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 金刚经(1 / 1)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所记载。是大乘佛教般若系重要经典之一,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传入中原。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波罗蜜,梵语,意为到彼岸。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顽强、坚固,能断一切烦恼。《金刚经》是中国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之一。

该经书认为,众生与修行者最大的差别,在于众生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而轮回不断,而修行者能于佛法中逐步领悟并离此四相,直至证悟原始佛性。具体来说,“执我相”即因我执而有自我意识,凡事都以我为出发点;“执人相”即因有我相,而产生七情六欲等变化;“执众生相”即因执有人相,而产生众生个体之间有复杂的因缘交错;“执寿者相”即由因缘所生而不断生灭,可推至前无始无明与后无始无明,永无止尽。其中,执人相、众生相者,为“法执”,意即对一切相对变化映射有所执著;执著寿者相,为“空执”,意即陷于任何种类的相对变化里于前无始无明与后无始无明之间,无法遁脱因缘假合。

破除“四执”的唯一途径就是“般若”。般若,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不是通过思想可以得到的,只能通过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来求证到的。一般说来,“般若”包含有五种,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实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人们的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象的范围。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研究的。“实相般若”是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境界般若”,指真悟道者,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而是自我本有潜能的爆发,一通百通,无所不知。“文字般若”,不是凭聪明得来的,是悟道之后的自然流露。以至于凭借自身定力与般若智慧,过去千万生读的典籍文字都会自然显现出来。“方便般若”,就是大智慧。比如,把最难懂的东西用特殊的一种方法,让别人一听就懂。“眷属般若”,是跟随悟道的智慧而来的,佛学名辞叫行愿,用现在的观念来说,是属于行为方面的。也就是说,自然发起道德行为,一个人自然就成为至善的人。一个修持的人,如何布施,如何守戒,如何忍辱,如何做到禅定的修证功夫,然后才能大彻大悟而成佛。所以在般若的前面,就有这五个相关的眷属,也就是五个行愿,称为“眷属般若”。

《金刚经》的主旨思想集中体现在其最后的四句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讲的“有为法”指的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因缘和合而成的事物及其表象,这些事物的出现与存在均是以内因外缘等为条件的,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事物也就不再存在了。一切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如同梦幻泡影,终会消散。人们对真理的体会在于刹那间顿现的永恒,而不是刹那本身。正如,惠能禅师提出的“于相而离相”的禅宗宗旨所讲,对于事物的认识应该来源于事物的表象,而不执着于事物的表象,应该由自性出发,以定慧为本,发般若智慧关照事物的内因外缘,体会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从而不为表象所迷惘。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觉顿悟”。如果只是隔离外相,置己于孤寂,则是执着于空,也就是禅宗所讲“着无记空”。以此修行,就是空心静坐,陷于“空执”,于修行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而,禅宗自以《金刚经》为最主要典据后,不执著于僵化的经文教义,而重视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眼耳鼻舌身意六门为途径,从人生诸相入手,突破我执、法执、空执,直至圆明觉悟,堪称智慧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