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周公吐哺(1 / 1)

辽宁1950 过渡形态 2095 字 9个月前

自从联共向东欧各国发出举办莫斯科会议的邀请后,世界各国的目光便被这场规格颇大的会议所吸引了。苏联方面事先给出的会议论点是讨论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未来还可能涉及到其他非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对社会主义阵营友好的国家与组织之间进行无障碍交流的平台,并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协调商贸分配问题。

莫斯科会议的内容没有任何的针对性和政治结盟意义,各国并不讨论任何军事问题,不过这并不妨碍北约国家将本次会议视作一个类似华约组织的组建筹备会。苏联政府并没有将莫斯科会议作为一场机密会议,相反他们在能力之内进行了大肆宣传,声称这将是一场和平与友谊的盛会,并邀请了西方诸国的记者旁观。

于是乎,在万众瞩目之下,莫斯科会议如期召开,各国的代表团在会议当天的早晨来到了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在会议现场与各国主要代表见了面。会议的选址就在克里姆林宫的一间大气又不会过于空旷的会议厅中,十几个国家的代表团围绕正中央的大型会议桌就坐,苏联方面的代表是莫洛托夫,周总理与他一同坐在两个主位上面。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并不参与这场会议,只是在正式开始之前向与会人员发表了一篇**洋溢的讲话,用以调动各国代表的情绪,他不参会主要是考虑到其个人的威严形象会影响到后续的自由讨论环节。

斯大林和联共的几个主要任务发表完讲话,并祝贺大会顺利召开后便陆续离开了这间会议厅,他将在外面关注会议进程。之后,莫洛托夫作为会议主持人,率先开始讲话:

“欢迎各位同志来到莫斯科,感谢你们能够答应我们的突然邀请。”

莫洛托夫在座位上站立着,他开头发言的礼貌与诚恳让除了中国代表团之外的其他代表团都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老大哥在过去可不跟别人来这套虚的。

“在座的各位同志都知道,在伟大导师列宁的领导之下,我们英勇的人民在革命中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而在此后的这几十年中,各国的无产阶级人民也相继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将革命的红旗插遍了各个大洲,无产阶级的总体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已经变得空前的强大。”

“尤其是在前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无产阶级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同志们的带领下,赢得了又一场伟大革命的胜利,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彻底改变了战后世界的格局。中国同志们的胜利和成就,已经在最近一段时间中极大地推动了共产主义事业的进步。我们对中国同志们的成就表示由衷的敬佩......”

在惯例的回顾光荣历史的环节当中,莫洛托夫没有将重点放在苏联的建设成就上面,而是向其他与会者着重介绍了新中国的事情,这就让各国代表更加坚信今天这场会议的主角应该会是周总理和中国代表团。而听到了莫洛托夫**赞誉的周总理则微笑着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既没有表现得非常激动,也没有任何不满的样子。

周总理已经事先看过了莫洛托夫的演讲稿,原本他觉得不必要如此高调地宣传新中国的成就,这容易让其他国家的代表产生一种和他们看待苏联时一样的敬畏心理,不过苏联方面坚持要这么做,中国代表团也说不了什么,只能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联共如此提及我党的建设成就和新中国现在的强大国力,自然是希望能给我党一些小小的压力,以便之后让东欧各国把求援助打秋风的对象转移到中国身上,这点小心思周总理就看破不说破了。

“......虽然全世界无产阶级人民在过去几十年的斗争中取得了属于自己的政权、获得了许多伟大的胜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世界上仍有无数处境困窘的人正饱受帝国主义的剥削掠夺。我们在六年之前击败了法西斯敌人,但事实证明法西斯的魂魄依旧飘**在资本主义世界当中,帝国主义的邪恶势力仍然强大。”

“早在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帝国主义就向全世界重新伸出了他们的触角,妄图控制世界、围剿新生的共产主义政权。而事实证明,帝国主义的野心在无产阶级人民的共同斗争之下不堪一击。我们能看到,朝鲜和越南的同志们全都战胜了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者,获得了独立与解放,中国的同志们也将美帝国主义的野心彻底打垮。现在,帝国主义国家已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原本狼狈为奸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已经出现了裂痕。”

“我们相信,在世界无产阶级人民的共同抗争之下,帝国主义彻底灭亡的一天很快就将到来。而帝国主义灭亡之后,我们就能得到一个真正属于全体无产阶级的世界。”

回顾完过去之后,莫洛托夫又带领众人展望了一下未来,与过去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各国代表中没有任何人怀疑莫洛托夫所言的真实性。中苏两国近来在国际上所做到的一切已经充分证明了莫洛托夫这场讲话背后的底气,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的末路。

最后,莫洛托夫提及了当下,也就是本次莫斯科会议的内容:“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期,各国同志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团结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取得的胜利已经让帝国主义有所退缩,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环境正在前方等待我们,这将是无产阶级人民谋求更幸福生活的巨大机会。过去几年中,联共因为特殊的历史环境采取了特别的管理办法,使得各国同志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斯大林同志已经准确地批判了这一旧的外交办法所造成的危害。除此以外,为了满足生产力发展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认为更加紧密、更加频繁、更加便利的经济交流将是各国所需要的。”

“因此,在这场大会之中,我们想提出一个初步的倡议,建立一个平等的、无障碍的交流平台,让国与国之间的往来更加便利,让跨国合作更加容易。无论是产生了什么矛盾,对现有的经贸关系有什么意见,亦或是需要经济和技术上的帮助,我们都能在这一平台上畅所欲言。各国的无产阶级人民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一国的意见是无足轻重的,我们希望同志之间能够放下芥蒂,开诚布公地商讨任何问题,这将是我们走向更紧密团结的必要举措,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共同进步的必要前要提......”

