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震慑人心(1 / 1)

赵封周身泛起白光,系统提示音随之响起:“恭喜宿主全属性达到1000,奖励一阶宝箱开启资格。”

尽管属性已破千,龙象诀依旧未停,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在丹田凝聚成型。

赵封敏锐察觉到,这是传说中的真气。

“竟然是真气?”赵封心生疑惑,回忆起诸多武道典籍中对先天真气的描述。

踏入先天之境,才算真正步入武道门槛。

随着真气的形成,龙象诀运转更加流畅,体内气息趋于圆满。

不久后,系统再度传来消息:“龙象诀第一重圆满,奖励自由属性点1000。”

赵封心中狂喜,如今拥有了真气护体,加之远超同辈的属性值,纵使陷入千军万马之中,亦能从容应对。

此前面对王翦时展现的速度与力量,确实震慑人心。

然而,这不过是示强之举,意在让对方有所顾忌。

若真置身乱军之中,赵封依旧会面临险境,毕竟单凭人力难以抗衡众多敌手。

唯有当他全属性突破至万点之上,才能真正迈入超凡领域,将那些普通先天武者远远甩在身后。

赵封明白,自己之所以如此强大,得益于全面均衡的属性分配,而非依赖某种特殊技能。

即便暂时未修成真气,他也有足够的资本压制寻常先天高手。

没有任何修炼者可以全面提升属性,唯独赵封能做到这一点。

话又说回来。

现在拥有了真气,所有属性都会大幅增长,武技也能发挥出真正的实力,这样确实能在千军万马中杀进杀出,而对他构成威胁的大概也就只有箭矢和弩炮了。

“1000点自由属性。”

“力量和速度早已足够,不如把属性点加在体质和精神上。”

“体质代表恢复能力,精神则影响感知天地灵气的速度。”

“干脆这1000点属性全加在这两项上。”赵封思索片刻,随即决定。

他将突破先天境界的1000属性点全部分配给体质和精神。

加点完成后。

赵封闭目体会。

体内真气的运行速度明显加快,即便不去主动引导,它仿佛在自动流转,好似永不枯竭一般,当然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

至于精神力。

当赵封闭眼并释放神识时,他察觉到虚空中有许多光点在飘动。

“这莫非就是天地灵气?”

“而且这么多的天地灵气,为何这个世界却没有修炼者?”

感受到这些光点后,赵封立刻认定它们是天地灵气,并且浓度相当高。

虽然不及前世小说中描述的那种液化的程度,但已算不少。

“难道这个世界其实有修炼者,只是普通人无法察觉?或者还有个隐秘的修炼界?”

望着这些天地灵气,赵封意识到这个世界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既然天地灵气如此充裕,就绝不可能没有修炼者存在。

原本他认为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普通的历朝历代的世界,但现在看来,他所在的这个世界或许是凡尘俗世,也许还有更高层次的上界,或者修炼者都隐藏起来了。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

凡尘有凡尘的王法。

修炼者有修炼者的规矩。

天庭有天庭的律条。

也许正是这样吧!

“算了,是我多虑了。”

“管他有没有修炼者,我就一路变强便是。

有这么浓密的天地灵气,如果真的只有我一个修炼者,那我一定能修得飞升,所有灵气尽归我有。”

赵封念头一转,便不再放在心上。

有何修为如何?

无可奈何?

当前非紧要之事。

他身处凡尘朝堂,难得触及。

即便日后相逢?

赵封岂惧!

“开启属性界面。”赵封下令。

他欲知如今全属性破千,已入先天之境,究竟处于何等层次。

年纪:十六载

境界:先天初阶(具真气,武途初窥门径)

力量:二千三?一十(愈刚猛,愈能施展此力。)

速度:一千五?三十二(数值越高,越迅捷。)

体魄:一千五?三十九(愈健壮,伤愈越速,精力不竭,真气回复亦疾。)

神识:一千五?三十(神念可延展十五丈,修行吸纳十五丈天地灵气。)

寿数:九十一载

功德:五?六十三(可转为自由属性点,亦可换作技能点)

随身空间:十九方寸

修习法门:龙象诀

拳脚之术:降龙掌,爆裂拳……

“这般资质,堪称逆天!”

