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臣与李阁老已经根据皇上提出的建议拟定了一个详细的方略。”张瑞图回道:“全面推行识字扫盲将分两个部分,即:军队与民间。”
“在现行的新军制下,军队的扫盲要比民间更为简单和高效。”
“朝廷会优先选派儒生配合新军各级的宣教官组成军内扫盲班。”(注:根据新的军制改革,兵部专门为新军的各级建制增加了具有类似于后世军队中“政委”职能的宣教官来专职负责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
“军中会利用训练之余增设扫盲课,军官群体将单独开设军官扫盲班进行重点扫盲。”
“并且,兵部已经下达了政令:识文断字将逐渐列为军队考核的一个考核指标。”
“特别是对各级军官的任用考核,对识文断字的要求将更高。”
“嗯,不错。”朱由检对这种安排相当满意:“为新军的军官群体开展重点扫盲尤为重要。”
“我大明新军的各级军官一定要率先实现脱盲,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军队的发展。”
朱由检又补充道:“现在朝廷最不缺的就是银子,可以适当以物质奖励来刺激士兵们的脱盲热情。”
“可以责成兵部拟定一个标准出来,按月对积极响应扫盲运动和进步较快的士兵发放“脱盲补贴”。”
朱由检在大力推行新学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大明新军的长远建设。
现如今,朱由检按照后世军校的思路,让兵部于两京十三省选址设立了军武学堂,专门吸收具有高文化素质的人才来推进军官职业化的进程,以期为大明新军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军官生来充实新军队伍。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经过军武学堂系统化培养的优秀军官生,便将成为大明新军军官群体的主要来源渠道。
这也是推进大明新军职业化路线的重要举措。
以后,待时机成熟之后,朱由检还会让兵部建立类似于后世的士官学校,专门为新军输送培养具有高军事水准的专业化士兵。
-------
“请皇上明示,这个“脱盲补贴”的标准..........”张瑞图对此有些吃不准。
朱由检随口回道:“关于新军的“脱盲补贴”标准让阎鸣泰找毕自严去商量吧;商量出来标准之后即刻命兵部下发各军悉知,也好给将士们的脱盲热情加把火。”
“是!”张瑞图得到明确答复后,接着汇报下面的相关事宜:“至于民间,我们是这样想的。”
“朝廷将选派扫盲教员下派到各里,让各里的里长配合扫盲教员做好“全民脱盲”的事务。”
(注:里甲制度为明代乡村基层组织框架,太祖定制:每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
“很好,此事要尽快落实。”朱由检点了点头,郑重言道: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所以,朝廷一定要想尽各种办法来鼓励和提高百姓们对“脱盲识字”的积极性。”
“这事还得找户部,让毕自严合计合计,专门设立一个“全面脱盲基金”。”
“可以以县为单位,每隔几个月在县里举行一次“脱盲考试”,成绩合格者就可以领取一笔“脱盲补贴”。”
朱由检想了想,又道:“让吏部把“全民脱盲”的指标下达到县,列入各地主官的政务考核。”
“至于所涉及的资金监管问题,自有廉院等监管部门跟进,谁敢在这里面动歪脑筋,那就等着被廉院的人请去“喝茶”吧。”
“全民识字扫盲是一项非常大的长久工程,我们现在多做些事情,大明的后世子孙才会少走一些弯路。”
朱由检言于此,不由有些感怀:“这个时代是不断在进步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们现在所做的这些事情,说到底都是为了大明的后世子孙避免被他国所欺辱。”
“全民扫盲识字,大力推行发展新学,要是能把这两条路走好了,大明以后的发展道路也就稳了............”
对于这个问题,朱由检这个穿越者可是最有体会的。
如果不是因为落后,华夏族群何以遭受八国之耻?
如果不是因为落后,区区弹丸小国又何以敢肆无忌惮地践踏华夏大地?
如果不是因为落后,西方列强何以敢争相欺辱泱泱华夏?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就是国际社会上的真实写照。
所以,朱由检绝对不允许这些屈辱之事再次重演在大明的后世子孙身上。
大明一定要成为令万国提之色变的存在。
有朝一日,华夏族群一定要屹立于世界之巅,成为那个可以制定规则的主导者!
交代完“全民扫盲识字”的具体事务后,主抓修缮全国河堤事务的内阁辅臣施凤来又将各地的河堤修缮事宜做了详细的汇报。
治理河堤也是大明朝眼下刻不容缓之事。
在这个灾害频发的时期,搞好这些抗灾工程是一刻也不能耽误的。
东南时患水灾,皆水利不修之故。
以前朝廷上下贪腐无度,国库匮乏,即使想要修缮水利也是困难重重,最后灾害面前,受苦的还是百姓。
所以,对于兴修水利一事,朱由检从搞到“第一桶金”时便开始拨重款用于修缮水利。
现如今,在雄厚的财力支持下,大明的水利修缮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观,百姓抵御灾害的能力自然也就大幅增加了。
归根结底,还是应了那句话:只要银子跟得上,这个世上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就比如今天的内阁议事,所议之事没有一样是不与金钱相挂钩的。
这也让朱由检不由大为感慨:有钱,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