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老李心似海(1 / 1)

贞观天子 北诸侯王 2363 字 27天前

听完后,杜如晦思忖片刻,没有立即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反问道:“大王,中原之地名义上归属我大唐,可我大唐现在真的能将中原囊括吗?”

“不能。”李智云果断摇头,说道:“大唐兵甲虽盛,但李密的地盘何其庞大,北接窦建德,南联江淮,东至大海,西边还有个王世充。只要王世充和窦建德不除,中原便不能真正掌握。”

杜如晦点头,说道:“大王觉得,圣人是否明白这个道理。”

“父皇应该明白。”

说完,李智云脑门瞬间流下汗水。

“克明,难道这一切......是个局?”

杜如晦眸色凝重的点头,“大王,圣人知道,就算李密能说服徐世绩前来长安,中原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如此一来,他放任李密前往中原,那就是别有意图了。”

“你的意思是,父皇想杀掉李密?”

杜如晦摇摇头,“大王,圣人若想杀李密,当初又何必接纳李密投降呢。”

“那是为什么?”

“大王方才说,李密的副将是......独孤怀恩。”

碰!

茶盏落地,碎裂四散,滚烫的茶水流满一地。

“独孤氏。”李智云一字一顿的说。

杜如晦点点头,蹲下身子,将茶盏碎片一块块捡起,放在案几上。

“此事,大王绝不可插手!”

他脸色非常的严肃。

李智云深思片刻,回过神,捏着眉心,说道:“克明,若李密是真心想劝徐世绩,帮助大唐收复中原,那此事不就失败了么。”

杜如晦道:“大王,圣人有一万种办法能让李密造反。就算他不造反,圣人也可以说他造反。”

“可如此一来,父皇所图,真的能成功么?”

“计划顺利,独孤氏必遭重创。”

李智云想起王协的事情让独孤震在朝堂上当了一段时间的木头人。

见李智云沉默,杜如晦再次提醒道:“一旦出事,大王若去平叛,必成关陇死敌。”

“本王知道。”李智云起身,走到窗边负手而立。

以后,谁再敢说老李昏庸的,直接拖出去暴打一顿。

“克明,若父皇让我去平叛,我该如何拒绝?”

杜如晦道:“大王新婚燕尔,宫里贵妃娘娘,应该不想大王东奔西跑。再者,齐王殿下英勇善战,想必对此事不会排斥。”

闻言,李智云咧嘴一笑。

“你说的对极。”

解开心头困惑,李智云问道:“对了,今日你去参加尹氏婚宴,如何?”

李智云答应尹小娘子让杜如晦代替他参加其兄长的婚礼,算是给尹家一个面子。

“尹家甚为礼遇属下。”

“甚好。”

顿了顿,杜如晦迟疑道:“大王,尹阿鼠为人,还需注意,以免出现意外。”

李智云刚准备说他早已派人盯着尹阿鼠,可话到嘴边,变成了,“你说的有理,我会让人注意的。”

翌日,在李智云打过招呼之后,兵部那边以最快的速度给秦琼等人造册军籍,正式加入唐军。

秦琼、程咬金、李君羡、罗士信四人都是从五品游击将军,贾闰甫则是六品昭武校尉。

“叔宝,你可是魏公的龙骧大将军,怎么到了唐朝就一个从五品游击将军。”贾闰甫有些不满意兵部安排的军职。

程咬金哼牙,“昨日看楚王很重视我们,原来也不过是敷衍。”

想他在瓦岗也是大将军级别,统率一军,到了唐朝居然变成小兵小卒,这落差可太大了。

秦琼将军籍收好,说道:“瓦岗什么地方,唐朝什么地方,你们难道不明白么。在这里,我们只是降将,此前并无耀眼战绩。就算是在前隋,我也不过是个游击参将。再者,兵部的这份军籍,上面并未提及我们的过往,这就等于我们可以在唐朝重新开始。如今天下大乱,凭我们兄弟的身手,博个富贵,应当不是什么事情。”

李君羡也说道:“叔宝说的极是,楚王虽然看重我们,但是他也不能越过唐朝军纪做事。唐朝毕竟是正规的朝廷,不是草头山,希望大家明白。”

“原来如此,反正就是要打,那就打吧!”程咬金把军籍往怀里一塞。

秦琼接着道:“我们现在隶属于楚王府统辖,跟着楚王,你们还担心没仗打么。”