“纵使先天巅峰,便是宗师,也难有此等配置。”审视自身所得,赵封满心欢喜。

尽管境界仅止先天初阶,但赵封的战力远超于此,唯有看他属性方知其实力。

“昨日一夜苦修,全属性涨四十。”

“按理说,龙象诀该主增力量与体魄,然而其余两项也有所提升,每夜修练皆使全属性递增,莫非因我体质特殊,故而全属性齐升?”

回想起昨夜借助主上助力,修行成效倍增,这也令他心中生疑。

不过赵封并未深究。

在他看来,借由修练增进属性虽较战场掠取缓慢许多,却也是登峰之路。

若非有此机遇,他恐无法以修行为径进益。

此刻!

“报!”

“大人,上将军召您觐见。”章邯急步入帐通报。

……

------------

赵封并未多加思索,便徐徐起身,精神焕发地离开了营帐。

营外。

章邯恭敬地弯腰行礼。

自昨日起,章邯等五人便已对赵封效忠,如今更明确了主从关系。

“可知道有何事?”赵封挥手问道。

“都尉。”

“似乎是从咸阳来的使者,看来您的封赏即将到了。”章邯兴奋地回答。

听到这里,赵封面上也浮现一抹期待之色。

“你们随我去。”

赵封说道。

随后,他带领诸位军侯走进军营深处。

此刻。

军营里集结了十万驻守的军队。

在军阵尸体的点将台上,王翦身披铠甲,威严屹立,身旁还有主将王贲。

“秦之精锐,何在?”

王翦拔剑出鞘,厉声高呼。

“风,风,风。”

数万将士举起兵器,呼声响彻天地。

“好!”王翦一声大吼,挥手压制。

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渐渐平息。

“今日集合众人只为了一个消息。”

“告知所有勇士这个喜讯。”

“韩国已灭!韩王已被我大秦俘获!”

“我大秦东征的大门已然开启!”

“大王旨意,蓝田大营即刻班师回朝。”王翦大声宣告。

全军再次欢腾。

“风,风,风。”

“大秦尸体,大王尸体。”

……

喊杀声中夹杂着对大秦千秋万代的呼喊,整个军营军威浩荡。

对每一位战士来说,对整个国家而言,这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在此之时。”

“大王旨意,封赏有功之臣。”

“有请王使,宣读诏书。”王翦转身又大声说道。

应声。

一人缓步走上点将台。

身穿秦朝文官服饰,未著甲胄。

正是出身将门的蒙毅,他与王家不同,蒙家有两子,长子蒙恬镇守北疆,为统帅;而身为次子的他,则在朝中为文官。

或许,

这也是蒙家的明智之举。

武有一人,文亦有一人。

二者皆能护佑家族兴旺。

“大王旨意!”

蒙毅踏上点将台,双手捧著王诏。

应者云集。

校场上,十万精锐齐齐俯身:“臣等敬聆王命!”

“秦王诏书!”

“半年前,我大秦蓝田发兵征伐,凭借蓝田勇士的英勇奋战,突破敌国门户,终得灭韩之功。”

“蓝田出征的所有将士均有功,皆应赏。”

“镇守边疆、防备他国的主营将士,因镇守之功,归营后享受酒肉犒赏,并准许休整三日,以慰战士之劳。”

“出征作战的将士,按功行赏,升职加爵。”

“受伤致残的将士,由地方供养,官府抚恤其家属。”

“大秦绝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人。”

“阵亡将士,其家小归于地方供养,其年俸增至三倍。”

“以此嘉奖众将士!国家铭记将士之功!”

蒙毅高声宣读完诏书,声音洪亮且沉稳,将王诏中的恩典尽数传达。

王翦随即说道:“大王恩旨,全军齐诵!”

话音刚落,军营中响起阵阵复诵之声,校场内外皆被诏书之言充满。

十万大军,单靠一人之音怎能传遍?唯全员齐声方可达意。

台下。

赵封聆听诏书,心中略感震惊:“原以为秦对战死者的抚恤并不丰厚,如今看来是我低估了。”

“纵观天下,秦国当属对军士最慷慨的国度。”

“难怪将士们奋不顾身,原来并无后顾之忧。”

“这般国力与军政结合,岂有不统一之理。”

赵封入伍仅十个月,首次得知此等抚恤政策,深感震撼。

“秦的军功制度。”

“对当今诸国而言,无疑是难以尸体的难题。”

“即便效仿,本国贵族也绝难接受,实属天方夜谭。”

“军功制度使秦国崛起至巅峰,经过六代的努力才达成一统天下的伟业,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