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毕业找工作(1 / 1)

阶层之门 王子群 6369 字 1个月前

四年大学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同学们纷纷为毕业后的就业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有门路的自然胸有成竹,每日依然优哉游哉,有关系的托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忙得不亦乐乎,什么都没有的就只好靠自己碰运气听天由命了。石玉萍看着同学们形形色色的举动,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应该难过。高兴的是学业终于完成了;难过的是工作还没有着落,就像人们总结的那样,毕业就等于失业。怎么办呢?总不能再去家教吧。

石玉萍从踏进大学校门不久就开始做家教了,四年来断断续续做了好几份家教,论起教学经验来算是熟门熟路,继续做家教的话自是游刃有余,可家教她还是想也不敢再想了。那次的经历给她的印象太深刻了,几乎被吓坏了。

那是给朱大章做家教的第二年,快放寒假的时候,石玉萍正在做着回家的准备,手机响了,是朱先生打来的。

朱先生,有什么事吗?

呵呵呵,石小姐,没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吗?

我的意思是你这么忙,怎么有空打电话啊?

石小姐,你教我们大章有两年了吧?

是啊,怎么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是啊。哦,朱先生,是不是我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尽管说,我会改进的。

呵呵呵,石小姐,你太客气了。大章进步很大,多亏了你呀!

哪里,是大章聪明。

呵呵呵,石小姐也很聪明啊!

朱先生你过奖了。还有别的事吗?

哦,是这样的,石小姐,年底了,我想请你吃个饭,再把你的酬金结—下。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方便?

朱先生,你太客气了。吃饭就不必了,放假前把酬金结一下就行。

我们的一点心意,还请石小姐赏个光吧。

石玉萍其实也在等这笔钱,如果能拿到钱的话就可以给爸爸妈妈妹妹弟弟还有杨书生买点什么,那就很风光,在家人和村里其他人踉前都很有面子,也让她的家人和杨书生的家人很有面子。现在一听说朱先生在等她决定,立刻说,朱先生,你要是方便的话我现在就过去,好吗?

好。喜来登饭店翡翠厅。我去接你吧?

不用,不用,我坐公交车很快的。

哦,那好吧,路上小心点。

石玉萍在江州待了三年了,却一次也没听说过喜来登饭店,自然不知道位置,她想问一下朱先生又怕被人家笑话。赶紧上网査了一下电子地图,很快就找到了喜来登饭店的方位,也找到了要乘坐的公交车线路,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兴冲冲地去了。

地图上看不出来,石玉萍以为喜来登饭店不过是一家普通的饭店——不是人家请不起,而是能请她这样一个普通的家教老师吃饭,不管饭食好坏,本身就已经很给面子了,一旦真的看到喜来登饭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石玉萍竟不敢认了。

这也难怪,喜来登饭店并不是像石玉萍想象的那样,只是一家普通的饭店,而是一家五星级的酒店。门前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巧而拙的四个大字悦然而来。挨着的是一个硕大的喷水池,池子里红色和金色的鲤鱼慢吞吞地游来游去,边上花花草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热闹非凡。紧后面就是三根旗杆,一面国旗,一面美国国旗,一面饭店的旗帜。

石玉萍一看这气势就被吓住了,不禁迷迷惑惑地嘀咕,会是这个地方吗?石玉萍站在马路边上望了又望,瞅了又揪,打量了再打量,端详了再端详,还是不敢相信,更不敢往跟前凑。就在这时手机又响了。

石小姐,到了吗?要不,我开车接你吧。

不用不用,我就快到了。

哦,那好吧,记着,是喜来登饭店翡翠厅哦。

现在可以确定她没来错地方,就是这里了!石玉萍放了心,镇静了一下这才不慌不忙地朝门厅走去。

刚走到门口,石玉萍就被两个穿着制服的帅气男迎宾迎住了,欢迎光临。请问小姐,住宿还是找人?

石玉萍自以为原来进过金莲花宾馆,是知道里面的曲曲弯弯的,可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还是愣住了,不过到底是在大城市里待了三年,比起上次来还是沉稳多了,她平静了一下说,我是来就餐的。

高个儿的男迎宾立刻说,哦,对不起,小姐,这里是住宿部,餐饮部在另一边。我带你过去。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到了另一扇大门,男迎宾又做了个请的姿势就站住了。

门两侧的女迎宾像刚才两个男迎宾一样异口同声道,欢迎光临。请问小姐,定了包间了吗?

