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的严峻的形势,李健召开了军事会议。
为此他特地将广州的王韬、张之洞,上海的方举赞叫到南京一起商量对策,统一行动部署。
总参谋部认为,在太平洋西岸,陆战方面中国依然占据绝对的优势。
俄国人不可能在这个冬天有太大的作为,如果他们要出兵新疆或者东北,最早要到春暖花开的时候。
现在西伯利亚正是最寒冷的时候,从莫斯科到中国边境又没有铁路,如果这个时候行军无疑是自杀。
英国和法国在印度的驻军很少,他们这次虽然计划大规模的从本土运兵,但是这需要时间,再说欧洲毕竟还存在着不稳定性因素,他们不能不防。
所以英法两国虽然在海军方面实力强大,但是他们不会,也不敢在中国本土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
李健认为,普鲁士、意大利和奥地利的战争一旦开打,两个月之内必定会分出胜负。
根据薛福成和普鲁士、意大利的秘密协定,一旦欧洲战争结束,普鲁士和意大利就会在欧洲牵制法国。
照这样的估计,李健认为1864年上半年最为重要,只要能够坚持半年,欧洲就会发生有利于中国的改变。
太平洋西岸中国海军现在几乎等于空白。
最有战斗力的就是留在东海没有去北美的天龙号战列舰和李健的老旗舰威龙号。
上海、广州和台湾方面各有几艘轻型巡洋舰。
以这样的实力是无法在中国海和英法开仗的。
太平洋东岸,唐城方面。
陆军方面唐城现在不占优势,美国南北双方联合,他们可调动的能用于唐城的兵力会在30万至40万。
唐城现在所有兵力加在一起不会超过20万,而且士气低下。
海军方面情况比较良好,呤?o指挥的舰队虽然在总吨位上不会比英法美墨的联合舰队大,但是作战能力比联合舰队强。
但是不能排除敌人短期内再次抽调大西洋的海军加强联合舰队的可能。
根据现有形势,李健最后做出决定。
太平洋西岸,陆军必须在这个冬天结束之前基本统一中国在亚洲的领土,军队可以暂时不进入西藏,但是陆军必须控制新疆、蒙古、以及东北。
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做好和俄国人作战的准备。
在沿海地区,陆军要加强海防,台湾和海南岛的造船厂停止生产,尽量把工厂搬迁到广州,不能搬迁的要做好隐蔽工作。
上海的造船厂搬迁到南京。
搬迁工作由方举赞负责。
为了避免敌人打击政府核心系统,政府机构在3个月内搬迁至南京。
搬迁工作由张之洞负责。
海军方面,主要采取近海骚扰战略,避免和敌海军主力交战。
所有大型军舰进入军港躲避打击。
骚扰任务交给鱼雷艇完成。
太平洋东岸,陆军最大的任务是保卫唐城。
陆军必须阻止连续败退的势头,在波特兰或者西雅图阻击美军进一步北上。
唐城地区紧急动员,所有18岁至50岁中国男子紧急征集入伍,加强陆军实力。
海军方面,命令呤?o指挥的舰队在帮助唐城完成防御之后,立即南下寻找敌联合舰队主力决战,尽快消灭敌海军在太平洋东岸的兵力。
然后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支援太平洋西岸。
李健的决定受到所有人的赞同,但是海军丁汝昌表示需要改进。
他认为红军在太平洋西岸的海军战略过于保守,这样的布置只能被动挨打,毫无机动性可言。
反而敌人却可以在几千公里的海岸线上处处给与中国打击。
他觉得红军必须做出适度的反击。
李健询问具体方案。
丁汝昌说,现在英法海军还没有抵达中国海,马六甲海峡还可以随意通行,他愿意指挥天龙号抢在英法封锁马六甲海峡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在印度洋上长期潜伏作战,打击英法军队在印度洋上的海上运输线。
这项提议十分冒险,因为一旦英法封锁了马六甲海峡。
这意味着丁汝昌在印度洋上只能孤军作战,没有后勤保障,没有港口可以靠岸,随时会落入敌人的包围。
