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七国皇室,曾经尽是咱家的臣啊!(附自制地图)(1 / 1)

平西郡,敬王府。

自大衍立国以来,衍太祖行郡国并行制,而平西郡作为大衍西境重要边郡,常驻十万兵马,敬王更是被尊为四王之首。

王府之前甲士林立,内部更是戒备森严。

夜半三更,府内一个小厮悄咪咪的溜进膳房,将早已准备好的火油拎入院中,脸上充满了忐忑之色。

他本是崔家之人,跟随崔郡尉一同到江南郡,一年前,被人强行掳到平西郡,一人手持崔郡尉的?符,说是要将其逐出崔家,让他想办法混入敬王府,监视敬王的一举一动。

不久前,上线再次告诉他,说是敬王觊觎崔家在江南的瓷坊,让其放出消息,说是瓷坊乃是姜家的。

只是没想到,昨日上线亲自找上门来,手持崔元郡尉的?符,告诉他让他深夜找机会纵火烧王府,以此警告敬王不要和崔家作对。

等夜半时分,还会有人配合他,并且丢给他一个谢家的?牌,让其栽赃谢家。

并许诺,待其事成之后,会有人接应他出城,赠他千两金。

他心中即是惊惧却又不敢不从,全家老小都在崔家的掌握之中,若是自己不听话的话,怕是要惨遭清算。

于是,他深夜静静地等候着外面的动静。

“有刺客!”

“快来人啊,保护殿下。”

外面突然传出一道嘈杂的呼喊声,小厮的身形一颤,连忙猫著身子走出膳房。

只见十多个黑衣正在和王府的甲士搏斗,?光剑影之间,一众甲胄精良的王府护卫竟然丝毫不是其对手。

“你们是何人?”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为首的黑衣人手持一把短?,身形一掠便抹掉一个甲士的脖颈,对着身后的人道:“不要和他们纠缠,直接入内院。”

“是!”

一众黑衣人身形腾空而起,直接朝着王府内院飞掠而去。

“快,保护殿下。”

敬王府的护卫也是纷纷撤入内院,守护在敬王寝宫的周围,架起强弓硬弩。

十余黑衣人作势要冲杀,周围的甲士也是越来越多,直到库房火起,十余人才直接飞身远掠。

敬王才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拦下正欲追击的甲士:“原来是声东击西。”

“他们不是想要本王的命,是要给本王一个下马威啊!”

“王爷。”

“纵火之人抓到了吗?”

“回王爷,人已经带过来了。”

“带上来。”

敬王直接在寝居之前坐下,望着面前的小厮,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说说吧,你是哪家的人?”

“谢……谢家!”

“王爷,在他身上搜出了谢家的?牌。”

“呵呵!”

敬王淡淡一笑,?牌看都没看一眼,平静的道:“不说实话,本王可就要动大刑了。”

“小人是谢家之人……”

“在这审,当着本王的面审。”

“是!”

敬王手中把玩着谢家?符,面色自始至终毫无波澜,双眸宛如深渊一般,看不出丝毫的色彩。

“啊!”

“别……我招,我全招。”

那小厮本就未曾受过训练,如何能忍受敬王府酷吏的审讯,只是半炷香时间便全招了。

“你是说,你是崔家之人,是崔元派你来的?”

“是,小人不敢撒谎,小人一家老小都在崔府,还请王爷饶命啊!”

“为何崔元要指使你烧我的王府呢?”

“回王爷,崔郡尉说……说你觊觎崔家瓷坊。”

“有意思!”

敬王起身,脸上竟是露出一抹莫名的笑意,将谢家的?牌直接丢在了地上,轻声道:“去查一下他的身份。”

“是!”

“王爷,崔家胆大包天,要不要属下派人给那崔元一点教训?”

“谁告诉你今夜之事是崔元所为?”

“可……方才那人不是崔元派来的吗?”

“所以才说有意思,能以崔家为棋子,栽赃谢家,姜家倒是好手段啊!”

“姜家?”

敬王身边的下属明显愣了一下,这关姜家何事?

“呵呵!”敬王再次轻笑,眸中闪烁著隐晦的光泽:“本王上书一道折子,你亲自去一趟京城,面呈御史台姜谚,将那崔家小厮和?牌一同移交。”

“切记,小厮一定要留活口。”

“是!”

下属离去之后,敬王迈著大步走进书房,顷刻间面沉似水:“好一个姜家,本王倒是小觑你们了。”

“殿下!”

“请无相人出手,让姜家接招。”

“是!”

角落中,一道影子悄无声息的隐退。

“这江南的水,还真是深呐。”

……

“叮当。”

“叮当。”

novel九一。com

别苑屋檐上悬挂的铜铃被晨风奏响,岁月给它染上了一层发青的铜锈,却丝毫未曾影响到它发出的脆鸣。

任凭时光流转,它始终静静地挂在那里,依照熟悉的轨迹千百次的摇晃。

姜长林孤身一人来到姜临的别苑,望着屋檐下悬挂的铜铃,久久不语。

卫君孺从阁楼中走出,看到老爷子的身影,连忙上前见礼:“老爷。”

“丫头,临儿醒了吗?”

“回老爷,小公子正在洗漱。”

“嗯,给我煮杯茶水吧。”

“是!”

姜长林走到凉亭中坐下,姜临洗漱完之后从阁中走出。

“爷爷。”

“过来坐。”姜长林对着姜临挥了挥手。

“嗯!”

姜临在石凳上坐下,看向一旁的卫君孺道:“君孺,去将我的炒茶取来些,泡上。”

“是!”

