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矿长的长谈(1 / 1)

人生路弯弯 谭谈 2129 字 1个月前

他也许听秘书说了,我想见见他。一到家,他就到招待所看我来了。

“走,到我家喝一杯酒去!”

没说上两句话,他一把抓住我就往外拖。我是不喝酒的。一般也不到交往不深的人家里去吃饭。我们是第一次见面。然而,却一见如故。山上的花千姿百态。世上的人也各色各样。有些人,虽然相好多年,却印象不深;虽然天天见面,却不认识似的。有些人;虽然只见过几次面,却象认识了多年似的;虽然相隔千里,却象生活在一起;一见面,你觉得他可亲,可爱,可敬,可信赖。这位矿长,就是这后一种人。

我跟着他,上他的家喝酒去了。

开怀痛饮两杯后,我请他谈谈他的“故事”。他很豪放地说:“好!”

于是,我和他进行了整整两个晚上的长谈。

他,热情、豪放、坦率、真诚,且很有头脑。50年代,他是全国有名的采煤英雄,出席了1959年全国群英大会。当年的省报,曾发表专门的社论,号召全省人民向他学习。就在全国群英大会后不久,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来我国访问。访问期间,他向我们的周总理提出:“我曾是顿巴斯的矿工,很想见见你们中国矿工的代表。”周总理答应了他。第二年,在苏联政府的邀请下,一个中国矿工休假团赴苏了。他,就是这个休假团中的一员。在苏联,赫鲁晓夫和他们一起跳舞。“**”中,这个当年莫大的荣誉,变成了他最大的罪状了。于是,这位9岁下煤窑的矿工出身的干部,被送进了黑牢……几年以后,他被安排到一个地区所属的煤矿担任一把手。

他走马上任了。

受了几年折磨,他身上的锐气,一点也没有减退。他带领一班人,大刀阔斧地干着。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使这个矿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就在这时候,出了一件事。

这个矿的一个话务员,与他相好了。他们有了那种关系。一次,他们约会在一起的时候,那位话务员对他说:“我还是一个临时工,你可要帮帮我的忙。”他一下愣住了。心象被什么扎了一下一样。他有一种被人利用、被人愚弄的感觉。原来,她并不是爱我,而是有求于我,想利用我啊!

他立即和这位话务员断绝了来往。并连夜向地委领导写了一份检讨,请求地委处分自己。地委领导收到他的信后,很惊异。这类的事,许多人是被抓到都不承认的,他居然主动请求处分。这是咋的?地委领导一方面不甚相信,一方面觉得就是有这样的事,自己已经认识了,不便太多张扬,让他自己以后断了就算了。于是,给他本人回了一封信,转达了这个意思。他把这封信往屉里一搁,就出外开会去了。

有一天,他那做会计的爱人,为他收拾办公室,整理办公桌的时候,发现了这封信。于是……

全矿一下就轰起来了。这时候,他照样召开区队干部会议,安排布置当前的生产任务。会上,他坦诚地对区队干部们说:“不错,我是犯了这个错误,正在请求组织上处分自己。在没有处分之前,我还是这个矿的领导,希望大家听从我的安排。影响了国家的产量,我将会犯更大的错误……”

区队干部们被他真诚的态度感动了。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起一层一层的热浪。这个“故事”是从本人的口里说出来的呀!这要一种何等坦**的胸怀啊!

后来,他从那个矿调到了这个矿。他并没有因自己的隐私被揭露而气馁,一样甩开膀子大干,很有个性地进行工作。

有一年春节,国务院决定全国各煤矿不放假。通知发到矿里时,他已宣布他们矿放假。这个放假的决定公布以后,工人们情绪极高。全矿天天超产。地委知道他们矿准备放假,一位领导特意赶到矿里,要求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指示,照顾到左邻右舍的影响,收回放假的决定。如果一意孤行,将处分他。

地委领导走了以后,他的副手劝他:“是不是和大家讲清楚,这假还是不放算了。”

“不!”他用一脸坚毅神色望了望劝他的助手们,说。“我们的家属都在矿里。但我们这些穿鞋的不能忘了光脚的苦。好些工人的家在农村,好多年没有回家过一个团圆年。假,还是放,处分,我来受。”

接着,他坐一辆吉普车,四处去找老朋友,老领导,采购回来一批过年物资。然后,又组织行政部门的干部,把这些物资一份一份分好,送到每一个回家过年的工人手里。他还亲自到外单位借回来十多辆汽车,把工人们送走。

那天清晨,他来到矿中心区的广场,送工人们上车。当大家全部上车后,他对大家说了简短的几句话:“同志们,回去以后,代表我们矿里的领导,向你们的老婆,向你们的家人,问一声好。感谢他们支持矿上的工作,感谢他们对煤矿做出的贡献,并希望大家能按时回矿。”

这时候,地委不准放假,如放假要处分矿领导的消息已在工人中不胫而走。大家听了他的话后,含着热泪连连点头。

他目送着最后一辆汽车开走以后,转过身来,对办公室秘书说:“请代我起草一份给地委的检讨!”

月底,当地委向全区通报批评他的文件正在打字机上打的时候,接到了他们矿提前完成生产任务的报喜电报。而那些没有放假的矿,却没有一个完成生产任务。这使地委领导同志哭笑不得。不久,在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这位地委领导同志,感慨地对他说:“看来,还是你那个办法对。因为放假和不放假都不是目的。目的是完成生产任务。”

……

这位矿工出身的矿长的故事,在我的心胸间捅开了一个天窗,一片明丽的阳光射了进来。一个新的想法,在我的心中涌出。我决心放弃写《风雨山中路》续篇的想法,写一部新的长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2024全本小说网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