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消息传回(1 / 1)

娇笙惯养po 南墨离 1402 字 9个月前

日后该如何的话,陆铮没有接着说下去,安笙便也装作不知,只请陆铮坐下,并叫青葙奉茶。

陆铮此番前来,倒也确实没什么一定要说的事情,主要还是说宫里还有西北的事情。

内应一事,安笙已经知道了,但是惠帝将内应交给太子和陆铮的事,安笙却不知道,陆铮今夜前来,便是要说这件事的。

“皇上的意思是,让我跟太子殿下安排这人该如何利用,我与太子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应该抓匈奴使者的现行才好,这样的事情,总归是抓到现行,才无从抵赖的,你觉得呢?”

安笙听了陆铮的话,沉吟了片刻,点头应道:“确实如此,证据确凿才无从抵赖,这事若成了,寒铁一事倒好说了。”

“不错,我与太子殿下,正是这个意思。”陆铮点着头,眼睛有些亮。

他就知道,这些事情根本不必跟安笙说的太过明了,只要稍稍透露一些,安笙便能想明白。

这么聪明的姑娘,可是自己的未婚妻呢,陆铮想着想着,心里不由地涌现出一股自豪的情绪。

但紧接着,陆铮忽然又有些不知道再说些什么是好了。

房里静了片刻,陆铮忽然想起,自己带来的东西,还没有给安笙,于是赶紧将东西拿出来,递给安笙。

“对了,太子殿下叫我给你带些药材过来,我瞧着,都是些补气血的好药材,你身子本就弱,今日又耗费不少心血,要好好补一补才行。”

陆铮说着,眼中微光轻闪,眼底蕴满柔情。

此时屋内烛光不算太亮,暖黄的火光打在陆铮脸上,将他稍显冷硬的侧脸,也照得柔和了许多,他眼下被烛火投出一片青影,竟也有几分眉眼如画的温柔隽永之感。

安笙心里忽然就软了下来,颔首轻声应道:“多谢将军关心,我会好好吃药的。”

这段时日,她确实不曾好好歇过,但是也没有陆铮想的那般严重。

不过,在陆铮眼中,自己大概就是那种稍稍累些就受不住的,安笙知道,陆铮是担心她,却常常不知如何表现,便只能叮嘱自己要注意吃药进补。

可不管怎么说,陆铮待她之心,确实是一心一意的。

想来人这一辈子,浮华半生,若能碰上个真心相待之人,倒也不容易,若遇见了,自该好生珍惜才是。

陆铮在安笙房间的外堂坐着喝了一杯茶,便离开了。

离开的时候,陆铮看着青葙手拿铜锁送他出门,心里便止不住一阵纠结。

最后,想了再想,还是什么都没说,暗叹一声,飞身离开了。

青葙重新关门落锁,锁门的时候,忽然笑出了声音。

安笙不由奇怪,问她怎么了。

青葙忍笑回过头来,看了看安笙,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什么事,你只说罢。”安笙其实多少猜到些青葙要说什么。

要是她没料错,青葙要说的,多半就是那铜锁一事。

而事实果真不出安笙所料。

“小姐您瞧见没有,世子方才离开的时候,朝奴婢手里瞧了好几眼,估摸是看这铜锁呢,世子这定是后悔当初提醒那一句了,没想到奴婢竟真准备了。”说着,青葙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安笙听了青葙的话,回想了下陆铮方才离去时纠结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

笑了几声后,她才又说:“不许打趣世子,仔细世子知道了责你。”

“世子才不会呢,”青葙闻言,娇声笑道,“世子看在小姐您的面子上,也不会责罚奴婢,不过小姐说得对,奴婢再不敢私下打趣世子了。”

安笙好笑地哼了一声,嗔了青葙一眼,道:“什么话都叫你说了去,我还说什么?”

“是小姐不嫌弃奴婢笨嘴拙舌罢了。”青葙笑眯眯地接了话。

与此同时,青葙心底终于暗暗吁了口气。

小姐总算是恢复过来了,今儿从宫里回来,小姐怏怏不乐的,吓坏她了,好在,这会儿又转好了。

还是姑爷有办法,姑爷一来,小姐就高兴了。

次日早,惠帝仍然未曾临朝,太子监理国事,大皇子辅助,四方馆官员上报,匈奴使者请其代为向惠帝陈情上表,表明想近日打道回匈奴去。

太子以惠帝龙体欠安为由,将这申请先打回去了,只叫四方馆官员通知匈奴使者,稍安勿躁,且再安心等上几日,并叫四方馆官员好生陪同匈奴使者于邺京游玩,不叫怠慢了使者。

四方馆官员得了太子吩咐,回去将这话如实回报给匈奴使者,态度之客气友好,叫匈奴使者一时间也找不到理由回绝。

且太子也说了,惠帝龙体欠安,让他稍等几日,待惠帝龙体康健后,再摆宴送他离开,匈奴使者又如何能拒绝?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公主那边仍旧没有传出消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消息,匈奴使者也确实没办法离开。

可总这么干等着,每日好酒好菜,好吃好喝好玩的,也不是回事啊,时日拖得越久,匈奴使者便越着急。

着急了,就得想法子。

如此又过了三日,匈奴使者终于按捺不住了,决定想办法与宫里的内应再见一面。

就在匈奴使者想办法联系宫中内应的时候,一条令太子等颇为振奋的消息,也从西北秘密传回。

寒铁矿藏,已被南诏收回,应惠帝吩咐,守在寒铁矿的一干匈奴兵士,悉数斩杀,一个不留。

消息传回邺京,太子大喜,即刻秘密召见陆铮议事。

为了掩人耳目,太子将约见陆铮的地方,定在了文国公府,就在文韬的水砚堂,至于对外么,则还是叫文韬给陆铮传信,便说友人相邀,小聚一番。

陆铮一接到文韬的邀约,便猜到是怎么回事了,也没耽搁,立即动身去了文府。

一到水砚堂,果真见太子也在。

陆铮与太子和文韬互相问了好,三人便一同坐下说话。

太子将西北的那边消息一说,陆铮便知,动手的时机到了。

当初他们决定的就是,等西北消息一传回来,便立即着手安排,让内应与匈奴使者在他们监视之下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