莫洛托夫完成自己的讲话之后,会议厅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各国代表都认为莫洛托夫的言论非常合理。

当然了,这并不能完全打消各国代表团的疑虑,毕竟联共说要建立一个平等友善的平台这件事比较突然,他们过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画过类似的饼,但能不能兑现承诺是个很大的问题。

坐在座位上的各国代表开始讨论莫洛托夫此番话中的意义,他们当然有收到相关的会议通知,不过没有人当真,谁知道莫洛托夫真的只谈了这些。在他们原本的设想当中,这次会议大概就是拿所谓的合作组织当个幌子,随便建一个组织架构,然后大家关上门来商量“真正的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政治同盟,用来对位美国人主导的北约。

最终,各国代表也没有看出莫洛托夫有任何提起其他事情的意图,似乎这场会议的主旨真的只是事先通知的那样。

在这一片奇怪的氛围当中,周总理作为第二个发言人站了起来,一时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们前来参加会议,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要听一听中国代表团的事情。

周总理先是用一贯的外交微笑向会议厅的众人致意,然后以热情洋溢地语调说道:

“各位同志,我在这里谨代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发言。”

“首先,我们感谢莫洛托夫同志对中国人民取得的一些成就的赞扬,我们相信,这既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会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胜利。帝国主义欺软怕硬的本质从未改变,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胜利将会更加广泛、更加频繁。”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因为某些机缘巧合,在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此前从未想象过的巨大成就。但我们也不会因此洋洋自得、敝帚自珍,中国人民永远愿意和自己的朋友分享胜利的果实,我们欢迎和一切朋友的合作,这在无产阶级人民迫切需要提高生活水平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完全赞同苏联同志们的建议,在我们各国同志之间,确实需要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若不能直接流畅地进行,势必会影响到国与国的友好关系。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到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将爆发式地增长,我们需要一个协调各国合作的组织......”

“请各位同志务必提出自己对这一倡议的意见和见解,中国与苏联虽然分别是我们当中体量比较大的一份子,但我们不是毒蛇猛兽,我们也不想搞什么一言堂。家长式作风的危害已经不必赘述,我们现在想告诉大家,中国和苏联绝没有走霸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道路的想法,我们真诚地邀请所有同志在这场大会上畅所欲言......”

周总理的发言和莫洛托夫相差无几,同样没有提到任何合作组织以外的事情,这让其他与会国的代表大惑不解,除了几个亚洲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之外,无一不在怀疑今天早上的这场会议是不是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当然了,周总理诚恳的话语还是打动了他们当中的不少人的,只不过这些人的顾虑并不会因此解除。

接下来发言的各国代表几乎清一色的对中苏两国的共同提议表示绝对支持,他们的发言稿也出奇的一致,这反倒让周总理和莫洛托夫感到不高兴。不过这一情况倒也在预料之中,毕竟转变态度是一件长期的事情。

日本、朝鲜和越南的代表发言时倒是比较有不同点,其中日本代表非常诚恳地请求能得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可与帮助,他们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但一定会坚决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总体利益。朝、越两国则各自提出了一些对合作组织的建议,比如说设立谈判机构和常务裁决机构,以及各种机构中干部的席位如何分配。

总理和莫洛托夫对朝、越两国代表的意见表示了欢迎,其他各国代表见状后,终于在之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中稍微放松了一些,开始提出一些比较小的意见。

各国代表都能提出意见后,一些小矛盾小分歧自然也就产生了,另外还有几个国家的代表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不同意见吵得比较激烈,这时候总理和莫洛托夫就会尝试缓和双方的态度。中苏两国代表诚恳而谦逊的态度终于让其他国家的代表团放下了担忧,开始在大会上畅所欲言起来,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组织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建议。

接下来两天时间中,有关建立合作组织的讨论变得热闹起来,期间各国的隐性矛盾也纷纷暴露,不过在中苏两国的斡旋之下,大多数国际矛盾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一直以来,社会主义国家与政党中,“朋友越辩越少”的魔咒终于在这开诚布公、各自退让的大会上出现了消退的迹象。

莫斯科会议如预期的那样,在几天后进入了繁琐的组织架构讨论和利益分配的步骤中,但这并没有让周总理感到郁闷。相反的是,各国代表都在这场大会上,看到了未来长久团结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