众人一笑。

程咬金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去平康坊喝两杯,我早就听说长安的平康坊都知乃是一绝。”

秦琼横他一眼,没好气道:“咱们现在住的地方都是楚王安排的,你还是省点钱吧,别到时你娘子扣你月钱,你没处哭去。”

闻言,程咬金顿时一怂。

众人拿了军籍,便各自散去。

秦琼叫住李君羡,俩人走在路上细谈。

“君羡,我本以为楚王会让吾等入府效命,没想到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李君羡道:“当年我在荥阳为楚王所擒,他也没有逼迫我投降,现在来看,楚王自有一番心胸。”

秦琼颔首,感慨道:“虽说我们如今境遇不同于瓦岗,可是大唐蒸蒸日上,倒也无可比拟。”

“是啊。”李君羡感慨,旋即道:“对了,我听说楚王快要成婚了,咱们是不是要去一趟?”

“要去。”秦琼道:“我们欠楚王恩情,自是要去。”

说到这里,他无奈一笑,“只是我们捉襟见肘,怕是拿不出贵重的贺仪。”

李君羡思虑片刻,言道:“吾观楚王非庸俗之人,且他贵为大唐亲王,应当看不上我们那点三瓜俩枣,最重要的应当还是心意。”

“可是什么东西能代表心意呢?”秦琼问。

两个大老粗相视无言。

楚王府。

李智云正在伏案书写请帖。

结婚这种事情免不了宴请宾客,有点逼格的宾客,李智云都要亲自书写请帖送上门。

比如窦氏、独孤氏、王氏、裴氏等等。

其他的宾客请帖,则交给杜如晦和薛收去写。

“不行了,手要掉了。”李智云靠在养和上,整个人快要虚脱了。

玛德,平时没看出来,他的三姑六姨八大妈居然有几十号人。光宗室长辈林林总总就有二十几人,加上窦氏和独孤氏的长辈,加起来近五十多人。

这些人有的肯定不会来,但是李智云偏偏得写请帖以示尊重。

形式主义要不得啊!

第七十五章 我是她的仇人【感谢大号被封用小号的打赏谢谢兄弟】

不远处的杜如晦和薛收相视一笑。

他们就知道自家大王不喜欢这种麻烦事儿。

几名侍女走进来给他们添上茶水。

“元敬何时回来?”李智云问。

薛收道:“大王,元敬和志玄还有三日便能返回长安。不过大王,就算元敬回来,那些请帖也要您亲自写完。”

李智云很想说凭什么,他相信李元吉绝对不可能亲自写几十份请帖,那个弔人肯定会找人代笔。

侍女将茶盏轻轻放在李智云手边,而这时李智云却在光明正大的看她。

他想起来了,这个女人就是早上服侍他穿衣的侍女。同时,她也是老李赏赐给自己的美人。

“你是掖庭宫出身?”李智云忽然发问。

侍女吓了一跳,连忙将头低的快埋进规模可观的生命之源中。

“是。”她低声回答。

掖庭宫在皇宫中是犯官女眷和宫女所居之地。

如果一个官吏犯了大罪,抄家流放,那么大概率是男丁全部弄死,女眷没入掖庭宫。

别以为掖庭宫很差,还有更差的。

教坊司。

这是大唐的官办人体艺术单位,下属单位坐落平康坊,你们自己品味。

里面的女子是双重意义上的抚琴、吹箫、坐莲。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有半句诗肯定能帮你理解。

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砂万客尝。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请自己拿块豆腐撞死算逑。

能留在掖庭宫没有被送去教坊司,只能说明这个女人运气很好。

“抬起头来,给本王看看。”霸道总裁李智云上线。

见楚王似乎来了兴致,杜如晦和薛收非常自觉,俩人各自抱着一摞请帖去偏房。

闻听此言,那侍女却将螓首埋的更低。

见此,李智云不解,“本王只是看看,又没把你怎么样?再说了,你可是圣人赏赐给本王的,你难道不明白自身的处境么。”

话音落下,半天没有动静。

在李智云等的不耐烦,准备让她下去的时候,她却抬起头,露出一张倔强的俏脸。

美!

