能从起初粗糙的堆砌、罗列演变成整理后的清晰、准确呢?关键在于思考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一些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方法,帮助大家完善思考。首先介绍的是完善逻辑思维的方法。

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们多次提到逻辑对金字塔结构的重要性,在整理堆砌的观点时,逻辑关系是关键。

找出能够将各个思想联系起来的逻辑关系,确定它们存在何种逻辑顺序,对各组思想进行概括,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这个方法叫作归纳跃进,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冷静思考。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但是对你的思考很有帮助。

接下来我们会详细介绍一些可以帮助重塑思维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裨益。

5W2H分析法

什么是5W2H分析法,W和H分别是什么意思?

5W2H分析法也可以称为七问分析法,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的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由于5W2H分析法操作简单、容易理解、便于推广,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经营管理中。5W2H分析法对于制定决策、执行方案都有帮助,另外还可以避免考虑问题时出现漏洞。

5W2H分析法的发明者将解决问题的思路简化为七个单词,供使用者以“提问—回答”的方式梳理思路,寻找逻辑。这七个单词分别是:

what—是什么?需要做什么?目标是什么?

why—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能不能不做?有没有其他做法?

who—谁?是为谁做的?找谁来做?

when—何时?什么时候做?

where—何处?在什么地方做?

how—怎么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升能力?如何执行计划?

how much—多少?数量是多少?质量怎么样?花费多少钱?

这七个单词的首字母是5W2H,这也是5W2H分析法得名的由来。接下来我们通过案例看一下如何使用5W2H分析法。

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要做一项产品调查,旨在了解该公司所设计的A软件的使用情况,负责人周蒙正在设计调查问卷。

what(是什么):A软件可以帮你做什么事情?→我们开发的是什么产品?

why(为什么):为什么选择A软件?→用户为什么需要我们的软件?

who(谁):你觉得什么人适合A软件?→我们的软件是为什么人开发的?

when(什么时候):你一般什么时候使用A软件?→我们的软件应该何时推出?

where(什么地点):你一般在什么场景下使用A软件?→我们的软件应该在哪里发布?

how(怎么做):你觉得A软件哪些功能比较好?→我们的产品应该如何运作?

how much(多少):如果A软件对你有帮助,你愿意为它付费吗?→我们的产品如何定价?

有过设计调查问卷经验的读者应该很有体会,设计调查问卷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既要有明确的主题又要通俗易懂,还要控制问卷长度,最重要的是问题一定要有逻辑,结构合理。5W2H分析法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最基本的思考方向,有利于全方位思考,避免在复杂的流程中遗漏重要的项目。七个单词之间逻辑分明,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界定问题,清晰地阐述问题,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使用5W2H分析法能够让我们更快捷地掌握问题的本质,抓住主题,避免思维陷入混乱,帮助我们培养严谨全面的思维模式。这种分析方法不但能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演绎推理

前面的章节涉及过有关推理的内容,推理是构建金字塔结构内部逻辑的必不可少的一环。现在我们将更全面地介绍一下两种主要的推理方式: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一谈到逻辑推理就感到头大,觉得既枯燥又令人费解,只想远远地躲开。实际上,逻辑推理是非常有趣味性的,在开始讨论演绎推理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威廉、木辛特、赫迪前往苏格兰参加一场科研会议。进入苏格兰不久,路边出现了一只黑色的山羊。天文学家威廉立刻感叹道:“这多么有意思啊!苏格兰的山羊居然都是黑色的。”

物理学家木辛特立刻纠正他,说道:“威廉先生,在缺乏广泛论据的前提下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很不恰当的。关于苏格兰的山羊的颜色问题,以目前掌握的事实来看,只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在苏格兰,有一些山羊是黑色的,但不一定是全部。”

“木辛特先生,你做出的判断也不够严谨。”逻辑学家赫迪接着说道,“根据此时已有的条件,我们能得出的结论只是:在苏格兰地区,有至少一个地方存在至少一只黑色的山羊。”

怎么样,读完这个故事是不是感到推理也可以是很有趣的?接下来让我们系统地认识一下演绎推理吧。

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演绎推理推论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必然的,属于确实性推理的范畴。演绎推理可以帮助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一贯性,对思维有着难以取代的校正作用。演绎推理在方式上与归纳推理相对。

演绎推理的结论已经包含在前提里面,所以它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新知识。在进行演绎推理时,必须设置基于某些基本原理的前提,如果支撑前提的基本原理存在漏洞,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也就失去可信度。但是只要前提是准确的,理论上来说就不存在谬误。很多学科会采用演绎推理作为研究手段,例如数学、逻辑学、统计学等。

演绎推理的形式有多种,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关系推理都属于演绎推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应用。

1.三段论

三段论具有这样的形式,由两个包含一个共同项的对性质的判断作为前提,推出一个新的对性质的判断,即结论。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常见模式,它包括三部分:大前提—已知的普遍原理,小前提—正在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普遍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我们在第一章第四节曾经简略提及三段论,举了“金丝猴是哺乳动物”的例子,大家还有印象吗?