只要英法不撤退,丁汝昌就没有返航的希望。
所有人都觉得这项计划过于疯狂。
可是李健对这项提议充满了兴趣,最后批准了丁汝昌的计划,并指示南洋辜家尽最大努力帮助丁汝昌。
在南京的辜紫云随天龙号同行,负责在南洋为丁汝昌提供方便。
会议的最后,李健宣布,鉴于太平洋西岸陆战已无大碍,自己将率詹保柱的第三军主力启程前往北美,援助危在旦夕的唐城。
这个决定李健一个月前已经通晓了参谋部,并由王韬、方举赞筹措运输船只。
但是大多数人表示反对。
总理王韬表示支持。
王韬支持理所应当,因为李健的这个想法就是王韬前段时间鼓动的。
为此,李健在一个月前就命令第三军在南京上海集结待命。
张威最为反对,他认为如今俄国人的海军已经到了日本海,任何海陆运输都存在危险。
作为国家领袖不应该冒这个险。
李健应该留在南京主持全局,他愿意代替李健回北美。
在一片反对声中,李健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他宣布自己将在近期秘密离开,为避免俄国舰队获悉,航行时间和路线作为最高机密保密。
他离开后,军事方面交由张威全权指挥,政府运作由王韬全权负责。
1月29日,李健在上海吴淞口登上威龙号,随行的有第三军两个师的主力18000人。
部队由19艘运输船运送。
随行的还有运往日本的一批武器。
丁汝昌的天龙号和2艘轻型巡洋舰负责护送。
舰队出东海直接前往日本九州岛南端。
1月31凌晨4点,舰队抵达长崎西南海域。
当时整个舰队***管制,静悄悄的航行。
突然在舰队东北方向的海面上出现灯光,应该是一艘军舰。
李健的舰队保持航向加速行驶,但是那只军舰一直尾随。
至天明的时候,在舰队后卫负责监视不明军舰的丁汝昌报告李健那是一艘俄国巡洋舰,估计是在这一带执行侦察任务。
丁汝昌请求前去攻击俄国军舰掩护舰队离开。
李健同意作战请求。
丁汝昌向李健发报告别:“完成掩护任务后我即驶向马六甲。
总司令保重!”丁汝昌指挥天龙号带着一艘运煤船转向迎敌,舰队由2艘巡洋舰继续护航驶过九州岛南端,穿越大隅海峡向北行驶。
丁汝昌迎着俄国军舰开去,原来那是一艘俄国轻型巡洋舰。
但是他航速很慢,并没有发现中国的舰队。
当它观察到天龙号以后,立即掉头高速逃离。
丁汝昌想,俄国舰队主力一定就在附近,或许就在长崎。
如果让他们发现李健的踪迹,情况会非常不妙。
他们可以从九州岛北端进入濑户内海,然后从丰后水道南下拦截李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丁汝昌指挥天龙号加大速度紧追俄国巡洋舰。
那是巡洋舰毕伊苏穆德号。
从吨位上看两只军舰相差无几,天龙号稍大。
但是火力配置和装甲厚度天龙号优于伊苏穆德号。
很明显伊苏穆德号的速度也不及天龙号。
它的速度只有13节,而天龙号最大航速有smenhu.cn节。
很快天龙号就接近了伊苏穆德号。
伊苏穆德号用尾炮射击,天龙号用两舷副炮还击。
但是丁汝昌不急于击沉伊苏穆德号,因为他想吸引俄军主力舰队的注意力。
两舰像猫捉老鼠一般追追打打,很快就接近了长崎港。
果然不出丁汝昌的猜想,俄国舰队主力在伊苏穆德号的呼叫下出现在海平线上。
丁汝昌立即让身后跟随的运煤船掉头离开。
自己却开足马力靠近伊苏穆德号。
5分钟后,天龙号再次靠近伊苏穆德号,这次他用舰首的210mm双联主炮轰击伊苏穆德号。
首炮即击中伊苏穆德号的烟囱,并引起大火。
丁汝昌不肯放弃,继续猛烈轰击。
伊苏穆德号上的大火越烧越厉害,还发生了爆炸。
见伊苏穆德号受伤严重,船体严重倾斜,天龙号转向撤出战斗。
俄国军舰紧追不舍,天龙号以速度的优势和俄舰保持距离向东撤退,双方偶有炮击,但都没有给对方造成伤害。
倒霉的伊苏穆德号却在长崎港外发生连续爆炸,舰长下令弃舰,不久伊苏穆德号沉没。
首战告捷,丁汝昌对这次远途作战信心大增。
俄军舰一直追击天龙号直至天色渐暗,见没有可能赶上天龙号,这才放弃返航。
