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 隆中对策(1 / 1)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为彻底扫除袁氏残余势力、肃清北部边疆,亲率大军远征乌桓,并采纳了郭嘉“长途奔袭”的建议,出其不意,大破乌桓军,阵斩戎首蹋顿。胡、汉降者二十余万,袁尚等人远奔辽东。后来袁氏兄弟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所杀,曹操终于统一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同时其大量征用河北的义士名流到许州供职,实行减免赋税的政策来收揽民心,将河北逐渐转变为自己稳固后方。

与此同时,曾作为袁绍的偏师协助刘辟出袭濦、强诸县的刘备,因被曹军名将曹仁的铁骑突袭所败,只得逃亡荆州、投靠刘表,以求一夕之安。到达荆州后,百折不挠的刘备再次展现出了自身强大的人格魅力,收服百姓之心,广揽世人之望,大有东山再起之势,但是苦于没有自身的根据地和长远的战略计划而常常心中郁闷,急待一位王佐之才为其指明方向,共图大业。后来,刘备通过徐庶和司马徽的举荐,得知隆中有位贤士名叫诸葛亮,精通安邦定国的韬略,具有经天纬地的才干,故而三次亲往,向其请教天下大势,这就是“三顾茅庐”典故的由来,后经《三国演义》的大力渲染,刘皇叔与孔明先生的肝胆相照已然深入人心,成为了君主礼贤下士的经典案例。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孔明先生在刘备兴复汉室的雄心壮志的感召下,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根本,再夺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克复中原”的战略构想,史称“隆中对”。“隆中对”既有诸葛亮对当时时局的看法,又是针对刘备集团缺乏根据地这一窘境而提出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图霸设想。概括起来,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点:其一,纵观天下形势,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只可为援而不可图。相反,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天下的枢机;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而割据荆、益二州的刘表、刘璋昏庸无能,刘备可避实击虚、兼弱攻昧,伺机夺取作为自己的根本,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其二,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的声望,打出复兴汉室的旗号,招揽贤才猛士,内修政理,逐步扩大自身政治影响,充实集团经济和军事实力。其三,妥善处理对内对外关系,对外争取孙权,与其建立起“抗曹联盟”,对内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以解除日后北伐的后顾之忧。满足了这三点条件,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亲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夹击曹魏,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刘备听后,非常赞同这一战略谋划,并请其出山,诸葛亮也就成为了刘备的军师,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隆中对策”。

从客观上讲,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是很实用的。特别是在“如何取得根据地”的问题上讲得十分透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维度对于曹操、孙权、刘表和刘璋等多派势力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其中还渗透了对于各领导者自身能力的判断,认为曹操、孙权两派势力已经具有的较深根基不宜急切图取,而荆州、益州机会相对较多,并得出了“避开曹操、联合孙权,兼并二刘,进则克复中原,退则三分天下”的战略设想。刘备是个极其富有韬略和君主气的人物,手下的关、张二将也俱是当世名将,之所以一直不得发展,建立不起自己牢固的根基,飞刀以为主要有两大原因:“势单力薄”和“处于斗争中心”。“势单力薄”指的是,刘备虽是皇室后裔,但家事已经非常没落了,沦为平民阶层,以编织席贩履为业,在当时的政界没有什么关系,很难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与袁绍、曹操相比),所以起兵后发展非常慢,多是寄人篱下。“处于斗争中心”则是指,刘备势力始终游弋于中原地区,当时群雄逐鹿,兼并激烈,对于刘备如此的弱小者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与孙氏相比),只得东奔西跑,四海为家。而孔明先生正是看出了刘备集团发展的致命瓶颈,采取了“放弃中原争斗,离开是非之地,利用身在荆州的地理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向西南发展”的策略,这“一弃一取”既体现了“避实击虚”的孙武军事思想,又兼具了“兼弱攻昧”的春秋韬略精髓,可谓是一步“平中见奇”的妙招。其实,后世很多人都认为这个“隆中对”不是什么奇谋妙策,没什么大不了,一般人也能想到。飞刀则认为,运谋取势的关键不应该单纯在于计谋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而更应该着力于计谋是否合乎时宜以及合乎自身的条件和对手的特点,重视其本身的实用性与应用价值,单纯是为了展示自身智力才华的用谋划策是大可不必的。孔明先生正是利用了刘备先于曹、孙两家到达荆州的有利时机,巧夺荆州,充分发挥荆州毗邻益州的地理优势,隔吴、魏而独有益州,在局部获得了天时地利的支持,最终顺利地形成了“鼎足三分”的局面。因此,战略无疑是成功的关键,一次成功的战略谋划真的可以减少日后很多战术上的纠结。如《孙子兵法?形篇》所讲:“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凡事如是,没有什么策略是尽善尽美的,“隆中对”亦是如此。因为该对策是诸葛亮在隆中时,对于时局的一个大体判断,缺乏实践与信息的支撑,所以有些地方并不完全客观。比如,孙刘联盟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的问题,秦川、荆州两路攻魏时兵力过于分散的问题,都是值得商榷的。这也是我们日后分析“鼎足之势”形成原因时重点关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