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个区域,恐怕没有什么能比“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更深入人心。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湖北人的印象,可能都来源于这两句话。中国写地域的俗语很多,如“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卫,指天津卫,今天津)等,但这些远没有九头鸟的影响广泛且深刻,也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差可比拟。

细品起来,“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所不同。后者明显是褒义,充满对江南风月的向往;而前者则面目模糊,意味深长。湖北并不缺乏个性,但这种个性究竟是什么却众说纷纭,甚至湖北人自己都说不清楚。

有人说湖北人像九头鸟一样聪明机敏。这点我是认同的。我新华社的前辈、老朋友杨继绳就是湖北人,其聪慧、敏捷、勤奋都没得说,更重要的是敢担当,敢还青史以眉目,算是新华社为数不多能名留后世的大记者。

有人说九头鸟有九条命,寓指湖北人生命力强;有人说湖北人像九头鸟一样,九头各有主见,窝里斗;有人扯上先秦楚文化、乡贤张居正的事迹,说张居正改革时曾任用了九位湖北籍的官员;还有人说湖北人像九头鸟一样好勇斗狠,如林彪的“上战场,枪一响,老子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还有人说湖北是九省通衢等牵强附会之解……

“九头鸟”作为湖北的一种文化符号,已经深入人心,被大家广泛认同和传播,但不管是褒还是贬,至少有一点大家是高度认同的,那就是湖北佬厉害:经商厉害,做官厉害,算计利害,打架厉害,读书厉害……反正挺厉害。

湖北人自古就挺厉害。

自商朝起,湖北地区就形成了广泛的部落联盟,号称“楚蛮”,也就是楚国的前身。楚的兴起与衰亡的过程,几乎与整个周代相始终。为开拓疆域,楚王熊绎将都城由丹阳迁往郢都。此后楚国都城虽历经辗转更迭,但大抵未出今天湖北境内。楚国直到末期势穷力竭、强弩之末之时,在秦强大的军事重压下,才迫不得已将都城步步东迁,最终选择寿春为都,直至灭亡。

作为楚的发祥地,湖北浓缩了楚文化的精髓。这片土地上,无处不散落着古楚国的余韵,见证了楚国从蛮荒走向文明,也见证了楚国从骄阳走向黄昏。楚地气候湿热、虫蛇出没,楚人由此形成了信祀好巫的民风。湖北大量出土的漆器与青铜器,复杂精美,具有鲜明的巫文化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上,则表现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诸国属于周文化,楚国则独树一帜,另立门户。楚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正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至于现在以“楚”字组成了很多词语,如痛楚、凄楚、酸楚、楚楚动人,这都是楚文化的遗存。

湖北话中有句俗语叫“不服诌”,就是不服气。

按照一些学者的考证,“不服诌”应写作“不服周”,说的就是周和楚的恩怨。在交通落后的古代,楚和中原的连接纽带很微弱。楚人在周和商争霸时选择了武装中立,只是在周天子定鼎天下之后才进京朝觐,接受了封号。这就让周天子对这个迟到的蛮夷国家心怀芥蒂,无论是在封号级别(楚王实际上只是子爵级)上,还是在领土范围上,都对其极尽限制之能事。

对于楚,周始终怀恨在心;而对于周,楚国也始终若即若离,后来干脆自封楚王,和周朝彻底翻脸。楚王不服周的典例,当属“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史记·楚世家》载:

(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楚庄王这个问题问得相当不怀好意。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鼎之轻重,可以问乎?可楚庄王偏偏就问了。不仅楚庄王“问鼎”,后来楚灵王、楚顷襄王都一再“问鼎”,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问鼎中原”这个成语也是这么来的。

楚国的强大让秦国都心怀忌惮,并将其视为称霸天下的主要对手。应该说在战国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论地盘、人口、综合国力,秦、楚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双雄。秦国虽强,但也奈何不了楚,两国长期对峙;周边的小国白天投靠秦国,晚上站队楚国,正所谓“朝秦暮楚”。

虽然楚国最终还是灭亡于秦之手,而且败得很憋屈,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诅咒也广为流传。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陈胜建立“张楚”政权,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是沛郡丰邑(在秦灭六国前属于楚地,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正是这三个和楚相关的人,最终推翻了秦王朝。

历史上楚国的国土远不止于湖北。大体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为中心,向周边扩展的广阔范围,都曾属于楚国。因此湖北、湖南都源于楚文化,只不过是湖北称“荆楚”、湖南称“湘楚”罢了。相比之下,湖北更多传承了楚文化的精髓,毕竟楚国的国都郢都就在今湖北荆州。湖南人津津乐道的三闾大夫屈原,其实也是湖北人,只是遭到排挤后才被贬谪到湖南,从中也能看出湖北地区在楚国的中心地位。

在历史的大多数时间中,荆、湘本是一家人。从地形上来看,今天的湖北与湖南连为一体。湖北省东、北、西三面分别为大别山、伏牛山、武当山、巫山,中南部为平原;与之相对,湖南省则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敞开为平原,二省连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地缘结构。

汉代时,今湖南、湖北,还有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分统称为“荆州”。到了隋唐时期又改称“鄂州”,今天湖北的简称“鄂”就是来源于此。到了宋太宗末年,天下分为十五路,这里又改名为“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这个名字首次出现。

元世祖至元中期设置“湖广行省”,因其辖境兼及宋代时的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西路而得名,治武昌路(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辖境相当于今湖北长江以北的小部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湖南全省,广西全区,广东茂名以西地区,贵州除北盘江流域以外的地区。

明代初期,湖广行省北界扩展至今湖北省界,西部划归贵州省,划出原广南西路地区另置广西省,但省名仍然相沿不改,辖境约为当今湖北、湖南二省。直到清代康熙六年(1667年),将湖广行省以洞庭湖为界一分为二,形成了今天的湖南、湖北,通常仍然称呼总理此二省的总督为湖广总督。

雍正元年(1723年),两湖分闱,科举录取分开。对于湖南来说,这是其近代崛起的重大契机。但对湖北而言,两湖分治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论从经济、政治、文化哪方面来看,湖南的自立都不足以让湖北伤筋动骨,毕竟湖北可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