丁汝昌这次对俄海军舰队的攻击,给俄国舰队一个错误的信息,俄舰队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长崎以东。
李健得以顺利的在江户补给,从容的离开日本前往美洲。
红军舰队在江户受到小松宫以及德川庆喜的欢迎。
李健并没有出面,所以日本方面并不知道李健到达日本的情况。
不过小松宫对中国舰队突然到来依然感到非常惊讶,他没有想到自己才回到日本几天,中国舰队竟然紧随而至。
当然他对红军的作战行动并不清楚,见中国人对到达江户港口很低调,大批舰只并未进港,只是让补给舰船进港快速补给。
岩苍具视作为运送日本物资的押送人在江户登陆复命。
他自在中国登船后就没有再见到土方岁三,因为土方岁三在中国即表示愿意跟随李健不再回日本。
所以岩苍具视一直认为土方岁三仍然留在了中国,并不知道其实土方岁三一直和他呆在同一个舰队里。
半日后,土方岁三立在威龙号船尾,目视久别的家乡渐渐消失在海面,跟随李健前往北美。
2天后,俄国舰队得知消息赶到江户,但是毫无中国舰队的踪迹。
日本人对中国人舰队的去向说法很多,不能有肯定准确的情报。
虽然他们判断大多数情况中国人应该去了北美,可是俄国人决定不予追赶。
俄国人将在日本发现中国运输舰队的消息向英法作了通报。
英法决定联合俄国对日本施压,要求日本对中国宣战,对联军提供军事情报以及港口补给,不然将对日本进行报复。
日本方面表示反对。
2月4日,意大利和奥地利首先开仗。
意军主力部队10万人,名义上由国王统率,实际上归参谋长拉马尔莫拉将军指挥,从曼图亚(Mantova)出发向维罗纳(Verona)发起进攻。
另一路,恰利季尼将军统率的一个军约9万人,从博洛尼亚(Bologna)和费拉拉(Ferrara)地域向前开进,准备对奥军的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
而奥地利在意大利境内只有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的smenhu.cn万人的南线军队。
从兵力上看,意大利占据明显优势。
在战争还没有爆发之前,玛丽安妮曾问过薛福成,哪一方会胜利?薛福成说他认为意大利很有可能胜利,因为奥地利人的大部分兵力必须用于对付普鲁士,而且意大利有比奥地利强大的多的海军。
可是他又说,李健曾对他说过,意大利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他不可能单独打赢任何一场对外战争。
鉴于李健的话从未落空过,他对意大利人的胜利持悲观态度。
玛丽安妮是个有主见的人,她自然不会相信薛福成的话,她认为那只是李健的一个笑话,不过她不明白为何李健要如此贬低意大利人。
为此在都灵她还询问了加里波第的意见,加里波第证实李健曾经开过这样的玩笑。
不过他仍然认为意大利可以胜利。
当然他不愿意看见李健的预言成真,在意大利境内他再次组织了志愿军,准备进入意大利北部作战。
2月15日,意大利陆军果然在维罗纳东南的库斯托扎意外失利,被迫撤退到克雷莫纳(Cremona)地区。
普鲁士也在南线与奥地利陷入僵局,难分胜负。
不过意大利人拥有相对强大的海军,他们试图利用海军优势,在海上寻求胜利。
17日,拥有12艘铁甲舰、16艘木壳蒸气机军舰的意大利舰队在佩尔萨诺海军上将率领下从安科纳(Ancona)出海,向利萨岛发起进攻。
18、19日两天,意大利舰队对利萨岛进行炮击,守岛的奥地利军队有3000多人,作战非常顽强,用火炮击伤了意大利一艘铁甲舰。
但是形势对奥地利不利,利萨岛岌岌可危。
在意大利舰队准备组织再次进攻时,奥地利舰队于20日拂晓赶到。
奥地利海军仅有7艘铁甲舰,其余均为木质军舰。
舰队由海军上将特格特霍夫率领,从距离利萨165海里的波拉港赶来。
到达利萨附近海域后,特格特霍夫将舰队也编为纵向排列的3个“V”字形的楔形阵。
下午1时,佩尔萨诺将意大利舰队的铁甲舰编成纵队迎战奥地利舰队,其他的非铁甲舰均未参加战斗。