石玉萍说,定了,翡翠厅。

女迎宾像是早就料到了只是证实一下似的说,哦,小姐这边请吧。

石玉萍大大方方地向门口走了过去,刚一走近,阔大的玻璃门就悄无声息地自动打开了。石玉萍下意识地停了一下,没发现有什么异样,这才走了进去。可是刚一进去就是一个趔趄,石玉萍看了看没看到什么,再走了一步才知道是地毯的缘故。石玉萍在朱先生家就见识过地毯,没什么好稀奇的,可这里的地毯更厚更软乎,脚踩上去绵绵地往下陷,不知道的人自然会惊一下的。

经过这一折腾石玉萍心里明白了,这个喜来登可比金莲花高级多了,凡事不能按金莲花的经验来了,可是当她走进大厅的时候还是禁不住大吃一惊,就连吧台都金碧辉煌的,边上的沙发、茶几、花瓶、大大的壁画,还有硕大的鱼缸,里面那些从没见过的好看的热带鱼都透出一股咄咄逼人的奢华来。

男迎宾紧走几步来到石玉萍面前,打开电梯的门,又做了个请的手势。

出了电梯是一条挂满各种艺术品的长廊,石玉萍心里忽然有点怕,不知道怕什么,但心就是突突突地跳个不住,仿佛要去的是一个深渊,越往前走危险就越近了一般。石玉萍的耳朵似乎吱吱地嘶鸣起来。就在石玉萍几乎想转身回去的时候,男迎宾在一个门口停下了,并向那个门里做了个请的手势。

石玉萍知道就是这里了,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门楣,果然写着翡翠厅三个字。她走过去的时候,男迎宾已经把门打开了,等她进去后门又轻轻掩上了。至此,石玉萍才忽然察觉出男迎宾的所有动作都像事先排练过的—般,娴熟、连贯、优雅、悄无声息。

房间里,朱先生果然已经等在那里了。他的面前不是通常的那种带转盘玻璃的大圆桌,而是低矮的长方形的玻璃桌。朱先生的座位也不是通常的那种高脚椅子,而是更加低矮的布艺沙发。这样的桌子,这样的座位,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吃饭的地方,倒像是喝茶、喝咖啡或者下棋、聊天的所在。再看看房间里只有朱先生一个人,而且他面前正放着一壶茶。石玉萍想也许朱先生是在这里等她的,现在她来了就该去别的地方就餐了吧。不过,她不想问,这样太冒失了。

石小姐来了,快请坐。朱先生冲她轻轻点了点头。

石玉萍把背包取下来,放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石小姐辛苦了。朱先生倒了一杯茶,端到她的面前,也做了个请的手势。

谢谢。石玉萍有点口渴,就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小口。

石小姐放假了吧?一边为石玉萍续茶,朱先生一边漫不经心地问。

是啊,正准备回家呢。

哦,也是,几个月了,该想家了。

是啊。

车票买了吗?

买好了。

什么时候的?

后天。

哦。

哎,朱先生,您太太和大章怎么没来啊?

他们去海南岛了。

就我们俩?

对啊。

这太出乎石玉萍的意料了!看来这顿饭就是她和朱先生两个人吃了,可是除了杨书生,她还从没跟任何一个男人在一起进过餐呢,何况又是一个虽然不算陌生但也不算很熟的男人!石玉萍一下紧张起来。

怎么?不行吗?朱先生感觉到了,微笑着问。

不是,我是说如果他们在的话,会很热闹的。石玉萍慌乱地说。

哦,原来石小姐喜欢热闹?

不是……

哦?那就是喜欢清静?这里,石小姐不喜欢吗?要是石小姐不喜欢的话,那你说,喜欢哪里我们就去哪里,现在就去。朱先生说着就要站起来。

石玉萍没想到自己随口的一句话会让朱先生这么认真,赶紧说,不,这里也很好。只是第一次来,还不大习惯。

朱先生微微一笑,说,以后我们多在这里吃几次饭就好了。

这时,门突然开了,一个女服务生抱着菜谱和点莱单不慌不忙地走了进来。

朱先生见了只做没见一般,盯着石玉萍问,石小姐,想吃点什么?

石玉萍没来过当然不知道,就算是有菜谱也不知道是什么菜,就算知道也不行,那太失礼了,就说,我什么都行的,朱先生不必客气。

朱先生就转过脸来对女服务生说,小姐,记上了吗?

女服务生一脸茫然地看着两人。

朱先生板起脸来,这位小姐不是已经点了菜了吗?

石玉萍慌了,说,我没点菜啊!

朱先生说,没事的,他们这里有好几个一级厨师呢,能做得出来的。石玉萍越听越糊涂了,不觉声音高起来,说,我真的没有点菜啊!