姜长林笑吟吟的望着孙儿,从袖中取出一块折叠的布帛,朝着姜临递了过去。

“爷爷,这是?”

“孩子,这是我姜家祖传的功法,名为伏龙典,爷爷把他交给你了。”

“祖传?”

姜临神色愣了一下,据他所知,姜家祖上可是世代布衣,当年爷爷逃荒至江南,在此落户,一手建立起姜家。

姜家何来的祖传功法?

“孩子,我姜家曾经也是名门世家,只是后来因为世事变迁,家道中落。”

“索幸传承未断,你好生研习此典。”

姜临接过布帛,心中也是起了疑,若说姜家曾经是世家名门,那么只是家道中落的话,老爷子完全没有必要隐瞒。

如此说来,姜家很有可能是前朝遗老?

或是大禹将门之后?

如此说来,或许就能说得通了,爷爷在外经营多年,不会是想要为大禹复国吧?

可母亲乃是敌国公主,乃是当今皇族,若是知晓姜家的祖脉……

“爷爷,你欲行光复之事?”姜临望向老爷子,直言发问。

姜长林呼吸骤然一滞,心中顿生疑虑,老夫行事向来隐秘,孙儿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我姜氏乃大禹皇室的身份泄露了?

“临儿,你是如何知晓的?”

“爷爷,你方才说,我姜家本也是世家大族,而今家道中落,若只是如此的话,爷爷您无需隐瞒才是。”

“而您既然隐瞒家世,便说明我姜家祖上为今日所不容,那必定是前朝遗老。”

“只是孙儿没想到,我姜家祖上竟然还做过前朝的官。”

“呵呵!”

姜长林心中暗叹:孙儿啊,咱家可不是做过前朝的官,你可知这天下都是咱家的,七国皇室,曾经尽是咱家的臣啊!

“爷爷,其实你不必瞒着孙儿的。”

“唉!”姜长林也是黯然一叹:“都是一些前尘旧事,爷爷也不想将你们牵连其中。”

“如此说来,爹爹和二叔都不知道?”

“嗯!”

姜长林点了点头,一脸怅然道:“爷爷尚是孩童之时,咱家的家奴带着爷爷隐姓埋名,一路逃亡至此。”

“爷爷,咱家的仇人是谁?”姜临忍不住问道。

“孩子,上一代人的恩怨,就让爷爷一人扛起吧!”

“当年!”

“本打算培养你父亲,使其成才,肩负起光复之大业。”

“却不料,爷爷请来的大儒精心教导出一个死板教条,守旧迂腐的书呆子。”

“后来有了你二叔,爷爷精心培养使其成才,却发现你二叔虽天资聪颖,却沉迷于心术算计,爷爷怕他走了歪路,便请名儒教导。”

“你二叔自幼厌学,竟是不辞而别。”

“后来传讯说是去了京城谋差事,当时把你奶奶给气的啊!”

“爷爷想着,他既然想闯一闯试试,索性让他去碰碰壁,却不料他竟然一步步深得圣眷,权柄一方。”

姜长林也是摇头一笑,轻叹道:“真是造化弄人啊!”

姜临望着老爷子,心中也是暗叹一声,看来爷爷心中的执念颇深啊!

他前世只是一个自媒体小博主,如今重生一世,其实并没有什么雄图霸业,尤其是没有金手指的情况下,如今华夏人杰层出不穷。

谁知道大秦祖龙,朱乞儿,曹老板,李二凤,刘地痞,赵黄袍那些世纪变态会不会也一同入世,和他们争天下,哪怕是从后世重生过来的姜临也是没有一点信心。

可这该死的世道总会逼着他做一些事情,除非愿为鱼肉,否则,必成刀俎。

这一世,爷爷,母亲,犬父,二叔都是他最亲的人,且都身处于不同的位置,势必会卷入乱世狂潮,许多事情,他都会身不由己。

比如庄园那边,若是没有背景,没有势力,恐怕早就被人吞的连渣渣都不剩了吧?

有的时候,不争便会死,无关对错!

或许要找个机会和老爷子透露一点底细?

天然居自然是不能暴露的,那是他手中最为锋锐,藏锋最深的一把刀,也是他安身保命之根本,若是没有必要原因,他谁也不会透露。

不过瓷坊和瓷行等产业,倒是可以透露一二。

“爷爷,这么说来,你这些年来在外奔波,并不是为了生意?”

……

初版地图,亲手绘制,受体积限制为压缩版本,画幅也不全,边写边完善吧,大家见谅

【和兄弟们聊聊,这本书十一的定位是,架空背景(一些史实受剧情调整,切勿深究),慢节奏,争霸流,微日常,群像文,就像正文说的,姜临没有金手指,前期只能疯狂叠buff,将华夏五千年英雄豪杰放到一个时代争天下,后面像是始皇,项羽等可能都会出现,可能是宿敌,也可能是知己,姜临前世只是一个自媒体主播,说白了也只是个小人物,需要成长,我们传统豪杰实在是太多了,十一不想写太多纸片人,史书太厚,道不尽风流,十一只能尽力而为,边写边学,突破瓶颈,剧情也不想像帝王那本一样无脑爽,所以人物刻画上就要多费心思,剧情上仔细斟酌,节奏更是要缓慢铺开,这种文想写好真不容易,但是想写崩,真的太简单了,快节奏无脑爽很简单,但是十一想试着挑战一下,赋予人物一些血肉情感,行事尽量符合逻辑,所以,希望大家多多理解,多多支持,求好评,感谢大家!】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