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 易经(1 / 1)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相传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属于帝王之学,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规律理论的书籍。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卦名”、“卦画”、“卦辞”、“爻辞”组成。“爻辞”是说明六十四卦中各爻要义和判断吉凶的文辞,“爻题”是说明爻在卦中的位置和阴阳性质的。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传》总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用来诠释“经”的内容。

其中,《彖》是专门对《易经》卦辞的注释;《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系辞》,分为上、下两篇,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的必读之篇。《系辞》不仅总论了占筮的大义,而且诠释了卦爻辞的观念,阐发了《易经》的基本原理,将《易经》由一部占筮著作提升为哲学著作,是《易传》哲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历代学者通过对《易经》的不断钻研,总结出了著名的“易道三原则”,即“变易”、“简易”和“不易”。所谓“变易”,是讲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在变化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世上最为不可能的事情就是维持现状。学《易经》就是要让自己知道这个“变”,适应这个“变”,最终能够引导这个“变”,从而到达“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境界。“简易”是指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能够完全理解它之后,就会变成为平凡而简单。如果你对一事的理解还是非常繁复,对一物的使用条件要求还是十分苛刻,说明你还没有真正地掌握这一事一物的真谛所在。“不易”,也就是“万事万物尽在变中”这一真理是永恒存在的。这是《易经》的三个基本原则,学易之前必须先要懂得,并逐渐体会。

就哲学角度来讲,《易经》虽说讲求刚柔相济,但仍以阳刚一路更为推崇,这一点是与老子“贵柔”的哲学理念相区别的。《易经》所提倡的“阳刚”代表了一种积极的手段,强调因时、空各异而方法不同,并不是一味的盲目积极,而是一种具有策略、顺应潮流的积极,如何进行这个变化则是《易经》所要讲的核心内容。此种“刚中带柔、顺时应地”的处事风格和老子“贵柔处后、以静制动”的应变策略相得益彰,成为了支持中华文明不断向前的最为重要的两股哲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