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是刻意成为孤雁而并非同伴的不顾一切的抛弃和离别,然后音信杳无的飞向温暖的南方而造成的。这在孤雁看来却有些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定要飞到南方去?南方一定就温暖吗?既然南方温暖为什么来年春天还要飞回来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真不知道这约定俗成的规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以至于绵延无数个春秋已形成难以更迭的习惯,这习惯不好,会给自己的种族造成意想不到的灾祸,摆着脚趾头算算——因为旅途劳顿累死的、因为贪玩掉入了猎人陷阱冤死的、因为成群结队飞过一片茂密的森林被人类布下的天罗地网捕食而死的、因为在水边栖息时不小心被狼叼走而死的、因为在水中沐浴时又不小心被潜伏在水底不开腔不出气的鳄鱼猛然一口生吞而死的、因为遇到暴风雨又不小心被雷劈死的、又因为遇到空气污染而被熏死的、或者因为禽流感发病而死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都是因为这万恶的迁徙所致,为了追寻所谓的温暖,到得旅途的终点却死得寥寥无几,而且第二年回来的又是一群新面孔,多半是它们的后代,为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勇往直前薪火相传,虽然勇气可嘉,但仔细一想,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儿?生命诚可贵,犯不着为了温暖而去搏命,况且这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在人类的社会中这叫做“见异思迁”,这种人是要被唾弃被鄙视的,而在自己的种族里却是独一无二的金科玉律的“生存法则”,而实际上,在矢志不渝遵循着这种“神圣”得不容置疑得“生存法则”之后得到的结果却只是加速了自己族群的死亡罢了。这个借口是多么的冠冕堂皇何其高尚,多么的振奋人心、血脉喷张。在突然猝死或暴毙的那一瞬间,却没有任何人会在意你曾经的英气勃发,热血激昂。而且,更让人寒心的是,你活着的队友都将抛弃你,为了自己活下去,继续寻找那传说中温暖而短暂的“天堂”。是不是悲哀了一些,是不是愚蠢了一些,还要招摇过市吗?变着花样排着队伍,引来弹弓和猎枪,“砰砰”“啪啪”,像鞭炮又像断掉的弦的余响,队伍丝毫不乱,只是引吭着悲鸣震天价响,是不是悲哀的格调中提升了一种名为悲壮的符号而留下虚妄的被世人赞颂的操守彪炳千秋埋骨他乡的忠告?没有坟墓,没有讣告,没有轸悼,只有那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中那莫名其妙的驴唇不对马嘴千篇一律百变不离其宗的卒章显志、借物喻人、壮志未酬的腹中的草稿。真是可笑!孤雁这样想着,觉得自己的理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充足得让人为之叹服而找不出一丝纰漏的,在这样一种境况中,他觉得自己与其余的大雁完全不一样,这是思想的一种升华,让他脱胎换骨,迈入了神祇的领域,变成了神鸟,但是还没有脱离飞禽的身体,只是意识在不一样的冥想中蜕变,想得更加深远,但还要继续修炼,才能迈入天宫。不过修炼的法门需要自己去摸索,没有东西可以借鉴,自己的确有些特殊,前途却并不迷茫,至少自己的同伴们都为了虚妄的“温暖”陷入死亡的绝境没有后路了,而自己已摆脱了死亡,摆脱了束缚,现在或缺的只是一种领悟,不管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都是一种成长和砥砺,到头来都能达到心中所构想的天堂。为什么是心中的构想?因为没有见过未知的东西,所以暂凭思维和意识编织一个可作为自己前进和不屈不挠的力量。虽然是一个梦,相信总有实现的一天,即使在别人的眼里是痴人说梦那又何妨?那只能说明那人比你更痴,更不如,他连梦都不敢做,活得必然悲凉,且不去做这些额外的理会,在孤雁的此时此刻,他发现了一件奇怪而热闹的事情,他预感到这件事可能会增加自己新的领悟和成长,机会不容错过,赶紧振翮高飞,在光明未落幕之前,他栖息在一幢高楼的顶端,在光的阴影里,在风的缠绵
