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继续向东行五百多里至室罗伐悉底国,相传如来在世时,为钵逻犀那恃多王所治之国,都城为舍卫城,大约在今印度与尼泊尔的交界地带。释迦牟尼在这里度过了绝大部分的后半生,所以这里的圣迹随处可见,最出名的要数城郊的精舍了。
“精舍”就是供僧侣们居住、学习的佛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后,国王献出了郊外的一片竹林地,王城内的长者们建造了六十个房舍捐献给他的教团,于是就有了第一个精舍,人们称之为“竹林精舍”。竹林精舍的出现对于佛教教团的确立意义非凡。
当年舍卫城的一位长者,为了迎接释迦牟尼的到来,想找块地兴建精舍,最后他看中了王子的园林,王子不想卖掉这块地,所以推脱说要有铺满园林的黄金才卖,不料长者果真运来一车车的黄金铺满了园子,王子见状觉得那位长者的企图必非寻常,于是主动捐献了未铺黄金的一块园林。由于那位长者平日经常救助孤儿及孤寡老人,大家都称他为“给孤独”(支给孤独者),因此精舍建成后,名字就叫做“逝多林给孤独园”。释迦牟尼在此居住了很长时间。
玄奘到达那里时,精舍已经完全荒废了,甚至整个舍卫城也是一片荒芜,城东门有阿育王所建的石柱,佛寺都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只剩下一个砖砌的佛堂,里面供奉着一个金雕像,雕像是舍卫城的胜军王仿照前面说的檀木佛像铸成的。
除了精舍以外,有几个深不见底的洞穴也是让玄奘很感兴趣的圣迹,其中一个据说是释迦牟尼的堂兄弟提婆达多,想利用藏在指甲间的毒药害死释迦牟尼,最后落得个活活地从那里陷入地狱的下场,同时提婆达多的帮凶,骂释迦的僧人瞿伽梨也在旁边被打入地狱。另外一个洞穴的传说也很有趣,据说一个名叫战遮的异教女子,因为嫉妒释迦的名声,就想要设计陷害释迦,她将一个木盆子隐藏在腹部,假装成怀孕的模样来到精舍,当着众人的面指着释迦牟尼就破口大骂说:“这个对你们说法的男人假正经,他跟我有了这个孩子,你们看!”这时居住在须弥山顶的天帝释化成一只老鼠,趁着女人不注意的时候钻到她的衣服里,咬断了绑木盆的绳子,木盆登时掉了下来。围观的人上前把木盆拿起来问道:“这就是你的孩子?”就在这时,大地裂开了一个口子,那个女人从那里坠入地狱,只留下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
虽然这个城已经荒废,但玄奘在其中游走参观,心中仍时不时浮现出一幅幅佛经故事的画面。他还想到了一则关于胜军王与佛陀的教谕。当时胜军王时常陪一些来访的国王们拜访释迦牟尼,有一天他又来到精舍,一进门就气喘如牛,经询问,释迦牟尼才知道他有暴饮暴食的习惯。他刚刚吃得很饱,一吃完饭就匆匆赶来,结果让自己喘个不停。释迦牟尼听后莞尔一笑,对胜军王说:“人应自己系念,如量而摄食。如斯,可少吃苦,不垂老,可保长寿。”胜军王觉得释迦牟尼的话很有道理,就转身对站在他背后服侍他的少年说:“你把刚才的话背熟,我每次吃饭的时候,你就背给我听。你每背一次,我就给你一百个钱。”少年非常高兴,每天都在胜军王吃饭的时候背诵,慢慢地,胜军王的饭量就减少了,身体也终于渐趋结实而健康端正。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释迦牟尼能将“中道”之理寓于行住坐卧、喝茶吃饭之间,既不偏重于婆罗门的禁欲主义,也不偏向世俗的享乐主义。
玄奘睹物思情,不禁黯然神伤,想起释迦牟尼在的种种教谕,又想起预言所说的“佛灭后一千五百年,其教法将在印度绝迹”,眼前的情境似乎都应验了。
从舍卫城向东南行八百多里到劫比罗伐窣堵国,这里就是释迦牟尼的故乡,旧称“迦毗罗城”。来到释迦牟尼的出生地,玄奘满怀兴奋和严肃的心情。
玄奘来到这里,见到的仍然是断瓦残垣,荒废程度较之舍卫城有过之而无不及,剩下的只是筑墙的砖块堆而已。附近有一个佛寺,里面住有三千名僧侣。城里的圣迹有供奉释迦的父亲净饭王的寺庙,庙北是摩河摩耶夫人的寝宫遗迹,旁边就是释迦牟尼降生的地方,供有释迦降生像。
