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一计分相权,二桃杀三士!(1 / 1)

“陈亮!”

姜临再次听到这个名字却是愣了一下,他想到了一个人。

“陈伯,你家小子可有表字?”

“回公子,小儿尚未行冠礼,并无表字。”

“哦!”

姜临也是有些拿不准,可看着陈禄一脸期待的神色,还是轻声道:“待过几日陈伯可带其来见一见我。”

“多谢公子!”

“诸位!”

姜临起身,目光环视众人,朗声询问道:“大世降临,列国纷争,诸侯并起,这方天下要乱了。”

“可愿与姜临一道,为这天下黎庶,谋一个太平盛世?”

姜临的话音一落,典韦竟是直接起身,对着姜临单膝下跪:“俺殿下,愿意追随公子!”

“多谢典大哥,临,定不负典兄!”

“儒,愿意助公子一臂之力。”

李儒也是相继表态,卫青也是丝毫没有落后,上前拱手道:“卫青,唯公子马首是瞻!”

陈禄脸上只有憨笑,他本就是姜家的人,谈何投效,只要是公子的吩咐,尽力办便是。

众人齐齐的将目光看向贾诩,姜临也是缓缓起身,走到贾诩的案前,恭敬地躬身行了一礼,一脸的诚恳之色。

“不敢欺瞒先生,我打造这座酒楼,正是为了组建一个情报组织!”

“今,天下分裂,列国征伐,若无耳目,恐难自保。”

“姜临知先生大才,若能得先生相助,如鱼得水,还请先生,助姜临一臂之力!”

说罢,他再次拱手躬身,深深地行了一礼。

贾诩也是面色怅然的起身,恭敬地回了一礼:“公子此言既出,诩,安敢不从?”

“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姜临闻言,顿时面色大喜,如今文有李儒贾诩相继投效,武有典韦卫青相助,他的班底堪比一个小朝廷啊!

如今缺的只是势力罢了,若是手握十万兵,挥手便敢入京城……报之于朝廷!

“太好了!”

“姜临多谢诸位鼎力相助。”

“文和先生,如今酒楼乃是我们的基本盘,我们要立足于以酒楼为核心,酒行,瓷行,酒坊,瓷坊四点支撑的战略体系。”

“打造一情报机构,以江南郡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具备包括但不限于,情报侦查,采集,渗透,刺杀,监控,追踪等各项职能!”

“如今我们手中有钱无势,吾要打造一把最为锋锐的剑,来守护我们的财富。”

“以酒楼如今的财力足以支撑起初期的组织构建,姜临准备让先生全权主持,你以为如何?”

贾诩听到姜临的一番话,脸上也是露出一抹震撼,渗透,刺杀,公子真的只是想要单纯的获取情报吗?

朝廷会容许这般势力存在吗?

不过,他既然已经决定投靠,便算是自己人,公子之谋划,深谋远虑,正符合他的心意。

“诩,自当尽心竭力,还请公子为该组织命名。”

“便?……隐鳞吧!”

“是!”

姜临将目光看向李儒:“文优先生,从那群孤儿之中挑选出十位可信之人,交由文和先生调遣。”

李儒神色一动,重重的点了点头。

“先生,如今朝中陛下与三大世家彻底对上,然陛下在朝中的势力远不如也,二叔虽然升任少府一职,却终归是根基浅薄。”

“就算有陛下宠信,然三大世家垄断朝纲,二叔势单力薄。”

“二位先生可有妙策,助二叔快速在朝中站稳跟脚?”

李儒面露沉思之色,贾诩却是淡然一笑,看向姜临道:“公子,朝中三大世家本就非是明争暗斗,如今感受到陛下的威胁,才愿携手。”

“既如此,只需将其三家分化,甚至是引起鹬蚌相争,如此姜大人也可左右逢迎,从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不错!”

李儒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轻叹道:“陛下忌惮世家势力壮大,欲要削弱世家之力,却千不该万不该自己亲身下场!”

“谢严崔三家,谢家独断朝纲,严家在军中颇具威望,然崔家之权势,却是不足以与谢严两家比拟。”

“一直以来,谢崔两家相互攻讦,争权夺利。”

“所以,可从崔家着手,分化丞相之权,同时削弱谢家的权势!”

“设立右相?”

姜临心中也是突然有了想法,李儒微微颔首:“可让陛下授予崔御史右相之权,严太尉的势力在军中,一直想要插手朝廷,却始终不能如愿!”

“而谢家在朝中碾压各大世家,故此,严家定不会出面劝阻。”

“崔御史出任右相,则势必会向陛下靠拢,如此一来,三大世家的联盟被瓦解,陛下可从中分权,徐徐图之!”

“先生大才,姜临佩服!”

“只是此事如何操作,尚需姜大人注意拉拢手段!”

“嗯!”

姜临将目光转向霍仲孺,稍作沉吟道:“仲孺啊,瓷坊那边继续交由你全权负责,酒坊的建造也要劳你费心啊!”

“是!”

姜临这才举起酒杯,环顾四周道:“来,姜临敬诸位一杯!”

众人一番觥筹交错后,姜临再次开口,首先看向贾诩:“文和,关于隐鳞的组建,一年之内要搭建出初步框架,三年之内,在京中扎根,五年之内,辐射中原七国!”

“文优,庄园那边,由你总揽全局,继续行善积德,收容孤儿,如今这世道不易,咱们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吧!”

“是!”

“卫青,典韦,传授武艺之事,就交给你们了!”