所有的猴子都是哺乳动物。

金丝猴是猴子。

因此金丝猴是哺乳动物。

下面我们利用这个例子,详细地分析一下三段论中的成分。

三段论结论的主项 叫作小项,可以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金丝猴”;结论中的谓项 叫作大项,用“P”来表示,如上例中的“哺乳动物”;大小两个前提里都有的项叫作中项,用“M”来表示,如上例中的“猴子”。三段论里包含大项的前提叫作大前提,如上例中的“所有的猴子都是哺乳动物”;包含小项的前提叫作小前提,如上例中的“金丝猴是猴子”。使用三段论进行推理就是利用大小前提所体现的中项M和大项P、小项S存在的关系,通过媒介中项M的作用,从而推理出小项S、大项P之间的关系。

2.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是把假言判断作为前提的推理,按照条件可以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两类。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以下基本原则:如果小前提肯定的是大前提的前件,那么结论就要肯定大前提的后件;如果小前提否定的是大前提的后件,那么结论就要否定大前提的前件。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看一下。

案例一:

如果一个数最后一位是0(前件),那么这个数就能被5整除(后件);这个数的最后一位是0,因此这个数能被5整除。

案例二:

如果一个图形是矩形(前件),那么它的四个角都是90°(后件);这个图形的四个角不是90°,因此它不是矩形。

在这两个例子中,大前提都是假言判断,因此,尽管这种推理和三段论存在相似的地方,但并不是三段论。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以下基本原则:如果小前提肯定的是大前提的后件,那么结论就得肯定大前提的前件;如果小前提否定的是大前提的前件,那么结论就得否定大前提的后件。这里也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

只有光照充足(前件),植物才长得好(后件);这片植物长得好,所以这块地方光照充足。

案例二:

育苗时,只有土壤达到一定的湿度(前件),种子才能发芽(后件);这次育苗土壤没有达到一定的湿度,所以种子没能发芽。

3.选言推理

选言推理是一种以选言判断作为前提的推理,可以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两类。

相容的选言推理有以下基本原则:如果大前提是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而小前提否定了其中一个(一部分)选言支,那么结论就得肯定余下的一个选言支。来看下面的例子:

这个人的推理是错误的,也许是前提有误,也许是推理过程不符合规则;这个人推理的前提是正确的,因此,这个人的推理的错误是由于推理过程不符合规则。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有以下基本原则:如果大前提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而小前提肯定了其中的一个选言支,那么结论就要否定其他选言支;如果小前提否定除了其中一个以外的选言支,那么结论就要肯定剩下的那个选言支。比如下面这两个例子:

案例一:

交通灯的显示,要么是红灯,要么是黄灯,要么是绿灯。可通行时显示的是绿灯,所以可通行时显示的不是红灯,也不是黄灯。

案例二:

比赛的结果,要么是胜,要么是负,要么是平。这场比赛的结果不是胜也不是负,所以这场比赛的结果是平。

4.关系推理

前提中至少具有一个关系命题的推理叫作关系推理。在生活中有一些很常见的关系推理。

对称性关系推理,如1升=1000毫升,所以1000毫升=1升;

反对称性关系推理,3大于2,所以2小于3;

传递性关系推理,32,21,所以31。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归纳推理通过某一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认知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认知,通过特殊的、具体的例子推导出一般性的原理、原则。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普遍性、一般性,蕴含在个别性、特殊性之中,并必须通过个别彰显存在。一般性存在于具体的个体和现象之中,所以,只有研究认识个体,才能认识一般规律。

我们在解释一个复杂的事情或概念时,往往会通过对个别的、特殊的事物的概括,总结出具有一般性的原理或规则。依据这些原理、规则,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个别事物的一些认识,例如人们观察到植物生长需要水,看到一块干旱的土地上的植物濒于枯萎,人们就知道是缺水造成的,必须尽快浇水才能挽救植物。这样的认识过程贯穿于我们认识世界的活动中。例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我们熟悉的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概括性结论,这两个结论就是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情况得出来的,也是通过对一项项个别事物研究得出一般性结论的过程,即归纳推理过程。

除了严谨的数学归纳法以外,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一般很难称得上真理,因为我们很难穷举所有可能存在的现象,例如我们上文提到的关于苏格兰的黑山羊的讨论,即便有人从苏格兰找到一万只黑色的山羊,得出“苏格兰的山羊都是黑色的”的结论,但只要有一只白色的苏格兰山羊出现,就能轻易地推翻这个结论。也因为如此,很多时候人们使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只要能在统计和概率方面站得住脚,或者在某个划定的范围内成立,我们就可以承认它是有意义的。在以严谨著称的自然科学领域,早期的时候,物理、化学、天文等学科,一定程度上都有经验科学的性质,需要依赖实验和现象归纳出一般规律。

根据不同的标准,归纳推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常见的类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梳理思维,归纳观点。

依据前提所考察的对象的范围的不同,可以把归纳推理划分为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顾名思义,考察了某种事物的全部对象。不完全归纳推理则只考察了某种事物的一部分对象。根据前提是否揭示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又可以把不完全归纳推理划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而在现代归纳领域,主要研究概率推理以及统计推理。