据佛经说,释迦牟尼降生的时间是印度历四月三十日晚上,相当于中国的阴历五月十五。但关于这个时间还是存有争议,也有人说是四月二十三日,即中国阴历五月初八。关于他的出生年代也有很多种说法,而且分歧很大,有相差达四五百年者,不过一般认为,他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圆寂于公元前485年,比孔子早出生十四年。
“释迦”是种族名,传说属于土耳其种,战国时代叫塞族,西方历史上称之为萨凯族,又称做释迦族。他们原本居住在伊犁河一带,后来有一支逐渐南迁至印度。相传汉代的康居就是他们留在原地的一支。“释迦”的字义为能仁,“牟尼”是寂默的意思。
释迦牟尼俗名叫悉达多,父亲净饭王是城主,姓乔达摩,母亲摩耶夫人生下他七日后就去世了,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将他抚养成人,净饭王聘请了婆罗门学者教释迦牟尼文学、《吠陀》等,又请人授他以武艺,释迦牟尼十六岁时娶邻国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为妃。一天,释迦牟尼乘车出城,看见衰病及死亡的人,突然领悟到了世界的无常,遂决意出家。父亲净饭王不准,这时,耶输陀罗怀孕了,释迦牟尼认为这样就可以告慰父王,于是牵白马飞奔出城,释迦牟尼先后苦修了六年,仍然觉得难以悟道,于是起身沐浴于尼连禅河,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羊女提供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即菩提树)下,在菩提树下打坐默想,暗自发誓,不成正果就决不起身,经过七天七夜,释迦牟尼突然之间恍然大悟,顿悟成佛。而后释迦牟尼就开始周游四方,化导众生,足足游历了四十多年,最后在拘尸那迦城的娑罗林间寂灭。
释迦牟尼年轻时曾经在城的南面练习武艺,有时还与同族人练臂力,如今那里有一座纪念塔。在释迦牟尼七岁跟随婆罗门学者学习的地方,有描绘其受业情形的画像。另外,为了纪念他牵马飞奔出城,在城东南有太子骑白马奔腾的像。城的四门外各设一祠,这是为了纪念他从四门出游。祠中有描绘生老病死的图画。这个城还曾发生一件血腥的屠杀事件,即使已深悟解脱之道,晚年的释迦牟尼仍为此感到悲痛不已。
胜军王皈依佛陀以前,为了表示欢迎释迦牟尼到舍卫城的诚心,表示愿娶释迦族女子为妃,然而释迦族的人天生具有很强的优越感,不愿将本族女子嫁给外族,但又不敢拒绝胜军王,最终就将一个奴隶所生之女装做是释迦的女儿嫁了过去,因此种下了祸根。奴隶之女生下的男孩就是毗卢择迦王,他为太子时,有一次到劫比罗伐窣堵国请益受业,释迦族的人得知他来了,一边赶他离开,一边辱骂他身份低下。毗卢择迦王深感耻辱,即位后就迫不及待地想报复,准备亲自率领军队攻打迦毗罗卫城。这件事被释迦牟尼得知后,他赶紧到其肯定会路过的枯树下等候。毗卢择迦王见到他立刻下马,恭敬地问他:“枝叶繁盛的树多得很,为什么偏偏站在这棵枯树下?”释迦牟尼说:“一个种族就好比一棵树,倘若枝叶都已枯萎,哪来树荫可躲?”
琉璃王听了这话只好退兵,回去后却愈想愈不甘心,不久又率兵卷土重来,城内的释迦人谨记释迦牟尼戒杀的教诲,全部都是手无寸铁的人民,最后很多人都被杀害了。只有在城外耕种的四个人在看见敌兵时,试图进行抵抗,但不久又退回了城内。但是这四个人最后却因为犯了杀戒而被逐出城。传说他们逃进了喜马拉雅山中,使得仅存的释迦香火得以延续。另外还有五百名美女被琉璃王带回了舍卫城,她们坚贞不屈,最后都被剥光衣服,斩断了手脚,众人在痛苦中呼喊着释迦牟尼的名字,释迦牟尼及时赶来,但却无法使她们逃离死亡,只好对她们说法,让她们在宁静中离开人间。慈悲为怀的释迦回到精舍后告诉左右的人:“七日后,毗卢择迦王死火中。”释迦牟尼的预言果然应验,七日后,琉璃王与宫女泛舟池上,船身忽然间起火,琉璃王被活活烧死。
玄奘在舍卫城外找到了当初释迦牟尼等待琉璃王的枯树下,也曾到过五百美女被杀的地点,旁边就是曾经淹没了琉璃王,如今已经干涸的水池。在迦毗罗城那边,玄奘看到了那些束手被杀的释迦人的坟。四位农耕的释迦人反抗琉璃王的地方则建有四个塔,玄奘带着沉重的心情一一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