在双方舰队相遇的紧急时刻,佩尔萨诺却突然把旗舰从“意大利”号转移到阵形之外的“铅锤”号上,致使意大利舰队的纵形阵出现了一个缺口。
采用楔形横队的奥地利舰队则抓住这个机会,特格特霍夫率领全部由铁甲舰组成的第一个“V”队冲乱了意大利舰队的队形,接着双方开始了一场混战。
战斗中“铅锤”两次试图撞击奥地利“凯撒”号,但都未成功,反而被“凯撒”号逐出战斗。
而奥地利舰队旗舰“斐迪南德”却在烟雾中撞上了“意大利”号的舷侧,“意大利”号随即失去控制,而其前方的航路又被另一艘奥地利军舰封住,在不得已后退时,“斐迪南德”又用全速撞上了它的右舷,造成舰身严重倾斜,大量的海水从破口处涌入,几分钟后,“意大利”号连同上面的400余名官兵一起沉入大海。
意大利铁甲舰“巴勒斯特诺”号也在混战中中弹起火,于下午2时30分爆炸沉没。
至此意大利舰队败局已定,佩尔萨诺被迫下令退却。
而奥地利舰队由于也有数艘军舰负伤,因此未对意大利舰队进行追击。
这次海战意大利舰队遭受重创,损失了3艘铁甲舰,1000余名官兵。
比陆战更加失败。
意军被打得惨败,以致达到无力再战的程度。
意军的惨败使普军迫敌两线作战的战略计划不能实现。
俾斯麦对自己的盟军如此缺乏战斗力感到十分恼火,但却无可奈何。
奥地利和普鲁士的战争形势变得微妙起来。
普军西线兵团冯·;法尔肯施泰因将军率领普军5万余人,在朗根萨尔察附近地区大败汉诺威军队,进而围困了汉诺威城。
汉诺威王奥格尔格宣布投降。
尔后法尔肯施泰因挥师南下,准备先占领法兰克福,随后向巴登和符腾堡进军。
可是东线的普军形势不妙。
2月20日,匈牙利决定出兵帮助奥地利对普鲁士作战。
奥地利得以派遣预备队增援萨克森州德累斯顿一线的西线战场。
奥地利的主力都在这一地区。
贝奈德克率领的奥军主力,共6个军28万余人的北方军团,严阵以待。
普奥双方现在都想尽快决战。
对于奥地利来说,普军在西线节节胜利,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都受到威胁。
加上背后意大利人很可能会重新发动进攻。
对于普军来说,军事上外线作战必须速战速决。
政治上也必须尽快决出胜负,以免法国后悔,放弃中立插手战争。
其实如果奥军从战略上看清这一点的话,他们可以占据主动,可惜,奥军主帅不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
奥军在意大利获胜后,并没有继续发展攻势,而是放弃了威尼斯,只留少量兵力驻防,将大部分兵力迅速调回多瑙河沿线,以支援形势紧迫的北战场作战。
所以西线战场是完全可以得到稳定的。
在东线战场,按照战场发展趋势,只要奥军利用北面克鲁什内山脉和西北面厄尔士山脉地形险要,普军行军困难之机,扼守山南各隘口,完全有把握将普军各个击破。
至少可以拖延时间,等待有利时机。
至于背后的意大利人,除了加里波第率领的志愿军在北部意大利山区小有胜利,其主力已经无力再战。
在短时间内不会对奥地利构成威胁。
22日,普军东线第三军团易北河军团占领了德累斯顿,随后和第一军团会师。
此时奥军正由摩拉维亚向西北方向边境开进,毛奇果断命令太子腓特烈率领的第二军团翻越苏台德山脉对奥军侧后进行突击。
第一和第三军团正面迎敌。
果然奥军没有能利用机会将普军阻截在山北,然后实施各个击破。
25日,普军顺利地通过了山地,进入山南地区,奥军丧失了最好的机会。
贝奈德克率领奥军主力,企图在两路普军之间选其一路,集中兵力予以打击。
26日,奥军主力一部阻击普军第二军团,结果被行军疲乏的普军意外打败。
普军两面钳形攻势渐渐形成。
贝奈德克只能率奥军主力向东南退却,以逃避普军的钳形攻势。
贝奈德克犹豫不决的指挥使普军占据了上风。
在北美,胡安偷袭萨克拉门托果然没有成功,美军有2万人驻守在那里,而且加强了城防共事,在伤亡了几百人之后,胡安决定放弃。