朱先生笑了,说,怎么没点?点了两个菜呢,一个是我什么都行的,一个是朱先生不必客气。

石玉萍愣了片刻才明白了,忍俊不禁捂着嘴呵呵地笑起来,就连见惯了这种场面的女服务生也把持不住吞儿地笑了,可能觉得有些失礼,赶紧假装咳嗽扭转过身去。

朱先生却没笑,一本正经地说,小姐,记上没有?

女服务生清了一下嗓子这才转过身来,轻声说,先生,小姐,不好意思,我们饭店没有这两个菜,请换一下吧。

石玉萍看着女服务生严肃认真的样子,甚觉滑稽,又偷偷地笑起来。朱先生就很遗憾地说,哎呀,石小姐,真是对不起,既然请你吃饭当然想让你吃个开心满意的,可是不凑巧啊,你点的菜人家没有。就请石小姐再换两个菜吧。真是委屈石小姐了。

石玉萍看着朱先生蹙额皱眉一副惶惶不安的样子,想笑,又有些感动,平静了一下说,朱先生,我不懂的,还是你来点吧。

朱先生这才说,那,我们就点一个菜,龙凤汤,怎么样?

石玉萍不知道龙凤汤是什么,想来会很贵,这么高级的饭店的饭菜不可能很便宜的,朱先生请她来这么高级的饭店且只点一道菜如果很便宜的话也是说不过去的,不是她的面子,而是朱先生的面子!不过她不好反对,客随主便嘛,于是轻轻点了点头。

朱先生说,再来一瓶红酒。

女服务生一一登了记便退了下去。

石玉萍想起刚才点菜的事还是想笑,看着朱先生才忍住了,再看这时候的朱先生已经不像她印象里的朱先生那般威严了,而是和蔼可亲的了。于是随意了许多。

大饭店的饭菜比小饭馆讲究,而且讲究得多,石玉萍是知道的,因为那不仅是在吃饭,吃营养,也是在吃文化。喜来登更应该是这样的,这里的点点滴滴这这那那瓶瓶罐罐都在毫无疑义地证明着这一点。这样的话,汤就不会上得很快,那是要费工夫,费时间的。一想到要等很长时间,石玉萍又不安起来。出乎意外的是只过了一会儿,龙凤汤和红酒就端上来了。是一个白色的大肚陶瓷坛子,还带着一个可以加热的架子。看起来,饭店是早就有准备的啊!石玉萍有时候很想知道有钱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今天见了不禁喟叹,真是难以想象啊!

朱先生立刻就让服务生把红酒打开了。服务生刚要倒酒却被朱先生伸手拦住了,再从服务生手里接过红酒先给石玉萍倒了一杯,再给自己倒了一杯,笑吟吟地端起酒杯,来,石小姐,为我们的缘分干杯!

石玉萍端起酒杯和朱先生轻轻碰了下,喝了一小口。

朱先生又笑了笑,这才把金黄色的汤盛了一碗递过来,来,石小姐,尝尝。

石玉萍拿起羹匙舀了点清清白白的汤尝了尝,立刻一股奇异的清香让她唇齿都兴奋起来,再尝了一口,清香马上就侵袭得浑身都舒坦起来。她怎么都没想到看着不起眼的汤水竟然会有如此的美味,真是太神奇了!石玉萍刹那间恍恍惚惚的,一下忘掉了周围的一切,连朱先生问她味道怎样都没听见。

石玉萍不由得感叹,有钱人真是会享受啊!这样的一口汤就顶得过乡下人一辈子两辈子三辈子甚至更多辈子活的人了!又不禁有些庆幸,她要不是凑巧教了朱大章,凑巧碰到朱大章的爸爸朱先生是个有钱人,凑巧朱先生又是个大方人,凑巧朱先生今天请她吃饭,凑巧朱先生请她在喜来登饭店吃饭,凑巧朱先生点了龙凤汤,她一辈子也別想明白世间还有这么美妙的东西,这远远不是她能想象的,她就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耗尽心神也别想知道一星半点一鱗半爪一丝半毫!

石玉萍一边慢慢地吃着喝着,一边听朱先生慢慢地说着,偶尔回应一下,等石玉萍吃好的时候,朱先生还在说着什么。看看时间也不早了,石玉萍就说,朱先生,谢谢你请我吃饭。我还有点事,先走一步了。

岂料朱先生听了却没有拿钱的意思,只是看着她说,石小姐不要休息一下吗?

