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策应行动(1 / 1)

辽宁1950 过渡形态 2071 字 9个月前

扼守苏伊士运河河口的苏伊士城是埃及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把控了整条苏伊士运河的英国人自然不会忘记在这里驻守一支皇家海军的小规模船队和一部分陆军兵力进行把守。从英国人来到这片地区以来,苏伊士城一直风平浪静,从未出现过什么意外,当地的埃及官员自然不敢打扰英国的军营,世界大战的战火也没有波及这里。

不过在1951年5月初的时候,原本是个清闲职位的英国驻军长官克莱斯特上校还是遇上了不小的麻烦。这位懒散的上校在过去的一小段时间中认为最有趣的事情就是看着报纸上美国人在伊朗手忙脚乱地忙活,他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上校,但是对大英帝国的殖民成就颇感自豪,美国人连一个小小的摩萨台都搞不定,和在埃及呆了上百年的英国人比起来实在是太差劲了。

让他知道管理苏伊士城军营的这份工作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无聊的事情发生在某一天的凌晨时分,克莱斯特上校在**睡懒觉的时候被窗户外的枪炮声惊醒。立刻滚下床来的克莱斯特上校揉了揉眼睛往办公室的窗外开去,军营外圈在阴沉沉的天空下不时闪耀着火光,可以看到在天空中飞舞着的曳光弹。很快,军营中响起了警报声,各处营房里面的英国士兵都慌忙起床,营地里随即有口哨声响起,那是基层军官在集结自己的士兵。

几名低级军官慌慌张张地跑到他的办公室这里,汇报说驻扎在苏伊士城外的埃及人的军队竟然对他们的驻地发动了袭击。

驻扎此地的英国陆军根本不是什么一线部队,所有的士兵都没有打过仗,平时的训练由于环境的宽松也比较松懈,因此在受到袭击的第一时间里都乱了手脚。作为长官的克莱斯特上校倒是保住了一个高级军官的面子,没有慌乱到不知所措的地步,而是仔细询问了埃及人动手的具体情况。据他所知,驻扎在苏伊士城外的埃及军队只是一支小规模的治安部队,平时是配合英军处理一些治安问题的,克莱斯特不敢相信就那几百号人也敢袭击这种重要地区的英国驻军。

如果不是那些埃及人的话,情况可就更严重了,苏伊士城是一座港口城市,他们的这处军营其实也在苏伊士城外的沿海地区,联想到那支传说中的中国舰队,克莱斯特上校吓出一身冷汗。但如果他能够仔细想想的话,应该能明白他们面临的肯定不是什么从海面上登陆的敌人,那样的话皇家海军的巡逻船以及岸防部队应该早就发现了敌人的踪迹并发出警告才对。

“快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对我们发起袭击,然后确认他们的人数和装备,命令各连尽快组织防线,并向亚历山大和伦敦发出警报!”克莱斯特上校稍微清醒过来之后便来到了营地的指挥部这里,下级军官们已经集结于此,他立刻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指挥部外门外的枪响变得更加密集了,似乎反应过来的各营部队正在试图防御并进行进反击。到目前为止指挥部里面的英国军官们都没有听到火炮的声音,看来敌人确实没有攻坚的重武器,这和刚才那些前来报告的低级军官所言相符,那支埃及人的治安部队确实没有什么重武器,英国方面也不可能把重武器交给他们。

过了一小会儿后,便有一位衣衫不整的下级军官跑到了指挥部这里,向焦急的克莱斯特上校汇报情况:“报告,我们已经确认了,确实是那支驻扎在我们北部的埃及人的治安部队,从军装和武器上都看得出来,他们在向我们的阵地发动,各连已经做出反应,相信很快能把他们击败,并镇压埃及军队的暴动!”

“他们有多少人?”克莱斯特继续问道。

“大约有三四百人的兵力,长官,我们没有发现其他人。”

这下子指挥部里面的英国军官们懵了,驻扎在这处军营里面的英国陆军有两个营的兵力,另外在苏伊士城周边的几处兵营里面还有剩下的几个营,总计有一个步兵团的兵力在克莱斯特的手下,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埃及人突然要想不开搞这种自杀行径。况且此时苏伊士港里面就有几条皇家海军的近岸舰艇,英军无论是人数、火力还是兵员素质都比那些治安部队强得多。

最关键的是,克莱斯特认识那支埃及治安部队的长官,典型的贪官污吏,但没有到失心疯的程度。为什么这伙仆从兵会突然作出这种举动?

“走,我们还是去外面看看。”克莱斯特现在能听到外面的交火频率不再像刚才那样频繁,大概是那伙埃及人终于意识到他们的愚蠢举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了。

在警卫部队的保护之下,克莱斯特和其他几个军官乘坐吉普车来到营地的外围阵地上,可以看到英军士兵们此时已经在基层军官的指挥下有序地进行防守,外面沙漠上依稀可见一些模糊的人影在对这边开枪。对比起英军阵地上的重火力而言,那些势单力薄的袭击者简直是蚍蜉撼树。

“他们根本就靠近不了我们的营地,这伙人的脑子出了什么问题?”克莱斯特对身边的几个属下问道。

“大概是在沙漠里面烧坏了脑子吧,我马上组织人出去把剩下的敌人剿灭。”从刚才开始就在阵地上指挥防御的一名军官回应道。

这场发生在凌晨时分,于太阳升起后不久平息的袭击让随后得知消息的英军上级完全摸不着头脑。不过当苏伊士城那边的汇报传回亚历山大港这边的时候,英军的高层都惊呆了。根据克莱斯特上校在当天下午提交的报告所述,这场不成气候的埃及士兵暴动,仅仅是由当地的一个治安营的营长组织的,参与其中的几百名埃及士兵似乎是受到了埃及自由军官组织的影响。他们发动这场自杀式袭击的目的尚不明确,而且很快就被英国驻军镇压下去,但报告中提及的审问被俘埃及士兵的内容才真正引起了英国人的注意。