他在萨克拉门托附近地区进行不断的外围骚扰,但是从美国东海岸开到的北方军队和南方军队依然源源不断,萨克拉门托的美军兵力不断扩大。
胡安身陷敌后,没有后勤补给,随时会被包围歼灭。
于是只能放弃萨克拉门托,沿铁路向北撤退。
沿途他不断的破坏通向西雅图的铁路。
这条铁路在不久前刚刚被汤姆破坏过,美国人刚修好它,胡安却再次将它破坏。
格兰特对此很恼火,铁路的破坏大大延迟了美军的进军速度,胡安的存在令他如坐针毡,他立即组织了南北两路骑兵对胡安进行围剿。
北路由已经行进到波特兰以南的北方军队组成,薛尔曼任总指挥。
南路由行进至萨克拉门托南方军队组成,艾伯特·;约翰斯顿任总指挥。
一共2万多人。
身陷敌后缺少情报的胡安对此全然不知。
格兰特的分兵使得进攻唐城的计划不得不停顿下来。
汤姆在西雅图以南的波特兰得以喘息的机会。
冬天的寒冷使双方都面临艰难。
特别是胡安,越向北行军越困难。
长途的航行加上连续的作战和行军,很多战马和士兵患病。
艾伯特·;约翰斯顿的骑兵也追了上来,两军发生战斗,双方骑兵军团都有损失。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胡安离开了铁路线向海岸线靠拢,并且呼叫呤?o舰队前来支援。
约翰斯顿跟随而至,最后双方在加利福尼亚北端海岸线上的克拉马斯河入海口附近展开决战,薛尔曼的骑兵兵团也及时赶来助战,从胡安侧翼发动进攻。
当天气温大约在0度左右,太平洋吹来的海风强劲寒冷。
美军除了兵力占优,在地形上也占据优势。
而风向对胡安极为有利。
面对强敌的包围,胡安背水一战。
胡安的骑兵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在不利的情况下爆发了顽强的斗志。
战斗进行的激烈而残酷,大批士兵阵亡。
胡安率部分主力竟然击穿了正面约翰斯顿兵团的进攻。
正面的美军被打得溃不成军,四处逃窜。
然而薛尔曼的骑兵兵团突破了胡安兵团的侧翼防线从侧后突入胡安兵团。
胡安的阵线全面崩溃,部队被一切为二。
幸亏呤?o舰队及时赶到,利用舰炮对胡安进行支援。
美军在炮击之下损失惨重,不得不远离海岸线,胡安得以在海边重新组织部队。
当天夜里至第二天白天,胡安在海军的掩护下登舰撤离。
美军惧怕舰炮的威力和胡安兵团彪悍的作战风格,没有展开追击,听任胡安离去。
此战结束,胡安兵团损失了一半兵力。
双方各阵亡5000。
2月底,胡安兵团从海路撤退到唐城接受休整。
胡安在加利福尼亚的作战虽然没有改变唐城不利局面。
但是有效的遏制了美军的进攻速度,最重要的是北美红军的士气得到振作,为接下来的城市保卫战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但是唐城的形势依然令人担忧。
美军在波兰特以南已经集结了20万人,还在继续增兵。
而波兰特的守军只有10万,身后的唐城已经没有更多的兵力可以支援。
鉴于这种形势,刚到唐城的汉斯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建议汤姆继续向北撤退,撤退到西雅图重新布置防守。
汤姆以南京最高军事会议决定在波特兰防守为由拒绝撤退。
汤姆的南线兵团参谋长吴届生很同意汉斯的建议。
西雅图西面濒临大海,红军可以充分利用海军的优势帮助防守。
汤姆也知道在西雅图防守的优势。
他拒绝这个建议的原因很复杂。
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再撤退会影响刚刚恢复的士气;他想节节抵抗尽量为唐城争取时间。
再说,波特兰背靠哥伦比亚河,一样可以得到海军的支援。
还有就是面子问题,现在西雅图的城防司令是杨虎生,当初是汤姆故意将他排挤出南征兵团让他防守西雅图,谁能想到这么快汤姆就撤退到了西雅图。
这对汤姆来说是极大的羞辱。
所以他坚持在波特兰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