进行归纳推理时,前提是结论的必要条件。即便归纳推理的前提为真,结论也未必为真,亦可能为假。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农夫根据某一天一只兔子撞在树上,推论出每天都会有一只兔子撞到这棵树上,显然是伪结论。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极其特殊的情况,兔子是不会去撞树的,兔子撞树必然是一个发生概率极低的事件。在归纳推理中,如果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小于50%,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推理的归纳强度是弱的;如果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小于100%,大于50%,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推理的归纳强度是强的;如果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达到100%,就可以说是必然性支持,称为完全归纳推理。

进行归纳推理,以下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整理观点和材料。

1.比较

比较可以确定分析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经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到对象之间的异同,为我们下一步的科学分类打下基础。比较的重点在于,从表面上差异很大的对象中找出共同点,从表面上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中找出差异点。这一要求可以用黑格尔的一段话形象地概括:“如果一个人能看出当前显而易见的差别,例如可以分清一支笔和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智慧。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能区别两个相似的东西,如橡树和槐树、寺院和教堂,并且知道它们是相似的,我们也不会说这个人有多高的比较能力。我们要求的,是能够看到异中之同,同中之异。”

进行比较时,这些事项必须注意:

(1)要在同一个关系下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对象之间要存在可比性,没有可比性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例如一千米是距离长度,一年是时间长度,两者就不存在可比性。

(2)比较的标准要精确、稳定。例如某些行业会定下某些标准,作为行业标准来推广。

(3)比较要在对象的实质方面进行。例如比较两位员工的业务能力,应该在完成工作任务、解决突发问题等方面进行比较,而不是在长相、家庭背景等方面进行比较。

2.归类

归类指的是,依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按照类别区分的方法。归类以后,杂乱无章的现象将变得条理化,大量的事实材料将变得系统化,有利于我们从中提炼观点。归类需要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经过比较,找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就可以把具有相同点的材料归为一类,把具有差异点的材料归入其他类别。归类在物种划分上应用广泛。例如世界上已知的植物有四十万种左右,按照层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门是最大的类别,包括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种子植物门等;纲的数目则要更多,但是每一纲包括的物种则更少;逐级往下,越小的类别数目越多,内容越少。

3.分析与综合

分析和综合,简单来说,一个是将事物化整为零,一个是将事物化零为整。分析会将研究对象拆分成基本的要素,研究明白以后再拼合起来,综合成一个已经被认识的整体。例如,分析可见光的光谱时,让一道白光穿过三棱镜,分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这七种光又可以合成白色的光。经过这一番分析和综合,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光学现象的成因。

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它们在认识的方向上是相反的。但它们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也要依赖于综合,如果没有综合为指导,就难以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

4.抽象与概括

抽象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项思维能力。在研究中,通过思考,排除非主要的、非本质的成分,提炼出主要的、本质的成分,从而实现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就是抽象的过程。概括则是在得出对事物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后,推广到具有同类性质的其他事物上去。例如,人们发现金属可以导电,就可以把导电这一特性推广到所有金属上去。

演绎和归纳的关系

进行归纳和概括,有时候不只会用到归纳推理,还会用到演绎推理。逻辑学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彼此对立的派别:全归纳派和全演绎派。全归纳派认为归纳是唯一的科学思维方式,否定演绎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全演绎派正好相反,认为演绎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归纳没有意义。很明显,这两种排他性的观点都是十分片面的。恩格斯曾经对归纳和演绎做出评论:“归纳与演绎恰如分析与综合一样,相互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不应该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抬高到天上去,而应该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要做到这一点,则唯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的相互补充。”

在人们的思维中,归纳和演绎本来就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不能分割的。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演绎推理有时候需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而一般性知识通常需要通过归纳推理提供。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要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度,需要使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分析归纳推理的个别前提,掌握其中的因果关系、必然性,这个过程需要用到演绎推理。此外,归纳推理还需要依靠演绎推理来验证得出的结论。19世纪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是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他通过归纳指出,元素的性质会随着元素原子量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后来他使用演绎推理发现,一些元素的原子量存在错误。于是,门捷列夫重新排列了它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并依据现有发现,预言了一些尚未被发现的元素,并表示应该在元素周期表中给未发现的元素留出空白位置。这就是一个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结合解决问题的事例。

除了上述联系,二者还有以下区别:

1.思维进程不同

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是依据前提推导出结论,演绎推理可以从一般推出一般,可以从个别推出个别,可以从个别和一般推出个别。我们来举例说明:

“非正义战争不得人心”推出“一切非正义战争都不得人心”(从一般推出一般)。

“李明不是一班的班主任”推出“一班的班主任不是李明”(从个别推出个别)。

“这只动物不是哺乳动物”“猴子是哺乳动物”推出“这只动物不是猴子”(从个别和一般推出个别)。

2.对于前提的真实性要求不同

归纳推理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必须为真,演绎推理则不必如此。

3.结论所判定的知识范围不同

演绎推理的结论不会超出前提所判定的知识范围。除了完全归纳推理,其他归纳推理的结论都超出了前提所判定的知识范围。

4.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不同

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如果前提是真实的,推理形式是正确的,那么结论就必然是真的。归纳推理只有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其他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只存在或然的联系,即使前提是真实的,推理形式是正确的,也有可能得出不真实的结论。

