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前期,曹操秉承“主动防御”的理念,主动出击,采取“声东击西、利诱歼敌”等手段,不断消耗和歼灭袁军先头部队,连斩颜良、文丑两员名将,极大地挫动袁军的士气,得胜后曹军又主动退回官渡进行防御。白马、延津的两场失利极大地激怒了袁绍,使得其既没有采纳“拒险固守,以奇兵趁虚迭出,骚扰河南”的疲敌策略,也没有采取“分兵掠地、逐渐蚕食”的方式稳步推进,而是放弃粮草、物资、人力等的优势,孤注一掷,倾国挥师南下寻求与曹操决战。此时,沮授强烈反对袁绍与曹操进行决战,其认为:袁军人数虽然众多,但战斗力和意志力不如曹军,而曹操的财力物力(特别是粮草)大大不如袁军,相比之下,曹军利于急战,袁军利于缓搏。如果袁军能够避免决战,转而采用持久的消耗战,旷以日月,则必然胜利;相反,如果袁绍急于一役定乾坤,这其中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战争的结果也将变得难于掌控。袁绍并没有接受沮授的建议,但其也深知官渡决战的决定性意义,事关袁、曹双方的命运与天下的走势,故而采取“联营递进”的方式,率军缓缓逼近曹操控制的官渡地区。建安五年(200年)八月,袁军主力抵达官渡,依沙塠为屯,军营声势浩大,东西绵延数十里,与驻守此地的曹军主力形成对垒之势。
其实,沮授“曹军利于急战,袁军利于缓搏”的判断是相当精到的,曹操看到袁绍在白马、延津两场失败的调动下南下决战,便利用这个以逸待劳的机会,发动进攻,试图先发制人,乘屡胜之势,给初处战地的袁军迎头一击。然而,事与愿违,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军此次主动出击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士卒伤亡很大(伤者十二三),只得退回营垒、坚守待机。不过曹操是个非常重视治军和善于治军的人,他手下的部队断不会因为眼前的一两次挫败而一蹶不振。《三国演义》中多言袁绍是无谋之辈,但据飞刀看来,其“联营递进、反客为主”的方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至少遏制住了袁军的两战皆败得颓势,与曹军成功地形成了对于袁军相对有利的相持之势,使得曹操“以逸待劳、速战速决”的设想基本落空。在官渡逐渐站位脚跟的袁军,旋即对曹操展开了强大而又猛烈的攻势。袁绍命令士卒构筑众多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堆土如山,并派遣弓箭手居高临下俯射曹营,使得曹军十分被动。曹操因兵力缺乏,在吃过一次亏后,已经不敢冒然出击,便制作了一种抛石用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命人挖掘地道,采用“土攻”的方式,试图偷袭曹营。曹操得知后,命士卒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
在袁绍与曹操正面对抗的同时,汝南降贼刘辟等响应袁绍造反,侵略许地。袁绍遣刘备出袭濦、强诸县,协助刘辟,临近诸县多举而应之。曹操对此非常担忧,生怕刘备等人在后方做大将曹军限于首尾难顾的困境之中。将军曹仁进言:“南方诸县以为我军目前有官渡之急,没有能力解救他们,又迫于刘备大军压境,不得已投降了刘备。但刘备刚刚统率袁绍的兵马,指挥未必能够得心应手,如若我军突然发动进攻,一击便可成功,从而解除后患。”曹操同意曹仁的看法,并令其率领骑兵攻打刘备,果然将对手击溃,随着刘备败走,曹仁顺利收复了前日背叛的诸县,稳固了曹军的后方。后来袁绍又遣别将韩荀意欲钞断曹军西道,又被曹仁击破于鸡洛山。连番的分兵失败,空费士卒钱粮,使得袁绍不敢再轻易别遣分军了。双方相持了三个月,曹军虽然屡获小胜,但以少敌多,又缺少军粮,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处境十分困难,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记载:建安五年(200年)九月,曹操曾写信给荀彧,说是准备退守许昌。荀彧回信说:“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荀彧的这封信对官渡之战走势的影响非常之大,一方面,该信鼓励了曹操,使之对于战局有了更为乐观的看法,坚定了决战的信心;另一方面,告诫曹操两强相持不可先退,先退者必失大势,并提示随着战局的发展,袁军暴师千里、屡攻受挫,计谋和招数大抵用完,情况也不必曹方好,正可以借助对方松懈怠慢之际,出奇制胜。同时,曹操命令负责后勤补给的典农中郎将任峻以千乘为一部,采用“十道方行”(推测是将车队编成十路纵队并行运输)的方式运送粮草,缩短了运输车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保证了曹军本已不十分充足的粮草供给。不久,曹操又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派徐晃、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供给困难,双方均陷入了痛苦的战略相持之中。至此,曹操选择官渡之地作为阻击袁军主战场的优势日趋显现,该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靠近许昌,曹军补给便利,纵深相对较少,不易被袁军偷袭,而袁军大兵压进,虽然气势上占据上风,但漫长的补给线和黄河天堑成为袁军了运输粮草的巨大障碍。粮草供给这个**而又突出的问题将决定着袁、曹双方的最终命运。
《孙子兵法·作战篇》中讲道:“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一场战争都是交战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而军事实力所依赖的则是交战双方的综合实力,包括粮草、物资、装备等诸多因素。如果军队长期作战,势必造成国家财力的枯竭,必败无疑。此外,扩日持久的对外作战也会使士卒的锐气受挫,产生厌战情绪,同时赋役沉重也会激起民众的不满,从而失去民众的支持。因此,孙子在这里提出了“兵贵神速、因粮于敌”的重要军事思想,即缩短战役的时间,抢夺对手军队或民众的物资作为补给,减少己方士卒折损,减少国内财物的消耗。然而,在参战双方实力相当(硬件和软件的综合实力)而且均进行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战争很难速战速决,往往会形成相持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因粮于敌”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军队的长期和稳定的物资供应了,军队的后勤保障(粮草供应等)也就成为了左右战役胜负的关键,保障越有利,在国内征发的物资利用率也就也高,国内的负担也就越小,越有利于持久性战争;相反,保障越不利,在国内征发的物资很难运到前线,军队的士气必将大损,且国内必将不断征用物资,加大民众负担,引起天怒人怨,政权也就危险了。因此,古代兵家都对搞好军事后勤保障工作格外地重视,将其看成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前提之一。官渡相持阶段,曹操派遣典农中郎将任峻采用“十道方行”并用复阵加强护卫的补给方式,又命曹仁率一支骑兵作为机动部队,清除骚扰后方的袁军。如此布置,多支兵力奇正呼应,层次很感强,足见曹操对于粮草问题的重视与用兵的稳重。虽说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往往在一天里就能够分出胜负,但你也得有坚持到最后一日天的能力才行,没有充足的粮草,没有士气和民心,仅仅依靠着所谓的奇谋妙策,想取得持久战的成功无疑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