他们发现,在这些审问材料中,多次出现了一个根本不该出现的名字:纳赛尔。不止一个被俘的士兵声称他们在军营里面见到了纳赛尔本人,而且聆听了他的演讲,这是他们受到鼓动的起因之一。

英国人本以为他们早在一个月前的那次行动中将纳赛尔和他的亲密战友阿密尔一起炸死了,之后的这段时间里面也确实没有任何纳赛尔的踪迹,虽然事后没有找到这两个人的尸体,但军情六处的人一致认为他们只是被炸成碎片无法辨认了而已,埃及政府已经为他们举行了葬礼。但那些被捕的埃及士兵信誓旦旦地说纳赛尔没有死,他不仅没有死,而且继续在埃及的各处军队中活动。

仿佛见了鬼一样的英军高层立刻要求克莱斯特继续调查这次不成功的暴动事件,他们认为事情一定没有那么简单,如果纳赛尔确实没有死的话,他们的麻烦就大了。军情六处的官员们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能在那种大爆炸中幸存下来,并在之后的全城封锁中逃离城市跑到其他地方去。

他们认为失去了纳赛尔这个主心骨之后,自由军官组织的其他人都没有什么真正的能力,在内部矛盾中烟消云散是唯一的可能性。而埃及的自由军官组织在那次行动之后确实变得不再活跃,这是英国情报机构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我们为那次爆炸准备了几吨的炸药,没有人能在那种情况下活下来!”

“我也很怀疑,但是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纳赛尔很有可能还活着,这就是隐患,我们必须铲除。”

在英国大使馆馆内,军情六处在本地的负责人之一瓦尔特正在和自己的同事们争论这件事情,另外还有苏伊士运河区驻军的高级指挥官斯科特少将。

“仅仅凭借几个脑子有问题的埃及人的胡言乱语,并不能确定纳赛尔还活着,大概只是自由军官组织里面的某些人在借着纳赛尔的名头搞事,不然的话不就成了灵异事件了?”斯科特少将对这件事感到很可疑,另外他也不想自找麻烦,运河区的英军本来就天天处理各种琐事,他更希望这件事到了最后只是虚惊一场而已。

“不,我们必须进行彻底的调查,一旦这个说法属实,将会让我们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造成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把这种苗头掐灭,尤其是在这种特殊时期。”瓦尔特相比斯科特倒是敬业得多,他知道英国近期正在向运河区增兵,这种行为引起了埃及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双重不满,但这也是迫于社会主义阵营在中东地区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引起的。

伊朗那边的问题英国人很难插得上手,美国人处理得怎么样他们都管不着,但是埃及这块地他们肯定得牢牢把住。瓦尔特建议逼迫埃及政府参与调查此事,将那些隐藏起来的自由军官组织成员都抓起来,仔细进行审查,以便确认纳赛尔是不是还在活动。

如果纳赛尔确实还活着,而且此时还留在埃及境内的话,他们就必须找到办法把他彻底除掉,以绝后患。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行为就太过明目张胆了,这会引起埃及人的剧烈反抗,而且国际上也不好处理,我看我们还是先请示一下伦敦那边的意见,不要擅自行动。”斯科特少将认为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内心不愿意承认这种事情会真的发生。

“但是我们正在面临威胁,只要行动稍微隐秘一点就好了,那个所谓的纳赛尔此时也没有公开露面,那就证明他现在肯定也有难处,我们得在这件事情曝光之前处理完毕。”瓦尔特坚持自己的意见。

争论到最后,大多数人还是同意斯科特少将的见解,认为一次小规模的暴动不必要作出那么剧烈的反应,还是先向伦敦进行请示之后再行动也不迟。不过他们也同意应该彻查这件事,以免发生什么更加糟糕的意外,同时也让运河区的驻军提高警惕。

而在不久之后得到消息的英国国防部很快就通知了内阁,这让本来打算和美国人商量看看能不能一起插手伊朗事务的首相不得不重新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回到埃及上面,对于英国而言,埃及甚至比伊朗更重要一点。

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之后,参会的国防大臣和情报机构首脑一致认为这件事情不过是某些埃及人打着死人的名号在搞事罢了,不过首相艾德礼出于谨慎,还是决定关注这件事。他们上次行动确实没有找到纳赛尔和阿密尔这两个人的尸体,这两个人活下来并继续组织反抗英国的行动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即使内阁的同僚们提醒艾德礼,比起发生在埃及的这点小事,伊朗发生的大事更有关注的必要,但也没能让首相回心转意。

而这伙庙堂之上的英国人所不知道的是,从那次行动中活下来的纳赛尔确实还在埃及境内秘密领导着自由军官组织,为埃及的反君主革命做着准备。发生在苏伊士城外的暴动事实上是一场为了吸引英国人注意,减小伊朗那边的压力而作出的计划,纳赛尔等人以这次行动换取了中苏两国的一些物质支援。在埃及某地的军营当中,自由军官组织的执委会成员们为计划的成功颇感高兴。

“至少现在我们知道,中国人和苏联人没有说谎话了。”萨达特有些激动地说道。

而纳赛尔则保持了冷静,他知道他们的危险处境还未解除:“现在只是第一步而已,英国人接下来就会加强戒备了,我们还要蛰伏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