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攻守酣战(1 / 1)

第三十四章 攻守酣战

上一章说到,李弥带领北梯队人马“反攻云南”来到了中缅边界的小山寨邦桑,专等南梯队的消息,准备等南梯队发起佯攻后,把共军主力都给吸引到南边去,他李弥就可以在北边实施真正的军事攻势,掠地夺城,捞取好处。可是李弥的北梯队人马在邦桑等了整整五天,得到的消息却是南梯队进攻失利!本来南梯队主要负责佯攻,又不是要打什么硬仗,怎么会失利?

原来,这位南梯队的总指挥,台湾派来的军政要员吕国铨是个贪财的人物。他这次来金三角的目的就是要借机发财。虽然他吕国铨也是行伍出身,跟着蒋介石南征北战干了几十年,但他早就领教了解放军势如破竹般的凌厉攻势,早已厌倦了打打杀杀。在国共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刻,他也曾暗自脱离军队做了几笔生意,赚了一笔横财。撤退到台湾以后,他看到好多当官的突然之间都发了财,这些人花钱阔绰,无所不能。已经尝到了赚钱甜头的吕国铨做梦都想着发财。这一次让他来到了金三角,算是天赐发财良机,吕国铨怎能轻易错过?

吕国铨是李弥点了名要过来的将军。早在1949年解放军渡江作战时,吕国铨作为中央警备部队的副团长,带领着人马负责掩护国民党中央机关撤退时,曾被解放军困在闽、浙、赣边区的一片大山中。就在他弹尽粮绝,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李弥领着几千人马去闽西、江西一带扩军路过这里,给李国铨解了围。

逃了活命的吕国铨当时不愿意继续跟着李弥去云南打仗,不久就带着手下几十号人马辞别李弥去了台湾。因吕国铨掩护中央机关撤退有功,受到蒋介石嘉奖。

这次“反攻云南”的作战部署,吕国铨早就料到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他带兵从缅甸大其力的残军驻地出发后,根本就没有跟随着部队进入云南,而是躲在边境线缅甸一侧某一个集镇内,与一位华侨商人谈他的生意,他让其他人代他指挥作战。

主攻部队北梯队已经在中缅边界等了好几天,马上就可以进入云南境内。万事俱备,就欠南梯队的这股东风了。但是南梯队的失利却给“反攻云南”计划当头一盆冷水。如果反攻计划尚未执行就彻底流产,至少没法向台湾交差。李弥变得急躁起来。怎么办?箭在弦上,又怎能不发?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李弥只好果断下令:北梯队过境,从缅甸一侧迅速北上,攻取沧源县城!

李弥知道,此战至少要攻占一、两个中国县城,要不然此行就会完全失去意义。

“这个吕国铨,非将才也,真不知道他身上还有没有军人的血性。”李弥一边指挥部队向沧源进发,一边在心中大骂吕国铨。

在缅北的丛林之中行军,山高林密,山路崎岖,前进的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虽然从缅甸的邦桑到沧源县城不过一百多里路,但是就这一百多里,足足让这支主攻部队走了两天还没有走完一半路程。李弥非常着急。因为他的北梯队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支队伍在中缅边界活动,要想较长时间保持军队行动的秘密是不大可能的,必须赶在解放军侦知他的目的、调兵完成对北梯队阻截部署之前,攻占云南境内一到两个县城。所以,他一个劲地催促部队加快行进速度。

北梯队在李弥和李国辉的指挥下,在密林中直奔向北。前进中虽然遇到许多天然阻力,好在北梯队的这些人都是丛林战的精兵强将,又加上准备充裕,所以,三天后,也就是1951年4月24日上午,北梯队终于抵达中缅边境缅甸一侧的孟茅。李国辉先派出侦查人员深入中国境内查看情况,当得知中国一侧没有设置兵力,没有遇到异常情况后,当天下午,李国辉就带领着北梯队的先锋营进入了中国境内沧源县的雍和乡。

此时的云南省虽然已经被解放军全部解放,但云南省全境地形复杂,特别是云南省西部,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民族众多,居住分散。数百年来,土匪和土司等地方武装横行乡里。此时的解放军主力部队正忙于剿匪和组建地方新政权,边境设施建设和边境线正常守卫还没有真正实行。又加上国民党残军的南梯队正在南边境线一带捣乱,许多主力部队还真的被调动了过去。所以,残军北梯队越过边境线时,似乎没有受到什么阻力。

国民党先遣部队偷偷越过国境线,在边境小寨孟茅附近顺利通过,没有遇到解放军阻力。李国辉等人逐渐放开了胆子。可是,就在这些残军先头部队正要进入雍和乡时,驻守在雍和乡附近的解放军边防哨卡马上就发现了从缅甸丛林中越境而来的敌人。

这个边防哨卡设立在一个叫做曼松山寨前面的山坡上。解放军驻曼松哨所只有一个排的兵力,当他们发现了越境的国民党部队以后,首先派出一人去雍和乡乡公所送情报,剩下的人立刻做好战斗准备,决定要以石头碉堡作为主阵地进行顽强抵抗。