石玉萍说,不用,我还得回去收拾一下呢。石玉萍以为这样说足够提醒朱先生,该给她结账了。

朱先生却说,石小姐,我们还是休息一下吧。刚吃完饭,不休息一下怎么行呢?休息一下,;顺便把你的酬金结一下嘛。

石玉萍听着朱先生的话有点怪怪的,可一听能把酬金给她,就不说什么了。

朱先生说,我带着呢,省得你来来回回地跑了。说着把一扇门打开,走进去的时候说,石小姐请来一下。

石玉萍一直没注意到那里竟然还有一扇门,心里吃了一惊,但还是跟了进去。

朱先生从**拿起一个黑色的小皮包,打开了,拿出一沓钞票来,说,你最后一个月的酬金和期末的奖励总共两千四,这是三千,你数数。

石玉萍没料到会给这么多,忙说,太多了,给我两千四就好了。

朱先生说,一点小意思,你就拿着吧。

石玉萍激动地连声说谢谢。说着转身要走。

朱先生说,石小姐不休息一下吗?

石玉萍说,不了。

朱先生说,你开个价,多少都行的。

石玉萍没听明白,不由看了朱先生一眼。

朱先生轻轻晃了一下皮包,说,你自己拿吧,都是现金。

石玉萍这才懂了,原来是这样!不觉打了个寒战,抽身就走。

朱先生说,石小姐,别急嘛,不够我可以再取呀!

石玉萍从翡翠厅里冲出来,眼睛里溢满了泪水,她想找东西擦的时候才发现背包还在翡翠厅的沙发上呢,犹豫了一下还是转回身来。

朱先生正在发着愣,看见石玉萍马上喜上眉梢,笑吟吟说,其实想开了就那么回事,别太认真,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

石玉萍一阵恶心,真想狠狠地把钱摔在朱先生的脸上,可她还是没有这么做,只是拿了包匆匆忙忙地逃掉了。

这是我的钱,我辛辛苦苦挣来的,凭什么不要?凭什么不?那不是傻吗?再说,没钱拿什么买东西回家呢?都已经打电话说过了,到时候两手空空的怎么交代呢?她忽然想起老家的一句俗话来,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看起来是真的啊!人,没有钱的时候连一口恶气都出不了啊!

后来,石玉萍一琢磨不禁吓了一跳!由此看来,朱先生早就瞄准她了。什么家教?不过是接近她的幌子罢了!这个朱先生,竟能不动声色地足足准备两年才慢条斯理地露出真面目来!太可怕了!幸亏自己走得及时,要不还不知会是什么结果呢!

自那以后,石玉萍想起来就有些后怕。现在毕了业也没有再做家教的打算了。况且,这种工作没什么稳定性。

那么,做什么工作好呢?

其实,杨书生早就计划好了,那就是等石玉萍毕了业就回来跟他一起好好经营好日子超市。事实证明,上过大学见过世面的石玉萍似乎比他更会做生意,他需要石玉萍,好日子超市更需要石玉萍!现在,尤其需要石玉萍。说来也巧的是,自从上次两人发生了关于进什么样的奶粉的争论的事情过去不久,当地工商联合在镇上查处了一批伪劣奶粉,一些无良商家纷纷被罚,有的已经倒闭,唯一经受住检验的是好日子,所售商品皆为正规产品,被当地工商部门授予“诚实守信经营户”,消息一经传开,人们奔走相告,都说,孩子身体第一,以后再也不会图便宜买老牛了,要是给孩子坐下病来,那一家人不就跟着完了吗!一时间,好日子门庭若市,

生意不火爆都不行。可是时间一长,好日子超市红火的景象惹得不少人眼红,过了不久什集镇上就冒出好几家超市来,什么家家惠、真实惠、红红火火、四方、东西南北中……超市多了,生意自然会分流出去一部分,好日子超市就没了先前门庭若市的气象。虽然如此,但杨书生经过这一段时间,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客户需求、宣传定位、营销方式、降低成本都有了自己的设想,如果这时候石玉萍能回来帮自己一把,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了。

石玉萍当初考大学,一门心思想的就是远离乡下,听杨书生说了生意上的艰难,就更不愿意回来了。乡下什么都难,生意也一样。平常时节青壮年都到城里去了根本没有生意,逢年过节生意会好一些,可那能有几天啊?石玉萍就在心里做好了要在城里扎根的准备。

一个乡下丫头,突然间就想在城里扎下根来,谈何容易?石玉萍也知道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得从长计议。她在心里做了周密的计划,自己先在城里找一份工作,等稳定了再让杨书生进城开一家小超市。这样,她上班有一份工资,下班还可以帮杨书生打理生意,过上几年超市做大了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在城里扎下根来了。

眼下,石玉萍最需要的就是一份工作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2024全本小说网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