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北戎之战(1 / 1)

?第六 北戎之战

《飞刀史评杂论》书友群:66517937(1群)53649265(2群)68995168(3群)83724298(聊天群)

为了您更方便的阅读飞刀史评杂论最新章节,请记住我们的地址: 手机请登录:

北戎,又称山戎,是中国古代北方戎族的一支,春秋时期常与相邻的诸侯国发生冲突。周桓王六年,北戎乘周室王业衰微,中原纷争不断之际,南下入侵郑国。郑庄公遂亲率大军迎击。北戎部队以步兵为主,机动性强,地形适应能力强;而郑国部队则以车兵为主,移动速度快、冲击力强,但受地形限制较大。郑庄公恐北戎军实施突袭,陷郑军于困境,于是向众臣僚征求抗敌意见。公子突认为北戎军机动性虽强,但军制不整,兵士贪婪,胜不向让,败不向救,故建议庄公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伏击歼敌。庄公接收了公子突的建议,以一部偏师佯败诱敌,并将郑军主力分为三部,埋伏于北戎军追击的必经之路上。交战之后,郑军与北戎军稍作接触,旋即假装败退,并丢弃大量旌旗财物。戎军前队见有利可图,便穷追不舍,乱了阵势。当北戎军深入伏击区域后,郑军三处伏兵同时出击,车驰卒奔,将敌军斩为数段,一举消灭。戎军后队见状,争相逃命,郑军乘机掩杀,大获全胜。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的一次成功伏击战例。郑庄公明辨敌我利害的思维方式,以及因势利导和设伏邀击的作战风格,对后世作战指挥艺术的发展以及军事理论的确立均具有相当的影响。

众所周知,战争的指挥艺术就在于冷静思考,因敌变化,但这种变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基于对敌我双方利害进行分析之后,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变化。孙子【2】曰:“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飞刀认为人们对利害的认识有三个境界。其一,“利害偏而思之”,即只思利或只思害,即对利害直观而片面的认识,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其二,“利害兼而思之”,并知两者变化消长之机,在不利的情况下要看到有利的条件,才能提高信心,便于任务的完成;在有利的情况下要看到不利的因素,才能提高警惕,解除可能发生的祸患。其三,“利害杂而思之”,知利中之害乃真害,害中之利乃真利。如众寡相敌,兵众者力强,虽是优势,但粮草不济就是个问题,这就是利中之害。曹操【1】正是利用袁绍【2】的这一缺点,焚其乌巢粮草,使得数十万大军顿时崩溃。兵寡者力弱,虽是劣势,但机动灵活,利于长途奔袭,此乃害中之力。曹操也是利用自身这一优点,精兵轻装突袭乌桓,一战而定北疆。因此,我们在对抗中,骄敌,使其不意必彼利中之害;诱敌,使其不识我害中之利。故太公【3】曰:动莫神于不意,谋莫善于不识。

——————————

【1】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丕以魏代汉后,追为武帝,庙号太祖。

【2】袁绍(?~202年),字本初,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至大将军、太尉,封邺侯。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后至官渡之战,败于曹操。

【3】太公,即姜子牙(生卒年不详),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曾帮助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

作者题外话:“北戎之战”,已于2009年9月10日,经“草根博缘”圈子推荐至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大讲堂”栏目,飞刀在此感谢圈子、圈主和管理员姐姐的推荐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