那座石头碉堡,其实就是战士们修筑工事时,搬来石头临时搭建的防御工事和休息场所,并不是一座像样的正规建筑。

李国辉命令:这里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一定要拔除这颗钉子!钱运周等人马上就来到了这所哨所前的一片空地上查看情况。国民党残军一看这个哨卡只有这么二十几个人在守护,放心了许多。他们准备对曼松哨所发起强行攻击,一场激烈的攻守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钱运周指挥特务大队和士兵把哨所团团包围。虽然国民党官兵已经知道共军只有一个排,但是残军官兵们的行动还是十分小心谨慎。因为这里毕竟是大陆,对手不是那些只会无目的乱放枪的老缅兵或者土司兵,他们是能够致人于死命的一颗坚硬的钉子。

残军士兵们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向碉堡摸过去。突然,一群隐蔽在阵地前石缝里的小鸟被进攻士兵惊飞起来,它们在干燥的空气中使劲拍打着翅膀,把受惊吓的仓皇出逃和不安心情以声声尖叫的形式表现出来,撒落在这片阵地上,给这片阵地罩上了一层阴森恐怖的阴影。

那座青黑色的石头碉堡像一头怪兽,披着一层淡薄的晨雾横卧在山坡上,一只只黑洞洞的枪眼犹如一双双仇恨的眼睛,让进攻的人感到心惊肉跳。钱运周从望远镜里看见碉堡外围还有许多障碍物,碉堡附近的树丛中还有新掘的战壕。一部分解放军在战壕里也隐蔽得很好,看不见人影晃动。

钱运周指挥着人马不断向碉堡靠拢。碉堡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只剩下几百米距离,敌方阵地上还是没有动静。钱运周顿时感到后背上有些发冷。这是一场正规战,作战双方已经是较量了几十年的老对手,彼此熟悉得就像一家人一样。因此,不能像对待缅甸国防军那样,决不能对这二十多人麻痹大意。

共军好像也在有意折磨这些残军官兵的意志,阵地上和碉堡里都不见一个人影,只见从一个个小洞里伸出一支支黑黝黝的枪口。这些枪口就像是盯着人的眼睛,慢慢转动着一言不发,保持着沉默。越是保持沉默,进攻者就越是紧张,谁都知道,距离越近,打得越准。进攻的国民党残军士兵都把头埋在地上,不敢轻易露出来。好像人人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虽说解放军只有一个排的人,可是只要枪响起来,谁又能担保自己的脑袋不被瞄上的枪口打穿几个窟窿呢?……

终于“砰”的一响,共军阵地上开枪了!这枪声使碉堡外进攻的人精神一振,凝固的空气总算破碎了。不过这一枪实在太差,像是走火,因为子弹并没有射向人体,而是滴溜溜地钻进泥土里去了。钱运周等人松了一口气,他们把头从地上抬起来张望,看见解放军阵地上有一支枪口冒出一缕细细的青烟,可以想象,那一定是一个惊慌失措的新兵因为太紧张而走火。临阵走火,这说明他们心里也很害怕!于是进攻一方士气大振,嗷嗷喊叫着弯腰冲锋。

阵地上顿时枪声大作。进攻的部队士兵刚一抬头,就被雨点般的子弹打成了烂西瓜。而进攻的部队也不示弱,他们仗着人多,寻找有利地形进行还击。战场形势变得对防守一方十分不利,尽管解放军这边顽强抵抗,但是毕竟双方力量悬殊太大了,所以第一轮进攻下来,国民党残军就打死了好几个坚守阵地的解放军战士,占领了外围阵地,把剩下的解放军全都逼进碉堡里去了。

占领了碉堡外围阵地的钱运周示意先停止进攻,他让士兵喊话:缴枪不杀,国军优待俘虏!

碉堡里面有人大声回骂:你们早晚是我们的俘虏,别执迷不悟了,赶快放下武器缴枪投降,投降才是你们的唯一出路。

这时李国辉也上来了,他听出碉堡里对方喊话的是个河南口音,就对钱运周苦笑道:“这才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妈的!战场上和老乡相见,休怪我无情,给我轰老乡几炮!”

钱运周等人撤出碉堡周围。随着山坡下面迫击炮的发射,爆炸的炮弹将不结实的碉堡掀开一角,碉堡石墙被炸塌,一些残肢断体被气浪血淋淋地抛到阵地外面来。国民党官兵欢呼起来,他们受威力巨大的炮火鼓舞,挺直腰来向碉堡进攻,并欢呼着:解放军这回真的要完蛋了,弟兄们都不要害怕,那边只不过是一头头死老虎,谁先冲上去谁就能拣回胜利果实。赶快往前冲啊!

顽强的解放军还有一挺机枪在废墟中射击,零落的步枪也向进攻者表达誓死坚守阵地、决不投降的决心。冲在前面进攻的许多国民党士兵被打死,搜索大队长马守一也中弹身亡。进攻的人群仍然呐喊着,像潮水一样扑向孤零零的半壁石头碉堡。对于残军官兵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胜利眼看就要到手,敌人马上就要被全歼,反攻大陆首战告捷的电报立刻就要飞向台湾。国民党打了许多年败仗,逢共必败,这回他们要向老对手讨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就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意外发生了,进攻的国民党残军身后突然飞来一阵劈头盖脑的手榴弹,就像晴空万里下起的冰雹一样。手榴弹猛烈的爆炸声打乱了进攻队伍的兴致,就连正在督战的李国辉也差一点儿被弹片击中。咦!这是怎么回事?难道——

卷地硝烟起,山峦抖颤倾。

边关攻守战,莫是降神兵?

借用名著章节后的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