第二节如何完善思考的逻辑

熟悉了基本的逻辑推理方式,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将它们利用起来,完善思考的逻辑。

在建造金字塔结构的时候,放入同一分组的思想需要具有确切的逻辑顺序,这可以确保我们放在一起的思想确实属于同一组,也可以避免遗漏相关的思想。将思想归为一组,并用概括性的词描述它们的特性之后,还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为它们排序,以便确认这些思想的确属于同一个过程,并保证没有遗漏该过程的某些步骤。

使用演绎推理得出的思想,确认逻辑顺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是演绎推理的顺序。但是在用归纳推理整理思想时,则需要确认应该是哪种逻辑顺序。我们组织起来的思想并不是零碎思想的简单堆砌,而是我们通过思维发现了它们存在某种逻辑关系,才依据关系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

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会使用类似的分类题目:完成任务的三个步骤、实现销售目标的三个关键因素、计划方案存在的三个问题……要想说明这几种分类存在的逻辑关系,需要进行逻辑分析。人们的大脑在思考分组问题时主要以以下三种形式进行归纳分析活动。

1.确定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体现的是时间顺序,也就是步骤先后的顺序,原因一、二、三……合起来导致了结果。

如果需要采取某种行动,例如整顿销售部、分解年度盈利目标,那么这种行动应该能产生某种设想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先有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才能提出实现目标需要采取的行动。

这些必须采取的行动可以看作一个流程、一个系统,就像制冷系统的所有部件都为制冷这一目标服务一样,所有的行动都为实现该目标服务。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这些行动,它们就是“因”,执行行动以后达到目标,这就是“果”。

2.化零为整或化整为零

这种形式体现的是结构顺序,也可以称为空间顺序,即把整体拆分成部分,或将部分结合成整体。例如将一家公司分为A、B、C等部门。

3.按重要性分类

把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按照重要程度分为一组,这种方式体现了程度顺序,也叫作重要性顺序。

如果你在撰写的销售部评估报告里说“该部门存在三个问题”,肯定不是想表达这个部门只有三个问题的意思,而是表示这三个问题存在某种共性,可以被分为一组,并且共同导致了某种影响,例如这三个问题导致销售部客户流失。这三个问题必然存在程度上的差别,也就是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所以你可以按照程度差别排列。

这三种逻辑顺序并不是排他的,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每一个思想分组中都应该存在至少一种逻辑顺序。在行文时,我们需要经常检查思想中是否具备逻辑顺序。如果发现某组思想缺乏逻辑顺序,那么这组思想的划分肯定存在问题,需要再次核查,直到分组正确。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如何应用这几种逻辑顺序。

跟着时间走

对大多数人来说,时间顺序是最好理解的一种逻辑顺序,因此它也是为思想分组时使用最广的一种顺序。如果一组思想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的,就需要依照采取行动的步骤依次罗列为达到目而执行的行动。此时更高一级的思想可以由行动性的思想(例如建议、目标)充当,也可以由大脑思维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充当。有时候,主要思想和次级思想间会出现逻辑不清的问题,原因在于罗列思想时没能分清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也可能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里已经存在某种逻辑过程。

无法分清原因和结果是一种常见的情况。虽然这组行动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结果,但是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较长较多的步骤,或者存在多层次的因果关系那么原因和结果就会变得模糊。例如,为一个新产品制订市场规划时,需要涉及很多步骤,包括了解消费者需求、设计相应的产品、推广上市、评估市场反响、跟踪市场反应、适时开发接替产品等。这些步骤彼此关联,有时需要先完成上一个步骤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有时有些步骤需要交叉进行,如何合理安排这些步骤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就很容易看出哪些步骤对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也就能为它们安排合适的次序了。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可以分为这几个阶段:缓慢增长期、成熟期、快速增长期、市场接受期、衰退期。到了衰退期,就该开发接替产品了。

跟着结构走

假设你正站在一座古堡里,面前是一道长长的楼梯,要到达古堡的顶层,你必须沿着楼梯拾级而上,这就是沿着结构的顺序前进。当你用到地图、示意图或其他图像来想象某个事物时,就需要用到结构顺序。你想象的既可以是真实的物体,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还可以是某种过程。不过,你想象出来的事物需要能够被依据一定的原则分组。在分组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各组之间互相独立(Mutually Exclusive),具有排他性,不存在重叠;

第二,所有组能够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不存在遗漏。

这两条规则可以简称为MECE原则。

如果我们需要对复杂的问题或庞杂的资料进行分类,就可以使用MECE原则。如果我们做出的分类没有覆盖被分类对象的所有部分,那么最终得出的方案就会以偏概全;如果分类之间存在交叉,我们就没法理清真实的情况。运用MECE原则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确定对象

首先明确要分析的对象是什么,涵盖什么范围,还有我们想达到的目的。确定对象就等于确定了分类的边界。有了边界,完全穷尽才不是一句空话。

2.找到适当的切入点

切入点就是我们将要使用的划分标准,它决定了分组的属性。例如可以按照体积大小分类,按照颜色分类,按照功能分类,等等。切入点不是随机确定的,而要根据需要达到的目的确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哪些目的,它们就是分类的切入点。

