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老子(1 / 1)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一书。《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该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道经》三十七章在前,第三十八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八十一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上下共五千余字,故又称“老子五千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作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此外,《道德经》中还包含了大量对于矛盾关系的研究,肯定了矛盾对立体中对立双方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如,认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的统一体,“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然而,老子在政治学和方法论上最为主要的贡献则是在于其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在西汉初年,该主张被奉为汉王朝的根本治国方略,极大地缓解了百姓生活的压力,促进了战争创伤的愈合,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司马谈在《六家指要》中讲道:“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其实质是:强调君主治理国家时应该遵照“道”的特性,即抛弃已有的成见和桎梏,着力于发现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民众意愿。可见,“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因时因势而为,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依据“道”的特性,以“无为”为手段,达到“事少而功多”的理想效果。随后出现的道家经典《阴符经》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念,提出了著名的“盗机”理论。所谓“盗”,即悄然利用的意思,因不为人知、难于察觉,故称为“盗”;所谓“机”,是指时机、机宜,指天道运化之初萌,人事变动的征兆,皆因隐蔽难察,故谓之“机”。形象地讲,“机”就是“太极图”中阳极转阴、阴极转阳的两个拐点,“盗机”就是要凭借决策者过人的洞察和预判能力,在事物的萌芽阶段(萌是即将出现,芽是小而未觉),运用智能,抓住时机,在常人不知不觉之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借助阴阳更始的力量,乘势而上,攫取利益于将来,达到事少而功多的效果,这也为老子的“无为”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使其实现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