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掘地见母
《飞刀史评杂论》书友群:66517937(1群)53649265(2群)68995168(3群)83724298(聊天群)
为了您更方便的阅读飞刀史评杂论最新章节,请记住我们的地址: 手机请登录:
郑庄公在平定共叔段的叛乱后,命臣下将其母姜氏迁往颍地安置,并发誓不至黄泉母子再不相见,世人对此多有议论。大夫颍考叔【1】,为人正直,素来就有贤名,见此情形,于是捕得号鸟数只,假借献美味之名,进谏庄公。庄公问:“此为何鸟?”考叔答:“此鸟名为号鸟,昼不见泰山,夜能察秋毫,明于细而暗于大,幼时其母哺之,既长啄食其母,此不孝之鸟,故捕而食之。”庄公心中有愧,顿时无语。恰逢宰夫进献羔羊,庄公命割一肩,赐予考叔品尝。考叔谢过后,只拣好肉包裹,藏入袖中。庄公觉得奇怪而问之,考叔对曰:“臣家有老母且贫,每日仅取野味以悦其心,未尝食此美味。今有君赐,不忍独食,故携归进予家母。”庄公听后,不觉长叹,道出了自己虽有生母在世,却无法相见的苦衷。考叔建议庄公掘地见泉,建一地室,先迎姜夫人在内居住,并告诉其主公想念之情,主公后可在地室中与母相见,此则不违“及泉相见”之誓。庄公依计,在牛脾山下,掘地十余丈,泉水涌出,因于泉侧架木为室。考叔进见姜氏,曲道庄公悔恨之意,如今欲迎归孝养。姜氏听后且悲且喜,母子终在地室中相见,尽释前嫌。庄公大喜,作赋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国人见庄公母子同归,无不称庄公之孝,亦赞考叔之能。这就是“掘地见母”的典故。
古时候,大臣进谏国君,不仅困难,而且风险很大。如不注重策略,触君犯怒,轻则罢官,重则性命不保。怪不得,自古就有“文死谏,武死战”的说法。《韩非子•说难》中讲:“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意思是说,事情由于秘密而获得成功,话语由于泄密而遭到失败,未必是游说者自身泄露秘密,而只是在无意间谈及君主要保密的事情,如若如此,游说者的生命便非常危险。故而,游说者若想影响君主,又不触犯君主的忌讳,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其自己说出游说者所想涉及的话题。为此,春秋战国时期的说客们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言谈技巧——钓语。钓语,语出《鬼谷子》【2】“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常持其网驳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现其情,随而牧之”,即言谈开始时的导引性、启发性语言,以便引出想要对方说出的话题以及对方不愿外露的思想情感,就像钓鱼投饵一般,用简单而富有引诱力的话语,结合象比的方法,引导、开启对方,诱使其表露出自身的心意。其中,“象比”是最为常用的两种钓语方式,“比者比其辞”,可理解为比喻论证,考叔以号鸟引出话题即是“比”的方法;“象者象其事”,可解释成比较论证,考叔以己之孝触动庄公属于“象”的范畴。颍考叔正是有效的利用钓语,进谏成功,使得庄公母子得以重新相认,且为后世留下了“掘地见母”的千秋佳话。
——————————
【1】考叔(生卒年不详),春秋郑庄公时期的郑国大夫,管理颍地的官员,故称颍考叔。
【2】鬼谷子(生卒年不详),姓王名诩,一说为春秋时代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一说为战国时代卫国(今江西省贵溪市)人,“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
作者题外话:“掘地见母”,已于2009年8月13日,经“草根博缘”圈子推荐至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大讲堂”栏目,飞刀在此感谢圈子、圈主和管理员姐姐的推荐与指导!2009年8月12日,新浪网【文化漫谈】将本文加为精华,飞刀在此感谢论坛和各位管理员前辈的推荐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