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川军将校(1 / 1)

将军们再也坐不住了,一时议论纷纷,宝山县啊,上海市区的近郊,还是黄浦江的入海口附近,那个油水大啊,刘郧有些无奈,是宝山县副县长好不好,这是本家叔伯给侄子贴金而已。

对于下属的窃窃私语,刘湘也不干涉,反而让副官郭继远,给各位将军斟茶,自己略略的品了一口普洱茶,示意刘郧也尝尝,刘郧一尝,果然不同江浙一带的红茶,也不同于武汉的清茶,淳厚香浓,比较暖胃,眼睛一圆,咕咚咕咚的,一杯茶全喝了下去。

这么无礼,直让满屋的将校目瞪口呆,刘郧这时才反应过来,有些讪笑,刘湘倒是觉得他不错,像个爷们,更像川中的刘家子弟,做人吗,就应该直接一点,好喝就得多喝,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扭扭捏捏的,还以为自己是个政客,他最烦的就是这一点。

看大家这么盯着刘郧,刘湘决定转移视线,干咳两声,指着刘郧笑着说,“这家伙,一点都不像博士,倒像我们这些厮杀汉,够直接,够爽快,好啊,不愧是川中的子弟,做人就是不能忘本”。

真是神的转折,不要说那些将校们傻了,就连刘郧都有些晕头转向,而对于大家的反应,刘湘却似乎很满意,立马解释道,“亦诚,压根没看上宝山县的风水宝地,当时连我都捏了一把汗啊”。

“嗯,南京的那位蒋公,也觉得堂堂一个留洋的机械学博士,当什么宝山县县长,是有点不靠谱,难道今后要去搞进出口,决定徇徇私,改由他亲自任命,任命亦诚,为武汉市的汉阳县县长”。

“轰”的一声,整个屋子都爆炸了,你妹,是汉阳县县长啊,这些将校们简直难以相信,口水流了一地,如果自己的侄子当了这个位子,那还了得,汉阳兵工厂,不就是自家的自留地,想要步枪有步枪,想要大炮有大炮,看向刘郧的眼神都变了。

刘郧被将校们吃人的眼光吓得直哆嗦,刘湘看着同族的侄子,有些惋惜的说,“这个孩子,就是心气高,他竟然又推辞了”。

将校们在心中发出,“切”的嘘声,不再盯着刘郧看了,刘湘却话音一转,满是笑意的说,“却担任了汉阳兵工厂特别助理,专职负责与盟友,德意志帝国,联合研发新型武器,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盟国决定增加援助华夏的物资,还公开宣称,‘华夏是德意志的盟友’,禁止日本帝国主义打华夏的主意”。

这么厉害,这些川军将校,还真不知道这些内幕消息,之前觉得某人就是一幸进之徒,嘴毛还没剃干净,就当上了上校,多半走了什么大人物的后门,比如宋国舅、汪院长,或孔财神等等。

刘郧只是微微的苦笑,哪有那么厉害,德国不过是嘴上叫的厉害而已,况且还有一个时间期限,“三年”,哪像刘湘所说的那样,日本帝国主义若敢犯我华夏,德国就会参战的架势。

终于将大家的胃口调好了,刘湘最后才透出底牌,“前几天,南京的蒋委座,从武汉飞来重庆,与我秘密会谈,决定帮助我们川军,兴建一个兵工厂,地址就选在川西县,由刘亦诚上校,担任兵工厂厂长,番号兵工署101厂,所以我才召各位前来商议”。

兴建新的兵工厂,所有的将军都坐不住了,川军的装备是出了名差,每年除了去汉阳兵工厂,购了一些便宜货外,就是自己搞了几个所谓的械修所,招了几个走江湖的修枪师傅,造了些乱七八糟的单打一,汉阳造,拨壳手枪和马尾手榴弹,真到用的时候,就别说什么准头与威力了,能不炸膛,已经是漫天神佛的保佑了。

刘湘趁着大家**四射的机会,给刘郧一一介绍,水晶猴子邓锡侯将军,川军中的三当家,刘上校得喊一声,“邓叔叔”。

其次就是,长期盘踞在大巴山一带的田颂尧,长期与红军交手,虽说败多胜少,但是实力强劲,在川中稳坐四当家的宝座。

然后才是,川军的模范师师长,号称川中第一条好汉,李家钰将军,以及未来的抗日名将,杨森、王陵基和郭汝栋等民国大佬。

刘郧已经傻了,看来今天确实是川军的狂欢节,但凡有名的将军,基本都来了,敬礼敬得手都麻了,喊叔叔伯伯,都喊得自己都想吐了,至于将军以下的校官们,根本不记得了,只隐约有个印象而已。

这些将军们也没太过为难刘郧,只想问他一句实话,究竟这个新的兵工厂,一年能产多少汉阳造和75mm的大炮,能否达到汉阳兵工厂的十分之一,以及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投产,比如产枪产炮。

