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省安泽县)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国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着突出的贡献。著名政治家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又因为韩、李二人均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得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但大多数专家仍认为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儒家最为杰出的代表人。
荀子学识渊博、勇于创新,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博采各家的长处加以改良而化为己用,建立起属于自身的思想体系。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内容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诸多领域。《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在自然观方面,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客观存在,而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人类社会应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繁荣发展的真知灼见;在人性问题上,其提出了著名的“性恶论”,主张人性由“性”和“伪”两部分组成,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此外,在其著名的《劝学篇》中,集中论述了其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博学并时常检查、反省自己则能“知明而行无过”,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同时非常重视导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荀子先进的教育思想对于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
荀子的思想体系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具有其独特的见解,故而自成一说。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角度出发,重视社会秩序,体现了更多的现实主义因素和政治学气息。孔子思想以“仁”为中心,孟子思想以“义”为中心,荀子继二人之后又提出“礼”的观点,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荀子认为:人性分为“性”、“伪”两部分,“性”是人先天的动物本能,是恶的;“伪”是人后天的礼乐教化,是善的。“性”的实质是各种欲望,如果顺从性,人就会为满足欲望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天下大乱。圣人知道“性”是恶的,所以创制礼义道德,“化性起伪”,用“伪”取代“性”,使人们趋善、社会向前。因此,人们有了道德(义),就能组成牢固的社会,使人的力量大增,社会才能够繁荣发展,这就是“伪”的作用。“伪”(礼义道德)能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证人类的生存。不难看出,孟子的理论强调了社会一员的主观能动性;荀子的理论则着重于教化的客观带动性,分别侧重于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正如《易经》中论述的“先天”与“后天”的问题,二者从形式上皆然相反的,但根本上讲却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关键要看能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适不适合教化对象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特点。总之,荀子理论体系包含了一定的法家思想元素,体现了战国西汉之交时“儒法合流”的思想发展趋势,具有更强的现实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