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婆子等是夜里被赶出府的,徐嬷嬷亲自带人动的手,虽然没闹出太大的动静,但是也不少人都看见了。
府里一下子就都噤声了,再没人敢胡说八道。
不过,之所以这么老实,到底是被徐氏威吓了,还是因为见到吴婆子等非议主子的下场害怕了,就不得而知了。
安笙尚在“禁足”中,按说是应该不知道外面的动静的。
不过,郑妈妈能干,不出门也将外头的事情打听清楚了。
次日早,玉笙居来了两名京中颇有名气的大夫,据说,是来给安笙请平安脉的。
这借口寻得好。
徐氏说,暑热将近,怕府里有人不舒服,所以特叫大夫来都瞧上一瞧,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安笙老老实实地叫人诊平安脉。
两个大夫与安笙都曾有过一面之缘,安笙跟着普云大师在紫霞山下义诊施药,他们那日也在。
公侯之家内里有些事情说不清,两个大夫虽是普通出身,但是到底年岁不小了,人情世故颇懂。
一见玉笙居有别于其他院子的安静,便明白了些什么。
二人均未动声色。
说实话,给安笙诊脉,他们还是颇有压力的。
这可是普云大师唯一的俗家弟子,还是亲自传授医术的那一个,听说,这位给宫里头的贵妃娘娘都看过病,医术那自然是不容小觑的。
他们给人家看病问诊,是不是,有些班门弄斧了?
两位大夫一一诊过脉象,都去看安笙。
安笙叫人看茶,冲两位大夫笑得分外和善。
“二位先生看,我这身子骨如何?”
徐嬷嬷在卧房门口站着,闻言便竖起了耳朵,等着大夫回答。
两位大夫互相对视一眼,实话实说道:“小姐身子虽有些弱象,但是并无什么大碍。”
“那可需吃药?”安笙又问。
两位大夫摇摇头,“无需吃药,平日里适当进补些便可。”
他们虽不敢说医术比安笙高明到哪里去,但是这点儿弱症,还是看得分明的。
安笙身上所带的弱症,明显是胎里带来,生下来之后又未养好才造成的,不过如今看着倒确实没什么大碍了。
至于没有养好的原因么,这个大家就心照不宣了,这也不是他们该关心的事情。
两位大夫的话,徐嬷嬷听得真切。
安笙就见,徐嬷嬷明显地松了口气,想来是在庆幸吧。
虽说吴婆子等的病症,被传说是为天罚,非是疫病,但徐氏仍旧放心不下。
否则,也不会安排今日这一出了。
徐嬷嬷亲自看着两位大夫写了药方,嘱咐了郑妈妈和青葙几句,这才放心离开。
人都走后,青葙将大夫写的药方呈给安笙看。
安笙瞧了两眼,点了点头,让青葙照着方子熬药去了。
这两个大夫倒是乖觉,方子开的很是温补,吃上两日,不会有什么事。
青葙拿着方子熬药去了,徐嬷嬷送走了大夫,回去跟徐氏回话。
徐氏听徐嬷嬷说,这两名大夫都说安笙没什么事,也算是放了心。
要是寻常,她也不至于这么紧张,可现在安笙跟护国公世子定了亲,要是人真就突然出事了,那护国公世子克妻的名声,可就真是洗刷不掉了。
她还指着二人成亲之后,陆家能多多提携顾家呢,哪能让安笙出事!
她知道府里私下说什么的都有,本来她也没在意,那护国公世子陆铮克妻一事,是多少年的旧事了,哪就那么容易将所有人的口风都扭转过来。
只要这陆铮跟安笙一日没有成婚,陆铮这克妻的帽子怕就一日摘不掉。
不光府里传,外头也都这么传,她自然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可是谁能想到,会出了吴婆子她们这个事。
徐氏对鬼神之说,多少还是信一些的,心里就有些犯了合计。
否则也不会当机立断将吴婆子几人赶出府去了。
“心兰,你说这件事,当真是因为吴婆子她们自己不修口德,所以才被上天惩罚吗?”若非这样,怎么府里其他人都没事,偏就这几个成了那副样子呢?
吴婆子和刘婆子是方氏的人,对安笙自是没什么忠心真心,怕是背后真的没少议论安笙的亲事。
而玉容同屋住的玉珠也说了,玉容常常跟着吴婆子和刘婆子凑在一处,说府里的是非,尤其是,安笙的是非,结果,就跟那两个老婆子一样,面目全非了。
徐嬷嬷听到徐氏的话,心口登时一跳,尔后斟酌着答道:“老夫人您别多想,是不是天罚的,这事也都过去了,纵是天罚,那也是她们几个自己造的口孽,,与旁人无关,现如今她们也受到应有的惩罚了,您也别为这事再费神了。”
徐嬷嬷伺候徐氏这么久,自然明白徐氏想听什么。
出了这种事情,徐氏自然是想听别人说,这件事跟她毫无关系,甚至于,跟顾家毫无关系,都是那几个奴才胆大包天,自己造孽。
现如今,她们也算是自吞苦果了,这件事,也该告一段落了。
徐氏确实这般想的不假。
“再看几日,要是那丫头真的什么事情也没有,就让她出门走动吧,这两日对外仍说她体弱,身子不舒服,需要静养几日。”
徐氏这说的是谁,再明显不过,徐嬷嬷自然明白。
“奴婢知道了,老夫人您放心,奴婢会亲自盯着的。”说到底,徐氏还是没有彻底放心。
其实不光徐氏不放心,府里很多人也都不放心。
毕竟,吴婆子等人的摸样,太过骇人,那日“有幸”见到吴婆子等真面目的,都心有余悸,自然也就都有顾虑了。
大夫的诊断很快传遍永宁侯府,众人在松了口气的同时,有些人,不免也生了疑虑。
人总是这样,在知道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时,就能腾出空来想别的事情了。
阴谋论者处处都有,而内宅,最不缺少这样的人。
吴婆子等的症状见所未见,那所谓的天罚一说更是闻所未闻,诸方派人打听下去,竟然没有找到这话的源头从何而来,怎能不叫人心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