中,在孤雁的视线范围之内,下方的一切情况得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
这似乎是在一座教学楼林立的大学中,学生齐聚在偌大的操场的中央,脚步杂沓,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他们有些在闲聊,有些在忙碌。闲聊的人说话纷纭杂乱,孤雁听得不太清楚,只能从那些忙碌的人的动作中看出一些端倪和情况。
那些忙碌的人大概是学生会的成员,他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对于手中的活计该如何分配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高效率的发布和调遣,于是忙着的学生很自然被充当了劳力,帮着他们一起忙碌,而学生会的人在转眼间变成了领导,腾出了双手,佯装累得精疲力竭腰酸背痛地皱眉捶腰喘气,却没有一个学生能够或勇于拆穿他们的伪装。不过这并不是重点,伪不伪装对这些忙碌和兴奋的学生来说也许并不重要,难得劳累,难得忙碌,说不定当减减肥,活动活动筋骨以免得骨质增生、肩周炎、冠心病之类的富贵病而苦不堪言。在众志成城之下,劳动很快结束,他们用木桌子拼成了一截“小火车”,上面放着很多餐盘,餐盘旁摆放着许多双木筷,木筷旁又叠放着许多宣传标语,只见这些标语上写着:青原一点红,青虫泛舟,五谷丰登,阳春白雪,金色浪漫……名字取得华丽而唯美,给人一种浪漫的浮想联翩。
“难道他们要在这操场上开什么美食宴会吗?这倒是挺有意思的。”孤雁猜测着。
接着,一个戴眼镜的学生会的成员貌似是主席什么的站上了一处桌椅搭好的制高点,左手举着一块超大的广告牌,右手举着一个硕大的喇叭,引吭高呼道:“各位同学,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主席的力量就是强大,站在一个高地,振臂一呼,所有的学生立马像抽了鸡血一般安静了下来。所以,这眼镜主席有些得意,以为自己的魅力和权力得到了实质化的施放和扩张,只是一句话的力量,就让整个熙熙攘攘乌烟瘴气秩序紊乱的场面恢复了正常,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实在有些恍惚并怀疑这确实是自己一句话的的力量所产生的功效吗?怪不得人人都想当官,当官的好处就是具有不容置疑的号召力,让大家都得听你的,就算你说错了,也没人敢反驳。这样想着,他心里自然就乐开了花,说话也跟带劲了。
只听他继续说道,并在语气中夹杂着领导固有的威严和慈和:“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响应学校的号召,在新时代和谐的日新月异的进程中,我们都在为追求更好更健康的生活而夜以继日地探赜索隐,孜孜不倦,从来没有停下匆忙的步伐,也为了适应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和和谐社会的持之以恒的发展的完美结合,增强现代人对科技的认识,对自然的深入了解,普及到对昆虫甚至是对害虫的普遍性认识,纠正传统大众对昆虫的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落后的、错误的认识,为此,我校教育专家提出,决定在我校提出以学校为基点举办昆虫宴,以身作则,倡导环抱、绿色、健康生活理念,并以此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昆虫、利用昆虫、保护生态平衡,共创美好家园。为了准备此次昆虫宴,我校专门派遣专业人员从云南购置了五十多斤人工养殖的昆虫,回学校后加以冷冻保存,保证食材新鲜、卫生、安全,而后,我们学生会又与食堂合作,将所有昆虫都进行了完备的清洗、加工、烹饪等一系列必不可少的程序,现在终于呈现在各位同学面前,大家待会儿呢,可以尽情享用,不要客气,这本来就是为大家准备的一次饕餮之宴。嗯,在这场宴会即将开始之前呢,我再多说几句啊,就是我知道啊,很多同学呢,对于昆虫多不大了解,存有偏见,盲目而武断地把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对于害虫的认识就是要杀灭,这是不对的。因此我们举办