3.检查是否存在继续细分的可能性

举例来说,一位销售人员依据性别对客户进行分类,确实可以穷尽所有的客户,分类之间也不存在交叉,但是这么分类能达到销售的目的吗?从销售需求来看,应该按照年龄、收入、职业、所在地等更加有针对性的标准来为客户分组。

4.检查是否存在遗漏或交叉

进行这一步的时候,可以简单画出图表,查看各部分之间是否有重叠交叉,所有的部分是否完全覆盖整个分析对象。

以下我将列举几类MECE原则常用的分类方法供大家借鉴参考。

1.二分法

二分法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分类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男和女,左和右,收入和支出,已婚和未婚,等等。

2.流程法

是一种按照流程进行的顺序进行分类的方法。例如将一项工作按照不同阶段进行分类。

3.要素法

将一个对象拆分成几个不同的要素,例如优秀产品具有的六大特点,全面型人才具备的四大素质,等等。

4.象限法

这种方法也是各领域经常用到的一种分类法。我们可以先画出一个坐标轴,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两条直线分出四个象限,然后限定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代表什么。例如,在布置工作任务的时候,可以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四类,分别对应四个象限,既没有重复也没有遗漏。使用象限法需要用到两次二分法,如上边这个例子就需要先按“是否重要”划分一次,再按“是否紧急”划分一次。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MECE原则都是按结构分类的一个便利工具,在遇到问题时,不妨考虑使用MECE原则梳理思维,帮助自己整理出脉络清晰、角度全面的方案。

跟着重点走

最后一种是重要性顺序,也可以叫作程度顺序。如果我们认为一组事物具有某些共同点,并将它们分为一组,就适合采用这种顺序,例如五个问题、四条建议等。在这种情况中,尤其容易出现简单地堆砌观点而缺乏逻辑思考的问题。因此,需要在一开始就注意创建合适的分组。

前文我们说过,当你指出“该部门存在三个问题”时,并不是表明这个部门只有三个问题。假设这个部门一共存在一百个问题,你单独提出这三个,说明这三个问题具有区别于其他问题的共性。这三个问题和其他问题应该彼此排斥,并且合在一起能囊括所有的问题,即这种划分应该符合MECE原则。因此,应该明确指出的这三个问题具有什么共性,并将它们按照重要性的顺序从高到低排列。

有些人可能存在不同看法,认为应该按照重要性顺序从低到高排列,这样读者越往后看越感到触动。需要指出,这种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并没有错,只是一种不同的表现风格,但是我们需要清楚自己写的是什么文章,工作文件往往更重视逻辑性,而不是戏剧性,所以需要从高到低。但是也有例外,如果我们确实需要自己的文章给读者带来冲击,也可以采用重要度从低到高的顺序。

总的来说,要检查某个分组是否合理,检查该组的逻辑顺序是重要手段。如果需要确定一组思想的主题,最好的做法是逐条阅读,看看能否发现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或重要性顺序。如果不能,这组思想就需要再斟酌、调整;如果可以,应该能从中得到某种概括性的结论,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节展开讨论。

第三节概括分组思想

在金字塔结构中,思想都是以上统下的,每一层的主题思想都是对其下一个层次的所有思想观点的抽象、提炼和概括。上层思想是从下层思想衍生出来的。

在由演绎推理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组思想中,演绎推理的结论就是上层思想主题,只要将结论用合适的语言表述出来就可以了。而在由归纳推理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组思想中,每条观点相对独立又具有紧密联系,组内所有观点之间的联系所体现的意义才是上一层思想的主题。从由归纳关系组成的思想中提炼上层思想,需要缜密思考、综合概括,可以说,提炼上层思想的过程就是我们的大脑完成思考的过程。

很多人并不具备完成这个思考过程的能力,或是没有意识到这个关键的环节。很多人习惯性地把一些自己认为相关的思想罗列到一起,觉得这就算给思想分组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深入地进行有效的逻辑思考。我们在上文已经指出过这个问题,这样堆砌的思想无法找出逻辑关系,也无法提炼出真正有用的观点。而且,即使分组是正确的,这些被归拢到一起的思想确实是同类,要精确地概括出它们的主题也并不容易。如果不肯花费一番心思,大概率就只能用一些空泛的句子敷衍了事,比如写下“我们的五个建议”这类毫无帮助的主题。这样的句子是没有思想的,读者看到以后并不知道作者要给他们传达什么思想,而只是得到了一个非常大的类别,要知道,“五个建议”也许存在无数种可能。金字塔结构里出现这样的句子,表示这个分类出现了缺陷,是不成功的。

概括思想切忌空泛

英国数学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在那部享誉世界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写过一首意蕴深远的诗《空洞巨龙》,挥剑直指行文空泛的弊病:

光滑如菱鲆,蜿蜒蠕动,缠绕似藤萝,转动裕如,模仿诚可信,真伪难辨,反应虽敏捷,难掩愚蠢。

行文旅途谨防空洞巨龙,误受其害难免裂肤伤心,书林漫步远避鸣禽聒噪,浮华伴侣不啻鬼怪妖精。

……

他的思路正在驰骋纵横,空洞巨龙此时乘风来临,一路飘来仍旧废话连篇,眼冒凶光俨然咄咄逼人!

