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清查卫所(1 / 1)

李天冷笑一声,

“刚刚你们怎么不说话,此时又为他求情,朕的命令已下。

难不成,尔等想让朕当一个朝令夕改的糊涂皇帝吗!”

他话说的如此严重,就连杨士奇都是脸色巨变,连忙跪倒在地,口中疾呼,

“陛下恕罪,臣不是这个意思。”

其他人更是吓得不管再多说一句。

李天之前虽有火气,可自打看完李庆和朱荣之间的几封书信之后,其实火气已经降低很多了。

他之所以会有如此态度,完全就是装出来给所有人看得。

重罚李庆也是他要试探众人态度故意为之。

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

他已经决定,今天就要宣布,整改边军事宜。

经过这番震慑,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已经如同惊弓之鸟,生怕李天一个不爽,连他们也被牵连在内。

在这种情况之下,推出军改方略,相信反对的声音会小上很多。

于是他沉吟一阵,面色一转冷声喝问道,

“边军卫所糜烂,朕已经有所耳闻,但天下卫所糜烂的又何止大同一地。”

“为何,吴克忠镇守的宣府就没有这档子事?”

“难道说,少了尔等那十万担的粮食,边军就会饿死人吗!”

质疑之声入耳,仿若雷鸣,震得李庆是心神涣散,赶紧告罪到,

“臣知罪,是臣一时糊涂……请陛下重重责罚,臣绝无异议”

“哼,重罚你又有什么用,难不成治了你的罪之后,边军的情况就能有所改善吗?”

被李天一句话噎的说不出话来,李庆的头低的更低了。

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李天双目精光一闪,正色道,

“现在,朕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若是你能将此事办妥,让朕饶了之前犯下的过错也不是不可能。”

突如其来的机会,让李庆重新焕发了生的希望,连忙说到,

“陛下请吩咐,臣即便是肝脑涂地,也会拼死完成陛下嘱托。”

听他这么说,李天心中暗喜,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好,那从今日开始,你就代朕巡视天下卫所,将所有卫所吃空饷,糜烂程度逐一调查清楚!”

此言一出,立刻换来满堂惊呼。

老将薛禄更是直接跪倒在地,

“陛下,此事重大,诏令万不可轻易下啊!”

成国公朱勇也是跟着说到,

“陛下三思,如此一来,天下卫所必然震动,恐怕九边局势生变啊!”

李天见出言反对的都是军中将领,对他们为何如此反对,他是心知肚明。

冷声道,

“尔等不必多言,此事朕意已决!”

若是李庆今天将朱荣的事情当朝说出来之前,李天或许会考虑一下,此事的影响。

可朱荣指使他人他人贪墨官粮的事情此刻已经弄得满朝皆知,他就是想低调也是低调不了了。

趁此时机强势推出军改新政,反而是遏制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

见李天都如此说了,不管是李庆还是杨荣等人都知道,李天这是彻底下了决心。

李庆颤颤巍巍的爬了起来,脸色挣扎半响,最终还是一咬牙道,

“臣领旨!”

多余的话,他什么都没有说。他知道此时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李庆心里知道,他一旦接下了这个重任,就等于是彻底和天下卫所的将官。

甚至朝廷那些勋贵们决裂了,再也没可能回到从前的状态之中。

心里不知道多苦涩呢。

但他也没办法,若是不解下这个重任,他可能真没几天好活了。

在李天看来,清查天下卫所亏空的重任,非一般人能承担的了。

而李庆不仅是兵部尚书,且能力不弱,他先前虽然和武将们沆瀣一气,有所勾结。

但经过今天的这一番敲打之后,武将们对他的见死不救,已经彻底让他寒心。

如此一来,就没有人比他更合适接下这个重任了。

生怕李天是一时冲动,杨士奇拱手上前询问似得道,

“陛下,此事是否还需要商议一下。”

他这话看似是在劝慰,其实是在和李天请示。

李天大手一挥,

“士奇不用问了,朕已经决定,此事也无需再议了。”

态度如此坚决,就连阁臣的建议,李天也置之不理。

这时,武将们才知道,李天这次是铁了心的要整治卫所了,一个个脸色都变得煞白。

那些卫所可都是他们的根基,是他们财富的重要来源,一旦被清查。

且不说他们是否会被波及清算,就算没被清查,今后入项也定会大打折扣。

心中都不由的开始暗恨起李庆来。

原来,李庆在今日上朝之前,就听闻李天命人查他,为了不被东厂的人抓住把柄。

他和一众武将商议过后,决定先发之人,主动将倒卖官粮的事抖出来。

本想利用武将们的支持,逼迫李天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东厂的人居然如此的神通广大,居然这么快就查到了他和朱荣往来的信件。

更没想到的是,李天在盛怒之下,想要将他革职查办、置之死地。

武将们见李天发怒,生怕连累自己,也都没出言救他。

最后李天更是抛出,整治天下卫所的重磅炸弹。

一想到今后再也不能花天酒地,再也不能大手大脚的花钱享受。

再加上李庆转眼之间,从一个待死之人,竟然成了他们的催命鬼,他们如何能不气愤。

可他们当着李天的面,又不敢真的对李庆怎么样,唯有将这口怨气隐藏在心里。

宣布完这件事之后,李天也不打算继续和他们扯皮了。

“既然没别的事了,士奇你们几个随朕后堂议事,李尚书稍待,其他人退朝吧!”

江保见状,扯着嗓子喊道,“退朝!”

那些跃跃欲试的武将们,虽心有不甘,可也只能暂时作罢。

一个个勾肩搭背的一边往外走,一边小声的嘀咕,商量着今后的对策。

杨士奇等人随着李天一同进入了内阁。

还不等杨士奇他们发问,李天却率先开口道,

“拟旨,令武远伯朱荣,恭顺侯吴克忠火速进京述职,不可耽误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