有多美,以李智云匮乏的词语无法修饰,只能说哪怕是侍女打扮,她的颜值也是相当高。

“你叫什么?”李智云咽咽口水。

天地良心,他原先真的只是随口一问,万没想到身边竟有如此美人。平常,这侍女总是低着头,他也没看清她长什么摸样,到如今总算是看的清楚。

“姓杨,隋帝杨广的杨。”她厉声回答。

李智云眯起眼睛,“你是前隋宗室?”

“是,父皇曾封我为淮阳公主。”美人落泪,一双明眸,流下亡国公主的眼泪。

“放肆!”李智云一巴掌拍在案几上。声响大得隔壁听墙角的杜如晦和薛收都是一惊。

“大王这动静挺大啊。”薛收说。

杜如晦点点头,“确实挺大。”

屋内,李智云缓缓站起身,伸手捏着她下巴,“你年纪小,胆子却不小,隋炀帝只有一女南阳公主在宗室造册,你竟敢冒充公主。”

“冒充公主?”淮阳流下眼泪,“我若要冒充,为何不冒充李唐公主,而要冒充一个亡国公主?留在大兴的宗室造册是仁寿年间所作,我在大业初年出生,随父皇东迁洛阳,后父皇前往江都,我随代王回归大兴,我的宗室籍册在江都!”

她一双倔强的眼,让李智云缓缓松开她的下巴。

“我告诉你,我绝不会承认你是什么隋朝公主,你给我记好了,你是本王的贴身侍女,记住了!”

淮阳哭着低头,没说话。

见状,李智云深吸口气,说道:“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既然已经入我楚王府,便忘记过去吧。本王只当你是淮阳,从未见过什么公主。”

她抬起头,不解道:“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李智云伸手准备点去她脸颊泪珠,却被她偏头躲开。他说道:“你既然选择隐姓埋名,本王愿意成全你。”

她没有跟着大隋一起覆灭,可见她是想活的。

淮阳低泣,充满哀伤。

伤口被人撕裂,总是疼痛不已。

李智云现在已经猜到她的身份,淮阳应该就是历史上的杨妃。历史记载杨妃是隋炀帝女,但是关于她在隋朝的消息却什么也没有记载,甚至封号也没有记载。

今天听见她这么说,李智云才明白,很可能知道她身份的都已经前往江都。

那些前往江都的隋朝宗室,一批死在宇文化及手上,一批跟着萧后进入了突厥。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杨妃的历史才一直不可考。毕竟,没有相关的证明,以史官的严谨,不会瞎编。

而今天,若不是李智云的逼问,估计他也不会知道杨妃的封号,淮阳。

李智云猜测,历史上李世民对杨妃的过往进行遮掩,只怕也是不想她沉浸在过去。

毕竟,丈夫是抢夺自己家业的仇人。

想到这里,李智云忽然想起好玩的事情。曾经有人提出看法,说李世民娶弟媳巢刺王妃是为了拉拢隋朝旧臣。可是,当时他早已有杨妃,这个隋朝公主,难道不比一个观王侄孙女的血脉更高贵?

答案呼之欲出,这是私欲。

二哥,我们断难相容啊。

李智云一叹。

目光重新落在淮阳身上,李智云拉着她坐下。

“别哭了,以后留在楚王府,重新做人。”

说完,李智云感觉有点不对劲,什么叫他妈的重新做人,这话不对劲嗷。

“你为什么要......对我这样?”她小声的问。

因为你好看……这话他是不会说的。

李智云道:“国家大事,不应该牵扯你一个弱女子。我知道,你心恨我李家夺走你们杨家的基业。但是,你可知道,就算没有我李家,还有赵家,王家什么的会夺走隋朝基业。你若是了解天下战乱,当知这一切乃是天意。”

“你父亲让百姓活不下去,百姓只能造反。否则,谁又会冒着杀头的危险造反呢?我说这些并不是要狡辩什么,我只想告诉你,在这乱世,我们都没得选,我们只能让自己不被这乱世裹胁。”

听李智云这么说,淮阳的情绪平稳不少,低着头沉默好一会儿。李智云见她心情逐渐恢复,便让她下去休息。

走到门口的时候,她回头看了一眼屋内伏案的少年,低低一叹,终究是什么也没说。

在他走后,李智云将请帖放在一边,两手捧着脸陷入沉思。

遇见淮阳,是他未曾设想的邂逅。

这是小嫂子啊。

小丑居然还是我自己。

李智云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