以上引文节选了全诗的三段,在卡罗尔看来行文中的空洞无异于恶龙,看似很有技巧,却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没有思想的空泛的句子是干瘪的,读来让人不知所云,尤其是在工作文章、工作演示或演讲中,这样的语言没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即使读者硬着头皮看下去,也很难准确把握作者要传达的思想,最终双方都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在周二上午的会议上,吴棠所在的企划小组要讨论决定派去采访某位作家的人选。

“我觉得卫佳最合适。”组员韩书说,“他和这个作家都是A市人。大学的专业也一样。”他想了想又补充说,“而且他们还都喜欢养花。”

不等韩书的话音落下,蒋飞就表示反对:“我觉得这几点理由都站不住脚。”他开始罗列自己的观点,“我们都知道这位作者并不喜欢别人和他拉关系,而且读过他的书的人都知道,比起A市,他更喜欢在B市生活,所以才搬到了B市。找一个来自故乡的记者采访他并不一定能引起他的共鸣,可能还适得其反。大学专业一样不是很突出的优势,咱们部门好几个人都和他同专业。养花的爱好有些牵强,作者只是偶尔分享家里养的花,频率不高。”

吴棠点点头接过话题,说道:“蒋飞的分析有道理,但是韩书推荐的人选也有可取之处。”他开始阐述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卫佳和这位作者其实是一类人,他们的经历有相似之处,很多观点也一致或接近。而且据我所知这位作者对拉美文学比较推崇,卫佳在上一个项目里做了很多关于拉美文学、拉美作家的工作,正好可以派上用场。至于兴趣爱好方面,除了韩书提到的养花之外,宠物、电影方面也算他们的共同话题。”

会议讨论最终决定由卫佳采访这位作者。

在这个例子里,韩书推荐的人选并没有问题,但是他列举的理由却每一条都站不住脚,他所说的这些推荐原因就是一组典型的缺乏思想的句子。听众听完他的话并不能直接得到有价值的内容。在韩书说第一条原因的时候,听众可能以为两人“都是A市人”就是他说话的要点,他接下来应该就这一点做一些阐释,让观点更有说服力,但是下一句就立刻转到“大学的专业也一样”上去了。“都是A市人”和“大学的专业也一样”之间并没有多紧密的逻辑关系,听众的思路也被打断了,他们没有听到设想中对“都是A市人”的解释。紧接着韩书又抛出了第三个原因“都喜欢养花”,这个观点和前两个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更加薄弱,显得更加突兀。听众听完这三个原因没法马上把它们联系起来,整合成一个有价值的思想,他们可能就其中一点进一步思考,也可能试图找出三者的关系。而韩书罗列它们,希望用它们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卫佳是最适合的采访人选”的目的也落空了。

反观吴棠的表述,他先表示卫佳有可取之处,接着说明理由—他认为“卫佳和这位作者其实是一类人”,这是一句总结性的话,能概括他的观点。听众一听就清楚,接下来便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是一类人。吴棠也没有让听众失望,紧接着就罗列了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

如果韩书在表达观点之前先明确自己要说的观点,用一句概括性的话提纲挈领,效果会好得多。而且这句提纲挈领的话一定要有实在的含义,“卫佳和这位作者其实是一类人”“卫佳和这位作者有四个共同点”,这两种表达方式对比起来,显然“是一类人”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更容易被听众理解和接受。

此外,用空泛的句子总结思想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掩盖思考过程的不足。我们知道,对一组思想进行抽象、总结,能够促使我们不断思考,长期来看,有利于训练我们的思维。空泛的总结句无法体现真实的逻辑关系,无法引导我们进行有逻辑的思考,也无法促使我们创造性地思考。

明确指出行动目标

我们在工作中撰写的很大一部分文章,主旨都是要求我们采取某种行动,所以它们的中心思想可以用表示行动的词概括,例如建议、举措、步骤、变革、流程、目标等。像编写工作手册时就经常需要用到这些表示行动的词。这些词虽然很简单,但是说清楚它们代表的东西可一点都不容易。阐释指导行动的思想,在思想之间建立联系、概括结论,向他人说明如何执行某个方案或如何认识某个事物,需要一场复杂的思考。也许这是世上最难的思考过程,因为我们在做的事是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我们应该都经历过读到不知所云的说明文字而一头雾水的时刻,这就是作者思路不清晰、概括不准确的表现。

无论我们做什么,行动背后都有相应的动机,即我们的行动要达到的目的。所以,对一系列行动最恰当的概括就是行动的结果。一组符合MECE原则—各组之间互相独立、所有组能够完全穷尽—的行动思想,加上它们的结果,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体系。我们可以把这个体系理解为一串电脑指令,我们知道,电脑逐条执行完设定的指令后,必然得出预想过的结果;同理,我们采取这个体系里的行动后,肯定会达到特定的结果。

