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九章 治国之道,随世而移。
限制土地兼并,梁纲出台此政策的最大出发点就是因为此。
进入西历十九世纪的中国,工业商业上面肯定会有极大地发展。可是现在的中国人实在太多了,农业依旧是整个国家的根本。而且没有历史中西方诸国耻辱性的冲击洗礼,现在的中国民间老观念依旧根深蒂固。梁纲就是自信心再十足,也不敢保证一定就能在有限的生命内带领中国完成社会整体转型。
而只要商业资本没有普及全国,那么农业就始终是国本国基。政府需要用土地去拴住诸多的农民,所以土地兼并就一定要严格限制。
梁纲不会像历史上诸多王朝一样——“祖宗国法不可变”。治国之道,随世而移。法既积久,则弊必丛生,所以说‘无百年不变之法’,遗书上梁纲会明确地留下这句话。
限制土地兼并,保持国家稳定,这一政策绝不会成为后世中国社会转型的阻碍。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中国的人口实在是不少,现在就超过了三万万。对比后世的中国,梁纲心下以为,让中国从农业国家转型为工业国家绝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而且,又要有多少家工厂才能吸收掉如此多的人口劳动力?
所以,农业决不能乱,至少在建国前期,工业普及之前不能乱。
梁纲出台此政策的另一次要原因就是——要瓦解地方宗族势力。
五百亩地以上,农税就是十分之一,整整超过最低等的一倍之多。梁纲不认为诸多小地主能忍下如此大的亏,他们肯定会把土地分散到全家子弟的名下。
而利益这东西,分起来容易,可日后想要再聚起来就千难万难了。没人会把到嘴的肥肉吐出去!
且日后正式出台的土地法中,律文也会明确规定,谁人名下的土地即算是谁人的,属于正规的受国法保护的私人财产。
横插了这一杠子,也就能彻底杜绝‘假分’了。
地方宗族势力,梁纲在郧南时候就身有体会,那时的他当然用不着考虑这些。但现在,志望天下的时候,他就不能不管不顾了。
有满清一代,地方宗族势力已经发展兴盛到了顶点了,乡间村里,族人犯错或是触犯族规或是触犯社会公德,就是远在千里之外,族长都有权派人据拿,押回乡受罚。而且清廷官府对此也是放任态度,于是乎宗族势力在满清就是愈演愈烈。
一个宗族的兴盛不是一群穷老百姓就能支撑起来的,那需要富贵人家作为顶梁柱,或是一门技艺给宗族传身立命。而这族长之位也自然就全被富贵人家或是技艺嫡宗所垄断了。就像姬延良、姬仲良的老家,姬氏一门的族长就始终是由姬际可嫡系所做,百余年不变。
但是像姬氏这样的地方宗族全国又有几家?绝大多数,几乎接近百分之百的地方乡里宗族,都是由一门或是几门富贵人家撑起的。
梁纲限制土地兼并,可分级收缴农税,就是为了根除支撑宗族存在的那大富大贵之家。
这项律法梁纲也不清楚它到底能存在几年,可是他明白,这项发令决定能保持他所建立的这个帝国前期社会的稳定。
而中国的实力,只要内部稳定,武器即使不先进于西方,整体实力也依旧能成为东方世界当之无愧的霸主。对于此,他置信不疑。
红巾军的触角在广东飞快的向四方渗透,第二团、第四团也在休整一日后立即起兵往北方追赶。同已经进军到赣南的第五团以及第十二团取得联系,南北共同夹击堵截窜逃的广州清军主力。
一切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的同时,南京的梁纲也再一举起了战刀。
征伐两湖,此战梁纲没有亲自前去,他只派出了半个近卫团以及第八团和第十一团,由詹世爵督兵进军两湖。
安徽的南向阳部是他的最大的厚盾。只是这面厚盾在发挥作用之前首先要做的却还是合同陈虎的第一团,进一步打击始终盘踞在盱眙凤阳一带的清军额勒登保部——火器营残部。
整个安徽已经大部分都落入了红巾军之手,只余下西北方的凤阳、颖州和六安三府,拿下了这里,最北边的徐州就可以与红巾军主体彻底联系在一起了。苏北与安徽完全连成一片,防御和进攻能力都将大增。
而额勒登保率余部停留在盱眙,对合肥和苏北也始终都是一份压力。虽然火器营残军重火力不行,可几千条火枪在手,军队又经受过了一次战场的魔力和考验,军心稳定下后战斗力肯定有所上升。对两边红巾军都有着相当大的压力。
