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飞箭(1 / 1)

对先锋军的奖赏制度,可谓面面俱到,一面以双倍军功激励,一面厚待遗属,再顾及其子女。

这般周全的安排,无疑让锐士无所顾虑,焉能不拼?

“照章军侯这么说,这先锋军怕是要挤破头了。”

“我们营长想分一杯羹都难。”魏全在一旁插话。

“是啊。”

“不知我们营长是否有此机会。”章邯点头附和。

“徒劳讨论无益,一切听凭上命。”

“若真轮到我们,我必领诸位建功立业。”赵封笑言,语似随意,实则笃定。

章邯谈及先锋破城之利,赵封心亦向往。

如今,赵封身为都尉,已入主战营。

既已入局,便需稳扎稳打。

赵封心态渐转,欲积功晋爵,为秦末布局,为日后霸业铺路,皆须更高权势。

还有母亲所需的王室珍宝血参,以及王嫣。

这一切均需权势加持。

赵封决意全力以赴。

“赵小子必有所图。”

魏全听闻赵封言语,愈发确信,他对赵封再熟悉不过。

此时!

陈涛部下一名传令兵赶来此处。

“赵都尉可在?”传令兵高声问道。

赵封霍然起身:“在。”

“奉陈将军之命,明日我部所有弓箭手集结,以箭雨攻韩都。”

“陈将军吩咐胡都尉安排部署。”传令官立即传达命令。

“请代我回复陈将军,我已知晓。”赵封拱手答道。

传令官还礼后快步离去。

“看来先锋军的将军未能抢到先机,你们尽可放心。”赵封重新落座,笑着说道。

“不知是哪一营得了这个机会?”章邯语气中带着些许好奇。

“那是他的事,与你我何干。”

“即便破城之后,我也能带你们冲进城去,?样立功。”

“我听说了此事。”

“城里的韩军可不容易对付。”赵封笑着道。

“确实如此。”章邯也跟着笑了起来。

“罢了。”

“明日便是决战。”

“各自归营休息吧。”

“我也回去了。”

赵封挥了挥手,朝自己营帐走去,随即躺倒在早已铺好的榻上。

回到营中。

赵封轻轻闭上双眼。

他调动精神力。

“依旧无法感知天地灵气,莫非此界根本不存在天地灵气?还是我的精神力还不够强?”

“罢了,不想这些了。”

“还是继续修炼龙象诀吧。”

“如今不过才修炼十余日,每天都能让我的各项能力有所提升,即便没有天地灵气相助,未来一旦感应到天地灵气,每日增幅定然可观。”

想到这里。

赵封开始运转龙象诀,进入今晚的修炼。

次日清晨!

呜——

呜呜——

呜呜呜——

嘹亮的号角声在韩都新郑城外回荡。

“秦军要攻城了!”

“速登城墙!”

……

随着秦军号角吹响,新郑城内的韩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号角未息,秦军尚未发起攻势,韩军士气已然低落。

此时此刻,对于韩都而言,已是危急存亡之际。

城中大多数人都清楚,他们难以守住此城。

“为何如此混乱?”

“何须惊慌?”

“曹将军,这就是你训练的士兵?”

望着城中杂乱无章的韩兵,毫无秩序且惊恐不安,张平缓缓走近,眉头深锁。

“丞相。”

“末将无用。”

领军的将领曹义疾步上前,脸上写满了惊惧。

韩国本就虚弱,暴鸢已是韩最后一位能率兵作战的将领。

千军易得,良将难求。

自古皆然。

而今韩国再无可用之将。

无能将,则兵弱。

“你……”

望着眼前的曹义,张平满眼尽是失落。

然而他也无计可施。

面前的曹义,已是新郑城中最堪大任的将领。

“禁卫何在?”张平厉声问。

“在。”

就在城中。

上万名禁卫齐声回应。

“五千禁卫改为督战队,胆敢擅自离岗或临阵逃脱者,杀无赦!”

“任何人扰乱军纪者,杀无赦!”

“今日强敌压境。”

“本官将亲守城头,阻击来犯之敌。”张平高声说道。

“谨遵丞相号令。”

众禁卫齐声应答。

随后抽出武器,警惕地注视四周,在生死压力之下,守城的韩军与奴隶都警觉起来,混乱的局面也因此有所缓解。

“告知诸位将士。”

“莫以为我大韩已败。

本相已得消息,赵、魏两国的?万援军正赶往此地。”

“只要守住都城一月,必能等到援军歼灭敌寇。”

张平又环顾四周,大声说道。

听到这话,

让原本绝望的韩军重振几分斗志。

……

面对秦军兵临城下,不仅是韩军感到绝望,就连城里的?姓也充满恐慌。

虎狼一般的秦国威名远扬!

历史上秦军屠城并非罕见,这是?姓最害怕的事,毕竟他们身为韩国民众,而非秦人,怎能知晓秦军会怎样对待他们?

听说赵、魏两国发兵救援,这让原本孤立无援的韩军重新燃起希望。

张平缓缓登上城楼。

眺望远处逐渐集结成阵的秦军,他的眉头不由紧锁。

“秦军,果然不负天下闻名的精锐虎狼之名。”

“我大韩的兵卒与他们相较,少了斗志,少了生机,更少了锋芒。”

“若无城池守护,我大韩根本无力与其抗衡。”

看着秦军尚未开战便已成威势,张平心中愈发沉重。

就在此刻!

只见秦军阵前,

一辆战车脱离队伍,直奔韩都城而来。

距离韩都城仅剩数十丈时,

战车停下。

“城上主持事务者是哪位?”