金字塔结构是个多层结构,如果一个金字塔结构中有很多组位于不同层次的行动思想,就会产生多个不同层次的独立体系,上一层的某个行动可能就是下一层的一组步骤的结果。

要理解这种多层的结构并不难,但是要区分每一条代表行动的思想却很难。因为每一组归拢在一起的行动思想,唯一必然的联系是它们组合在一起造成的结果,除此之外可能看不出任何关联。例如,要预防某种呼吸道疾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戴口罩、多洗手、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去掉预防疾病这个结果,单独拿出其中任何一条,都无法和其他做法产生必然联系。所以,在表述做法之前必须先指出这些行动要实现什么目标,达到什么结果,基于这个前提,我们才能判断给出的行动是否存在遗漏。

讨论进行到这一步,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结果是要实施一系列行动以后才能出现的,还没有实施行动时,我怎么知道结果是什么?是的,在这个体系里,结果需要通过行动达到,行动需要通过结果确定,二者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关系,这的确给我们理清思路增加了难度。如果要表达的是一个多层级的金字塔结构,无疑难度更大。

但是,难度大不等于没有解决办法,这里有一些可以解决这个疑惑的技巧:在把所有的行动串联起来之前,先使用准确的句子概括每步行动;尽可能地把每组里的行动控制在5个以内,找出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的行动,结成组合;基于以上行动、步骤、流程来总结出行动的结果或目标。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语言明确

在金字塔结构中,每组思想都应该符合MECE原则,既没有重叠又没有遗漏。要判断一组思想是否没有遗漏,必须要能明确地找出这组思想的目的,就像设计师在构思阶段已经想象出产品拿在手中是什么样的一样。含糊其词的表述是行不通的,例如,你不能说“销售部要采取这些手段提高销量”,怎样算做到了提高销量呢,多销售一个和多销售一万个都属于提高销量的范畴。明确的表述方式应该是这样的“销售部要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通过五个措施将销量提高8%”。这样既可以让读者有个清晰的概念,也可以帮助自己检查思路,判断这些措施能不能帮自己实现目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必须用数字表达,只要语言清晰明确,传达信息无误即可。

2.层次清晰

大部分人在表述要采取的行动时,往往会这样操作:他们希望读者采纳什么顺序,自己就按什么顺序表述。但是这么做有一个漏洞,就是容易把原因和结果摆在一个层次上,这样一来还何谈金字塔结构呢?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需要逐步培养起分层意识。当看到各个步骤、流程时,要有意识地给它们划分层次,将每个层次上的步骤控制在五个以下。这样做了以后,能够更容易地看出某个过程的整体情况,在总结目标时,需要考虑的条目也减少了,难度降低了。

应该如何为行动划分层次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需要在采取A行动之前先采取B行动,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行动就在同一个层次。如果采取了C行动会出现D行动,那么C行动就比D行动低一个层次。下面让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直观地感受一下。

案例一:

宋明给自己制定了学期目标——期末考试各科均拿到A,为了达到目标,他决定采取以下行动:

日常学习:保持优势科目成绩:(1)课上认真听讲

(2)课后及时复习

提升劣势科目成绩:(1)分析成因

(2)改进学习方法

(3)增加练习

考前复习:熟悉考试大纲

梳理知识框架

补足短板

考试期间:保持心态稳定

合理安排时间

案例二:

高飞常常因为完不成作业受到批评,今天他决定挑战一下自己,完成所有作业,他给自己这样规划:先完成最简单的语文作业;其次是英语作业;数学作业放在最后。

在第一个例子里,宋明的目标是期末考试每科都拿到A,他把行动拆分为日常学习、考前复习、考试期间三部分,日常学习又分为保持优势科目成绩、提升劣势科目成绩两部分,其中提升劣势科目成绩又细分为分析成因、改进学习方法、增加练习三部分。可以看出,只有完成了更低层次的所有目标,才能完成上一层次的目标。

在第二个例子里,高飞为了完成作业而先写语文作业,后写英语作业,最后写数学作业,它们在一个层次里,完成这三个步骤都是为了要实现完成作业的目标。

这一环节可以帮助大家依据行动的目标划分出清晰的层次,下一环节就需要概括行动结果了。

3.预见结果

做到以上步骤以后,接下来就需要总结概括这些步骤的结果了。这一步难度较大,但是不可省略。在总结结果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每一个组内的行动都无重叠、无遗漏;

第二,总结的关键句需要明确地表述完成行动后的结果。

这两条规则应该记下来,它们的应用范围不止于此,还能帮助检查思维的每一个步骤。

结论之间须有共性

我们要表达的思想通常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行动性思想,一类是描述性思想。行动性思想常常告诉人们需要做什么、采取哪些建议、进行哪些步骤等。描述性思想通常是告诉人们关于某些事物的情况,例如问题的原因、方案的结果等。描述性思想一般可以用原因、问题、结论一类的词语来概括。

将这个思想和那个思想分为一组,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点,也就是存在共性。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在上一节讲述怎样完善思考的逻辑时,我们举过一个例子,一个部门存在一百个问题,当你指出“该部门存在三个问题”时,说明这三个问题存在共性。实际上,你只是从一百个问题里拿出了一部分。

把那三个问题拿出来摆在那里,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从一个整体中找出具有共性的一部分,是整个思维过程的起点,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接下来,还需要找到这些问题的共同点,判断出这些问题确实可以分为一类。最后也是最有难度的一步,是找出它们具有的共性有什么现实的意义、普遍的意义,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我们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完成了一个得到升华的思维过程。