“公子放心!”

novel九一。com

足足一个时辰,众人酒足饭饱,会议也步入了尾声。

这次会议确立了以姜临为核心的势力班底,深刻研讨了关于商业,谍报,人事规划等一系列发展布局。

在会议上,姜临听取了贾诩关于【隐鳞】组织的初步框架组建,夌儒的庄园建设计划,霍仲孺的瓷坊下一步产业发展的汇报。

姜临作出批示,他指出,要坚持以酒楼布局为中心,充分发挥天然居的吸金能力,大胆稳步的推进酒楼的后续扩建。

姜临强调,一定要充分的做到坊与行的制造售卖一体化,做到自给自足,产业辐射,遍地开花的产业前景。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夌儒,贾诩等姜府主要骨干……

这次会议对姜家的商业布局,势力扩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年以后,史称“酒楼秘宴”!

……

数日后。

陈禄再次带着姜临的信件来到了永安城,至午时才见到了刚下朝的姜谚。

“大人,小公子密信。”

“哦?”

姜谚的脸上带着诧异,看完信件之后,直接入宫面圣。

“陛下。”

这段时日,虽然他身居少府之位,却在三大世家的围追堵截之下步步受制。

衍皇对三大世家也是愈加的不满,甚至称得上颇为恼怒。

“陛下,臣有一策,可削弱谢家之权,欲献于陛下。”

“哦?”

衍皇放下手中的金樽,饶有兴趣的望着他:“姜爱卿有何计策?”

“陛下,如今谢丞相在朝中一言九鼎,如日中天……”

衍皇听到‘如日中天’四字,面色已经沉了下去,他谢老匹夫是天上的太阳,那朕是什么?

“既然如此,何不分化他的相权?”

“如何分化?”

“增设一位丞相,设立左右相。”

“增设丞相?”衍皇神色有些诧异,随后摇头叹道:“哪有那般容易,三大世家又岂会答应?”

“陛下,崔家与谢家向来貌合神离,若是将这右相之位,赐予崔御史呢?”

听到姜谚说到这,衍皇的神色间终于带着几分期许:“接着说。”

“如今,陛下处处受制,关键在于三大世家沆通一气,既然如此,将其分化之后,再逐个击破,陛下岂不就能总揽大权?”

“该如何分化?”

“崔家势弱,陛下便扶持崔家,分割相府之权,严家欲插手朝?,便许严家一家官位,以此拉拢安抚,谢家权势最大,便携严崔两家一?打压!”

“只需这般……”

衍皇的眼神越来越亮,到姜谚说完之后,忍不住赞叹道:“朕有姜爱卿相助,足以横扫三大世家啊!”

“那,臣便依计而行?”

“准!”

当夜,姜谚便背上厚礼,大张旗鼓的去拜访严太尉,没过多久,京中便传出,姜侍中与严太尉相谈甚欢。

群臣便开始揣摩,尤其是谢崔两家,姜谚可是陛下的狗腿子,如今他突然造访严家,有何深意?

正当谢崔两家欲向严家讨个说法时,陛下传召崔御史,在宫中亲自设宴,两人密议一个多时辰。

这就让谢家感到有些不安了,陛下有意推行科举,主动拉拢崔严两家,却独独漏了谢家,这是何意?

翌日早朝上。

衍皇坐于上首,嘴角不自觉的翘起,随着齐呼万岁之后,将目光落在谢丞相的身上。

谢揣不禁有些惴惴不安,难不成是陛下和崔严两家暗自达成了什么协议?

“谢相为我大衍,十余年操持国事,可谓是劳心劳力,朕心中甚为感动啊!”

谢丞相听到衍皇的褒赞,当即也是颇为动容,当即出来表态:“臣身为大衍丞相,为国事操劳乃老臣应尽之事。”

“是啊!”

“若我大衍没有谢丞相,也不会有今日之盛景。”

“传旨,谢揣操劳国事,兢兢业业,为我大衍立下汗马?劳,加封为谢侯,加秩千石。”

谢揣的脸上也是露出一抹浓浓的诧异,当即下跪行礼:“老臣,叩谢陛下。”

“爱卿免礼。”

“这些年来,我大衍多亏有谢丞相啊,将朝中一应要?打理的井井有条。”

“陛下天恩,臣,感激涕零!”

“不过,你毕竟年事已高,体力难支,朕于心不忍啊!”

听到这句话,谢揣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心生警惕之意。

“谢丞相年事已高,朕不忍心其为国事烦心。”

“即日起,朕欲在朝中设右相一职,将御史台划入右相府治下,由崔御史出任右相,也算是为谢相分担。”

“众卿以为如何?”

衍皇此言一出,顿时在朝堂上引起一阵轩然大波,不出众人预料,姜谚第一个站出来附议。

可出乎众人预料的事,一向在朝中极少表态的严太尉竟然也站出来附议。

紧随之,两家的嫡系也是纷纷出来附议,崔御史这才不急不缓的从群臣中走出:“臣,叩谢陛下天恩,愿为陛下排忧解难,为谢相分担朝事!”

“好!”

衍皇顿时面色大喜,目光看向严太尉:“太尉啊,如今右相府班底初成,就由你抽调一些官员,来充斥相府如何?”

“臣,遵旨!”

严崔两脉的官员皆是狂喜,唯独谢揣强颜欢笑,胸中仿佛憋著一股子压不下的愤怒,心中大骂崔严两家短视!

……

novel九一。com