战车上,夌腾披甲持剑,目光如炬,对韩都城喝问。

张平缓步而出,面露从容:“老夫张平在此。”

novel九一。com

“原来是韩相。”

闻其名,李腾一笑,继而说道:“本将是李腾,奉吾秦王旨意,举义师,伐叛逆!韩相,如今情势至此,贵国还要顽抗到底吗?”

“只要贵国投降,城中万事皆可保全,本将承诺,保你们宗庙不断香火,保全城中百姓免遭杀戮,亦保百官安然无恙。”

张平冷哼一声:“呵呵!”

“所谓王师?”

“何为王师?”

“尔等秦国起无道之兵,无缘无故侵我疆域,此乃不义之师,天下当塿同讨伐。”张平厉声喝道。

“我大秦起无道之兵?”李腾也冷笑一声。

“一年之前。”

“韩王将我大秦派驻新郑的外交官员驱逐,我大秦廷尉李斯亲至新郑,竟被韩王拒之门外,赶出宫阙。”

“韩相莫非不知,使臣代表着一国的颜面。”

“驱逐我大秦重臣,辱我大秦廷尉。”

“这便是打我大秦的脸,打我大秦百万精兵的脸!”

“今日我大秦发兵前来,正是贵国自取其祸!”

“本将告诫你。”

“大秦使者的背后,是我的百万精兵利刃!”李腾高声喝道。

自古以来,

起兵必须名正言顺,否则便是无道兴兵,无论军心士气还是在天下诸国眼中,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之所以先对韩动手,

秦王嬴政自然经过深思熟虑。

数年前,秦与赵国交战,初期取得不错战绩,夺下赵国多座城池,但后来尸体调动驻守代地的李牧回援,致使秦军失利撤退。

自那之后,韩王虽曾屈服于大秦,却心生异念,转而投向赵国。

先是驱逐秦使,继而对秦使无礼,甚至包括已任廷尉重职的李斯。

秦遂发兵伐韩!

此举既是报复,亦是对天下警示,与大秦为敌有何下场。

“吾乃张平,宁死不降!”

“若欲一战,尽可放手施为。”

张平不再与李腾多言,当年韩王驱逐秦使时,他也曾支持,其中自有缘由。

“韩相执意自取尸体。”

“本将亦不会再劝。”

李腾瞥了张平一眼,未再多语,挥手示意。

驾驭战车的锐士立刻调转方向,回归秦中军。

归阵完毕!

李腾拔剑,眼神凌厉,凝视韩都,剑尖指向敌阵,大喝:“大秦锐士!”

“风!风!风!!!”

呼喊声震撼四方。

震彻云霄。

秦锐士,史称此时期最精锐之师。

军威凛然。

“弓箭手,投石机。”

李腾再度下令。

号令下达。

身后数十名传令兵迅速策马奔向军阵,分头行动。

他们皆为传达军令之人。

“将军有令。”

“弓箭手准备。”

“投石机准备。”

“杀!”

数十名传令兵分别抵达早已布阵的军阵,高声疾呼。

当一骑到达赵封统领的军阵。

听闻军令。

赵封亦提起玄铁弓,神情肃穆。

这是赵封调至主战营后的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战。

“开战!”赵封心中默念,紧握手中的玄铁弓。

在他身后,五千锐士皆持弓箭,背负箭壶,未携长戈、长矛。

此次先锋非他这一万将营,而是另有安排,其任务仅为朝韩都射箭。

此时!

“主将有令。”

“进攻!”

陈涛骑马而来,手持长矛,一声怒吼,随后长矛一挥。

轰隆!轰隆!轰隆!!

军阵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直逼韩都。

不仅仅赵封统领的这一营万人部队,另有两营万人部队塿同驻扎于此。

三万精兵,三万弓箭手,每个人的箭囊中都填满利箭。

李腾下达命令,要求以三十万支箭矢压制敌军,而三万弓箭手背负的箭远超每人十支。

秦军缓缓逼近城池。

张平厉声喝道:“曹将军,秦军即将发起攻击。

不论你采用何种手段,务必守住城池。

我会亲自坐镇城内监督战事,胆敢临阵逃脱者,斩!”

“请丞相安心。”曹义高声回应。

随即拔剑出鞘:“弓箭手准备,待秦军进入射程立即发箭!”

曹义目光紧盯着城外秦军的推进情况。

三万秦军弓箭手携带着上百架投石机步步为营。

当距韩都仅六十丈时,

“停下!”

三万将士齐齐止步。

只见每个万将营的精锐迅速展开阵型,全面覆蓋城前区域。

“放箭!快放箭!”

曹义急喊。

“将军。”

“目前尚未达到我军弓箭射程。”一名副将急忙禀报。

“各国传言秦军箭矢射程更远,难道是真?”曹义心中忐忑不安。

然而下一瞬,

三万秦军弓箭手已完全分散开来,彼此拉开距离。

“杀!”

三位大秦万将齐声呐喊。

“风,风,风。”

号令再度响起。

三万秦军同时搭弓引箭。

紧接着,

砰砰砰!!

韩都上空仿佛被箭矢的震动声震碎!

…………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无尽的箭雨倾泻而下,整个天空被密密麻麻的飞箭遮蔽,犹如狂风骤雨般席卷韩都。

“散开!”

曹义大声疾呼。

身边的护卫立即举起盾牌护住他。

下一刻,无数飞箭从四面八方朝韩都各处射来。

噗呲。

噗呲。

接连不断的箭矢贯穿铠甲刺入血肉的声音在韩都内回荡。

当这箭雨铺天盖地落下时,无数韩军士兵瞬间倒下,在城内血流成河。

惨叫声响彻云霄。

城头之上。

城池内部。

瞬间化作人间地狱。

鲜血、残肢断体,四处横陈。

“藏起来!”

“快藏起来!”

仅仅一轮箭雨,韩都城便陷入混乱,满是躲避飞矢的士兵。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