很多人做完第一步就停下了,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问题,揪出了问题,做得很不错了。很可惜,他们没有继续做更重要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这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找出结构上的共性,这是将思想连接在一起的关键;

第二,找出思想之间更紧密的关系;

第三,归纳跃进,总结出主题思想。

首先是找出结构上的共性。只有具有一定的共同点,思想才能被联系在一起。描述思想的词语需要组成主谓结构,即必须有主语和谓语。从结构上看,具有共性的思想通常满足以下条件:主语类型相同;谓语类型相同;包含类似的内在思想。需要说明一下,“类似的内在思想”应该属于同一范畴,或者可以被同样的名词概括。

这些条件分别适用什么情况呢?当一组句子使用相同的主语时,就需要从谓语之间寻找共性;当一组句子使用相同的谓语时—动作、对象相同,就需要从主语之间寻找共性;如果两者都不一样,就需要从内在思想之间寻找共性。

从字里行间寻找共性,看起来好像并不难,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而且,也许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从遣词造句更加符合规范的文句间找共性难度更大。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更加正规的语句不容易被发现问题,反而阻碍了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举个例子,我们见过很多这类描述:六个原因、五个要点、三个主题……一般来说我们会觉得它很有条理,很少会针对这种表述提出疑问。这就是表面的语言文字掩盖了内在思想本质的情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深入了解一下这种情况。

营销部门的新的推广流程具有四个特点:

1.推广周期和评估体系以周为单位。

2.推广流程综合各方面意见制定。

3.推广流程需要由总到分地分别制定。

4.将区别原流程与新流程在做法上的不同。

刚一看到这段表述,似乎没什么问题,语言工整、正式,看起来是言之有物的。不过了解过金字塔结构的人应该能很快发现段首的概括性的句子存在问题,不能概括下面表述的内容。认真细读以后我们能看出来,这四句话的主语基本都是推广流程,精简一下句子成分,摘出各句能体现主要内容的部分:

1.以周为单位。

2.综合各方面意见制定。

3.由总到分制定。

4.区别原流程与新流程。

现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问题了,这些句子并不能归纳成一条主题思想,它们缺乏紧密的联系,我们找不到实行它们要达到的目的。加上段首那句无法概括思想的句子,读者很难进一步分析这段话要表达什么意思。

经过不断修改,这段话变成了下面这样:

为了增强宣传效果、增加盈利,营销部门制定了如下的新推广流程:

1.每周反馈推广效果,以便及时调整。

2.各部门参与制订详细的推广计划。

3.推广成效及时通过工作考核进行体现。

现在读者终于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了。

上面这个例子中只有四条思想,分析起来比较简单。有时候需要表达的思想会有五六条甚至更多,可能不容易很快找出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不但要寻找它们的共性,还要找出它们之间更密切的关系。例如,有人发现公司的运作系统存在问题,就写了一份报告,罗列了七个问题,经过分析,其中两个问题属于财务部门,两个问题属于人事部门,另外三个问题分别属于销售部门、生产部门、设计部门。可以看出来,属于财务部门的两个问题可以分为一组,属于人事部门的两个问题可以分为一组,因为它们两两之间存在更密切的关系。重新分出的组经过概括以后得出的结论,可以与其余三个问题再次组成一组思想,说明公司存在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某家科技公司有意拓展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务,因此向咨询公司进行咨询,咨询顾问给出了以下建议。

综合评估以后,我们得出以下观点:

1.人工智能领域潜力巨大。

2.人工智能的市场增长较快,利润可观。

3.整体来看,行业趋势极佳,但由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部分市场存在风险。

4.存在行业壁垒,入行有难度。

5.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市场具有很大吸引力,但是也有一定风险。

这组思想其实可以细分为两部分: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有利因素有市场潜力大、增长快、利润可观;不利因素则是存在行业壁垒、不稳定因素。而这份报告对这家科技公司有任何实际意义吗?我们很难说有。因为这份报告只是罗列了客观情况,并没有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这些条件,有利因素很清楚了,不利因素还可以进一步对比分析。存在行业壁垒,说明进入这个市场并不容易;部分市场存在风险,说明即便进入这个市场也可能进入风险区域。基于这些认识,咨询顾问应该得出给客户的明确的建议。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就是根据已有思想,归纳跃进,总结出了主题思想,得出结论。

经过本节的讨论,我们知道了给思想分组以后,工作还远没有完成。我们要检查自己的分组,确保没有把思想简单地堆砌了事,我们不能把思考、推理的工作推给读者去完成。我们得自己考虑清楚思想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呈现给读者。

每次进行分组以后,我们都可以问问自己分组依据是什么。首先它们肯定存在共同点,并且是具有这种共同点的所有的思想;在上一条的基础上,概括这组思想的句子要反映这组思想的共同点所体现的意义;最后一点,这些思想都是为某个目标服务的,是必须采取的步骤,而能够概括它们的思想就是他们导致的结果。

如果在使用金字塔结构的时候,能够认真地贯彻以上各个步骤,扎实地走完整个思考过程,仔细审视每组思想,得出精确的结论,那么我们呈现出来的文章会是清楚、准确、具体的。这样的文章才能为读者所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能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