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境内,汉城。
昌德宫——仁政殿。
朝鲜王朝第十六任国王李倧一脸苦色的看着正在殿下议论纷纷的文武大臣们,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大王!”议政府领议政崔鸣吉向一筹莫展的李倧谏言道:“战书已下,明廷征伐我国的决心已定。”(注:领议政为朝鲜王朝最高行政机构议政府的最高长官,品阶为正一品大匡辅国崇禄大夫,别称:领相;与左议政、右议政合称“三公”、“大臣”;在朝鲜王朝中“大臣”专指政丞级别的官员。)
“此事已然没有半点回旋之余地。”
“臣斗胆直言:朝鲜与天朝上国交锋断然没有丝毫取胜之可能。”
“建奴皇太极拥重兵二十万尚且不敌天朝王师,我军与之交战乃必败之局。”
“为保我国王室血脉,臣冒死谏言:请大王以朝鲜君主之尊向明军递交降书!”
“臣愿意带着降书亲往东江大营请降。”
“难道就没有第二条路可选了吗?”李倧心中也自知朝鲜王朝已陷死局,但内心却依旧期望着转机的出现。
“大王,我们与天朝上国相抗无异于螳臂挡车、以卵击石。”崔鸣吉语气悲愤道:“不是臣等甘当亡国之奴,实在是国小力弱,面对明军我们根本无一战之力,且为了大王和王室的安危,也容不得我们以死明志啊!”
“建奴皇太极与天朝上国死扛到底,到头来皇太极和建奴诸贝勒尽数被灭,其直系子孙后人也全都被............”
“金相!”李倧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目光赶忙转向崔鸣吉旁边的议政府左议政金瑬的身上:“寡人记得你与那东江总兵毛文龙素有旧交,你能不能走上一趟,请毛总兵帮忙向明廷求求情?”
“你带着金银珠宝去,花多少银子都可以!只求毛总兵可以...........”
“大王,今时已经不同往日了。”朝鲜议政府左议政金瑬直接打断了朝鲜国王李倧的幻想:“要是以往,大王此言或许可行。”
“但是,当下这种情况,我们就是将举国的财富尽数拱手送给毛文龙,只怕也是无济于事的........... ”
“现如今,最想兵进朝鲜的,恐怕就是东江总兵毛文龙了。”
“现在去求他向明廷说好话,岂不是天大的笑谈..........”
当年在丁卯之役中,正是时任朝鲜八道都体察使的金瑬护送朝鲜国王李倧入江华岛避难的,故其颇得李倧信赖。(注:丁卯之役,朝鲜称之为“丁卯胡乱”,指1627年,也就是明天启七年,建奴入侵朝鲜的一次战争。此战建奴贝勒阿敏率军一路连破朝鲜义州、定州、郭山、安州、平壤、黄州、平城等地,逼迫朝鲜国王李倧逃往江华岛暂避。)
另外,金瑬还曾经赴皮岛谒见过毛文龙,二人相处甚欢,并亲自为毛文龙撰写了颂德碑文。
所以,李倧才会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金瑬与毛文龙的往日“交情”上面。
现在听到一向主战的金瑬也默许了崔鸣吉的投降建议,李倧瞬间感觉到身体的最后一丝力气也耗尽了,身子一下子便瘫倒在了王座上。
看着瘫坐在王座上的李倧,崔鸣吉等人不由关切地大声惊呼道:“大王............”
“寡人无碍.........”李倧有气无力地向众人摆了摆手。
“这么说,你们对此事意见都是一致的吗?”李倧用手臂支撑着身子坐起身来,看着殿内的众人,脸上露出了无尽的苦楚:“张相,你的意思呢?”
被点到名的议政府右议政张维随即上前禀道:“回大王,敌我双方实力相差实属太过巨大。”
“当年我们面对建奴入侵尚且不能抵挡,更何况是五个月扫灭建奴的大明新军呢?”
“面对其他敌人,我们也许还能抵抗一二,可面对天朝上国的王者之师............”
张维顿了顿,看到李倧的面色越来越难看,一咬牙还是把下面的话如实说了下去:“面对天朝上国的王者之师,我们的一切抵抗已无任何意义。”
“为避免我国百姓遭受战乱之苦,更加是为了保全大王和王室安危,臣与崔相、金相的意思也是一致的。”
“当下,最明智的选择便是在明军正式向我国发起进攻之前,便派遣使臣表达我国归降之意.............”
“只有主动归降才能避免大王及王室步入建奴皇太极的后尘。”
“毛文龙绝非善茬,要是等他打到汉城,我等纵使是拼尽全力恐怕也难以护大王安危..........”
“大王,不是我等妄自菲薄,助长他人志气。”左议政金瑬面带无奈之色,叹息道:“臣面对外敌向来主战,哪怕有一丝可战之机,臣也愿意誓死力战。”
“可现在面对的是天朝王师,战则必败;倘若臣再言主战之词,那就是枉顾大王和王室性命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