“汉阳兵工厂的十分之一”,刘郧也晕了,太科学了,这些大老粗们还知道量化,不简单啊,问题是他也不知道,汉阳兵工厂的产能是多少,一年究竟能产多少枪支和大炮,就连秦厂长都不清楚,只好含糊的说,没问题,一切都没问题,嗯,只多不少。

“只多不少”,倒没骗这些厮杀汉,刘郧早就盘算过,汉阳兵工厂的原料,全靠汉阳钢铁厂,钢铁厂一年才产几万吨钢铁,可造枪炮的特殊钢铁,据说每年才几千吨,自己这些炼钢设备,一旦火力全开的话,可是年产三万吨特殊钢铁,哪里是汉阳兵工厂的十分之一,今后应该说川西县兵工厂,是汉阳兵工厂的多少倍。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产出,这确实是一个尴尬的问题,因为可变的因素实在太多了,首先就是什么时候,能将炼钢设备运到川西县,刘郧自己也没数,其次就是川西县的矿产资源,还没真正普查,只是人为的估计,而且还只是猜测,可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已。

还是邓锡侯将军仗义,不枉刘郧喊了一声,“邓叔叔”,他认为川西县太过偏僻,还不如就将新兵工厂,放在涪城算了,那附近资源丰富,水路也很方便,一应装备,可以用快船直达重庆。

刘郧先是一喜,涪城确实比川西县发达,而且交通方便,突然记起一事,好像在21世纪时,听一些四川的朋友说起过,涪城好像是有些铁矿,还办了一个五万吨的特殊钢厂,可惜矿产储备太少,十几年就消耗完了,最后好像还被攀枝花钢铁厂收购了。

不好,兵工厂不能定在涪城,如果只造点枪炮,涪城的铁矿储备确实够了,问题是刘郧还要修四川铁路网,不说别的,修一段二百公里的铁路复线,就要六万吨钢铁,涪城那点储量哪里够。

刘郧也很想直接去攀枝花,但是有一个问题,在1934年的时空,那里还是一片荒郊野岭,要到60年代之后,成昆铁路开通之后,才迎来炼钢的大潮,而且是几经周折,才有雨后的彩虹。

刘郧终于想好了,还是从川西县开始算了,初期的重点在于保密,以后一旦四川铁路网修好了,哪里还愁铁矿资源不够用,尤其攀枝花的钛钒复合铁矿,正好用来造飞机、坦克和大炮。

不过,涪城也不能放过,最好先在那里打个眼,正好分出一部分炼钢设备,暂时放在那里,如果刘湘手上有人能用,就正好先预热预热,等他们搞得差不多的时候,涪城到川西县的铁路,应该也差不多快修通了,到那个时侯,哼哼,还不都是自己的盘中餐。

刘郧于是一脸难色,很犹豫的对刘湘说,“刘主席,不是卑职矫情,任何兵工厂,都建立在钢铁厂之上,不知我们四川,有几家钢铁厂,年产量有多少吨,其中特殊钢材又是多少吨”。

“钢铁厂,产量”,如同一瓢冷水浇在头上,一时川军将校的热情大减,这些人天天自称是厮杀汉,可不是真的粗人,就连有傻儿之称的樊哈儿将军,也读过几年私塾,哪里不知道兵工厂,与钢铁厂的关系,更要命的是,1934年的四川,一年还真产不出几吨熟铁,听刘郧的口气,兵工厂要用的,还是什么特殊钢材。

刘湘可是雄才大略,早有自己修建钢铁厂的准备,想到刘郧不是外人,也就没怎么避讳,将四川川军的家底暴了一下,嗯,钢铁厂目前还没有一家,炼铁的小作坊倒是不少,每年能产一百多万斤铁料,“特殊钢材”是干什么的,没听说过,莫非是造轮船的钢材。

刘郧也真的被雷到了,四川老刘家说起来牛叉,是全国知名的大军阀,没想到偌大的四川,钢铁产量竟然还是按斤算,不知道的,以为是黄金白银的产量,一百多万斤,听上去是不少,要知道一公斤等于两斤,一吨有二千斤,就算刘湘打了埋伏,全川钢铁产量算二百万斤好了,也不过一千吨,这还仅仅是熟铁而已,离钢材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个基础上搞兵工厂,还真是需要勇气。

刘湘看到刘郧的傻样,哪里不知道残酷的事实,已经狠狠的打击了这个年轻人,于是连忙不耻下问,向刘博士请教道,“亦诚,我川军上下,也想兴建一个大型的钢铁厂,不知有何高见”。

见四川王刘湘亲自提问,刘郧一个激灵,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反而自我安慰的说,“这个好办,小侄此次从法兰西,收购了一套炼钢设备,嗯,设备还算充裕,我可以调拨一部分,先在涪城,成立涪城钢铁厂,至于产量,每年大概能产一万吨”。

“一万吨”,刘湘与一干川军将校,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那是多少,模范师长李家钰将军第一个算完,立即报出换算的结果,“二千万斤”,那就是目前全川钢铁产量的十倍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