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以来,山东人在全国的总体形象都很不错,可以说是块金字招牌。求职也罢,升官也罢,交友也罢,只要自豪地说句“俺是山东人”,别人往往会高看一眼。连我们智库招聘时,有山东人前来面试,我总会多留意几分。

我对山东的感情同样很深。来自山东的策划业务委托,有条件我都会亲自去一趟,算下来前前后后去了几十趟山东;再加上我二十多年前曾经在胶东驻扎半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北方的躁动——胶东纪实》,期间也认识了很多山东的好朋友。

为什么大家都偏爱山东人?我想主要和山东人忠勇、靠谱、说一不二的性格有关。

20世纪90年代初,我作为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任省委书记,他介绍完山东的基本情况后,突然话锋一转,拿出一个小本子,郑重其事地说:“王记者啊,俺们山东人忠厚仗义,全中国都知道。你看这本子上的数据,山东人在中央警卫团有多少,在国旗护卫队有多少,国家领导的秘书、司机有多少,这都是俺们山东人靠谱的证明啊!”堂堂日理万机的省委书记,对于这些数字如数家珍,让我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山东是块金字招牌的印象。

山东这块金字招牌,同样体现在璀璨的文化上。“一山一水一圣人”:泰山迎日出、播云雨、镇天下;黄河填陆地、丰物产、化苍生;山东作为儒学发源地,儒家三子——孔子、孟子、曾子——均诞生于此,以稷下学宫为中心,诞生了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

在天下交兵、礼崩乐坏的时代里,山东依旧文风不辍。《史记·儒林列传》记载:秦汉之际,“及高皇帝(指刘邦)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鲁儒为天下所称颂。

山东的历史名人灿若群星:周公、姜太公、管仲、颜真卿、王羲之、刘勰、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如果说中国的地上文明一半在山西,地下文明一半在陕西,那么说纸上文明一半在山东绝对不算夸张。

除了灿烂的文明以外,山东还有总长度达三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六分之一。自从明代以来,运河经济日渐衰落,以打鱼和煮盐为生的沿海荒僻之地开始勃兴,海上山东也露出雏形。

一百七十多年前,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当其他列强都把目光投向南方时,德国却一眼认准了胶东这块宝地。1898年3月,李鸿章、翁同龢在总理衙门与德国公使海靖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德国租借胶澳地区九十九年,一座名为青岛的城市在荒凉之地从无到有地迅速崛起,欧风美雨和文明教化在这条绵长的海岸地带深度碰撞与融合。

尽管青岛经历了殖民统治的屈辱、伤痛与掠夺,但伤口愈合之后,红屋顶、樱花和法国梧桐留了下来,德国人的严谨精神也留了下来。正如青岛啤酒那句经典广告词所说,“3分钟的泡沫细语,从1903年开始醇酿”,从海尔、青岛啤酒等很多青岛企业身上,都能看到德国工业文明和儒家精神相融合的影子。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山东也没有缺席,与时代同频共振,山呼海应的发展机遇喷薄而出,山东引领着北方的躁动。山东东明联产承包比安徽凤阳还要早半年;山东村镇集体经济快速崛起;海尔张瑞敏成为当时的商业神话,甚至海尔曾多次作为成功企业案例走进哈佛课堂。而且直到今天,山东GDP总量几乎没有跌出过前三;甚至在1982―1985年,山东更是连续四年GDP总量称霸全国。

除了GDP高居榜首外,彼时山东的其他数据也很亮眼。1990年山东省交通部门公布数据显示:全省公路已达三万九千公里,其中一、二级公路六千公里,居全国之首;已建成港口二十五处,各种泊位一百四十一个,港口密度为全国第一。农村集体经济能人涌现;制造业企业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各种硬件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新观念、新思想更是层出不穷,雄心勃勃的山东更提出了“海上山东”的概念,一场跨越世纪的海洋开发潮在山东半岛掀起。风起云涌的大山东,一度是北方诸省中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