昆虫宴,就是要让大家认识到,昆虫还可以为人类作其他贡献,包括害虫。我们的教授周兴苗老师也说了,许多昆虫啊,蛋白质含量高,其所含人类氨基酸数量和种类上超过一般动物性食物,因而具有潜在性经济价值。对于一些有此意向想要抓住机会平步青云、突飞猛进的同学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可以好好把握。最后感谢学校领导,感谢食堂的叔叔阿姨们的大力支持,愿这次昆虫宴取得圆满成功!好了,我的话说完了,大家——开始——尽情——享用吧!”眼镜主席说着,左臂用力一挥,将举着的广告牌扔向了空中。广告牌因为太轻而迟迟未能落地,直到好长一会儿时间过后才落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被杂草淹没。欢呼声起哄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样子,纷纷伸着筷子,向摆在桌上已经放好的那些令人浮想联翩的美食扑去,生怕一点迟疑就错过了这百年难逢的味道。
学生会的成员本来担负的是维持秩序的活计,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也只有佯装着摆摆手臂,做做样子,看见没有急死人的隐患,也就立马由现场负责人变成了食客馋涎欲滴于每一盘昆虫所制作的菜肴而兴致高涨不可自拔了……
孤雁一直在细细思忖刚才学生会主席的那一番话,乍听之下好像合情合理,无可厚非,而且还有其很积极的意义,但是细细一想,却似乎有那么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地方。具体的不舒服的细节在哪里对于孤雁自己也无法详细指出。要想挑出那学生会主席口中的纰漏吧,貌似也没有诟病。只是在面对那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昆虫时,自己能否清楚传统思维模式的不合时宜而风卷残云、一扫而光呢?当然了,这是站在人类的角度来思考,并不是针对雁群本身。对于雁群本身来说,这些个昆虫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可是人类不是大雁,他们有自己固定的饮食习惯,几百万年来都没有把昆虫作为主食的先例,为什么要到几百万年后的某一天突然变更呢?吃昆虫真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吗?它真的能保持生态平衡吗?害虫真的要消灭殆尽吗?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所引领的道路就一定正确吗?既然正确,为什么现在的怪病越来越多?白血病、癌症、禽流感、手足口病、非典型流感、畸形儿、神经母细胞瘤、脑萎缩、尿毒症……而且病毒还在不断变异、进化,人类的医学永远望尘莫及、瞠乎其后,偶尔的骄傲就以为自己所向披靡,天下无双,而结果却往往始终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要到什么时候人类才能认识到这样的做法实在是缘木求鱼、坐井观天、闭门造车呢?还有那种懵懂,这是全人类的懵懂,活在梦中的糊涂,和一无所知的可怕!
因为孤雁听到了某某学生的对话。
“原来蛆虫也这么好吃,我以前以为这种东西是不能吃的呢!”
“既然蛆虫都可以吃,那是不是表明苍蝇也能吃?”
“当然了,没听见教授给我们讲过吗?害虫也能吃的。”
“那这样的话真是太好了,我以后见着苍蝇,就抓着烤着吃了,还有蚊子、蟑螂、壁虎、蜘蛛,啊!把他们吃完了,就再没有害虫啦!”
“哈哈哈,大家加油吧!”
“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目标!”
孤雁感到一阵没来由的觳觫,寒意从灵魂深处冒了出来,而且越来越冷,越来越不自在。他觉得应该马上离开这里,再多呆一下说不定就会死掉了。一切的好奇落下了帷幕,好奇是得到了满足,可心却冷了,看来,自己还是要不远万里去追寻同伴的脚步和那多此一举的叫做“温暖”的东西吧,即使那危险时时刻刻存在并随时随地受着死亡的威胁和包裹,或者生命短暂得只有惊鸿一瞥,那也是值得自己全力付出的,不会后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