不除掉或是驱除了火器营,始终是一隐患。
西征部队进军湖北,初开始时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等要啃硬骨头的时候,想必南向阳那里也可以抽出身来了。
一个来月时间了,安徽占领区基本是归于了稳定。梁纲也是因此才要南向阳和陈虎配合,两面夹攻额勒登保。
红巾军水陆大军总体数目相加有小二十万之多,可是控制着那么一大片区域,梁纲深感实力不足。他在得到广州水战战报的第一时间,就下令给高海阳,命其整合广东水师余部,组建水师第七营。
同时收到命令的还有第一独立旅的陈烂屐,以及台湾三个独立营。
他们四部都是起义军改编而成,里面肯定有不少被裹挟的,或是煽动动员的,再或是被逼无奈的。现在‘革命’成功了,四部兵马也可以进行大规模瘦身了。
有平静生活的希望,不愿意继续留在军队的,和老残病弱类型的就都可以刷下了。
四部人员实在超出正常编制太多,梁纲的命令中还附加了地方警察和地方守备部队编制。就是为了减小四部的反感,也省的别人说起自己‘卸磨杀驴’和‘过河拆桥’。
军情局,广东科。
第一独立旅和一二三独立营在减员,军情局这个颇有神秘色彩的机构也在减员中。
广州攻克,粤地平定,使得广州科之前吸收的大量杂鱼和小虾米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他们不是什么专业人员,一个任务完成后换个地点还可以继续进行下一个任务。他们只是在特殊时间背景下才进入广州科眼界的人,失去了身份掩护就几乎完全失去了效用。
几乎是一夜间,相当一批之前各行各业的底层人士摇身一变成了红巾军广州政府的底层公务员。
这些人甚至有一些在自己人生命运被改变的那一刻都还蒙在云山雾里呢!
他们中都有被广州科谍报人员买通利用传递消息,却一直不清楚根底的人。毕竟这些人素质太低,真的被毫无顾忌的吸纳入军情局,可能陈广亮早早的就被清廷抓住了。红巾军也不会有今天这样全面的胜利!
林阿发就是其中之一。他之前仅仅是广州城普普通通一店小二,战争期间其所作为也仅仅限于一个情报和一项长久观察。
广州城守营的一千总经常在他这里吃饭,因为林阿发的那个情报,这人永远消失在了人们眼前,而取其位子代之的这是一个早已经为军情局所策反的把总。
把总成为千总后,也继续来大营旁边的这家酒店吃喝,只是次数不像原先那位那么的密了,三五天一次。林阿发的任务就是默默关注着这位千总,不解洽也不接头,只是远远地看着。只防他是否被人盯梢。
酒店人来人往,是个秘密接头传递消息的好去处。如果这千总被人怀疑了,那么有可能会被人盯梢到酒店。林阿发的作用仅限于此。他也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接头人,并不知道这个接头人是n个像自己一样的底层小虾米所共有的。
他对自己参与的事有点预感,可是往深里想却有毫无头绪。
只是,能有一点预感就已经是很不错了。比那些自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的人强多了。
红巾军进入广州之后,论功行赏,林阿发有了两个选择。
一是拿一笔钱了事。军情局内部会将他参与的一切痕迹都彻底抹去,林阿发今后完全不用为此感到担忧。钱数为白银一百两。
二是进入红巾军广州政府做事。没可能当官,仅仅是一小吏级的。梁纲参照前世中国的制度,县级以下的乡镇也正式纳入了官员体系,在城市内则就划分为区。林阿发就是在广州城其家庭住址所在的白云区政府里面做事。
红巾军时代的政府公务员——林阿发,他选择了后者。
虽然前者一百两白银很耀眼。可是哪有吃公家饭来的体面?
作为满清唯一的一个对外窗口,广州人的思想还是相当有冒险精神的,对新生事物接收速度很快。
清红两军在外围对峙了这么长时间,可是民间的交流也不是完全都阻断了。红巾军控制区内,新式的官府组织模式以及诸多的公家饭人员,完全与满清治下的不同。
官吏混作了一体,全由国家供着。往日的小吏,现在也是个人物了……
林阿发毫无犹豫就确定了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